宣科

現已從麗江地區實驗中學退休,從事音樂研究

宣科,男,1930年生,藏裔納西族雲南麗江人,教會學校畢業。現已從麗江地區實驗中學退休,從事音樂研究。

宣科早年求學於昆明教會學校,“大器晚成”已是學術界對他的共識。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宣科早年求學於昆明教會學校,摯愛並長期研究音樂,"大器晚成"已是學術界對他的共識。由於有著多民族的血緣,故富有穎悟的天秉和進取的氣質,不僅具有運用多種語言的能力,還慣於以多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問題。他在飽經憂患之後所表現出來的振作有為的生活態度,及鍥而不捨的求知精神,為世人所矚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7年他遭受無妄之災,關進了監獄,一直到1978年才重返故土。有人說宣科去坐牢,像是進了一次美容院,二十餘年之後出來,他依然生氣勃勃,青年煥發,絲毫看不出一個獲釋囚徒的沮喪。牢獄生活沒有擊垮他,是因為音樂始終呵護著宣科的心靈。積蓄得太久,所以便聚集了足夠的噴薄氣勢。重獲自由的他精心炮製《音樂起源於恐懼》,在《天津音樂學院學報》、《中國音樂研究》等刊物發表之後,在音樂界引起了轟動。他以翔實的資料,獨特的見解,有力的論據,向早已成定論的音樂藝術的起源論,發起了強勁的挑戰,他新奇的觀點為人們打開了另一種獨特的視角之窗。不僅在國內引起了轟動,而且也在國外音樂理論界引起了轟動。他更成功論證了流傳於麗江地區的《紫薇八卦》是唐朝皇帝李隆基親自譜曲的宮廷音樂,與已失傳900多年的《霓裳羽衣曲》為同期御制;論證了《浪淘沙》是南唐後主李煜所作……他潛心發掘和研究納西古樂,在納西古樂被世人認知的同時,宣科也獲得了世界性的聲名:英國的牛津大學、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倫敦大學、國內的中央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雲南大學、雲南民族學院等十幾所大學和音樂協會請他去講學。他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登上牛津大學講台的第一位中國大陸的學者。

人物評價


“大器晚成”,這已是學術界對他的共識,由於有著多民族的血緣,故賦有穎悟的天秉和進取的氣質,不僅具有運用多種語言的能力,還慣於以多種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問題。束髮之年,到昆明教會學校讀書,又有了接受更廣博的中西文化的機遇。所以他研究民族問題和語言問題時,便現身說法,如數家珍,而非客邊的走馬看花或主邊的囿於偏見,這無疑是個極不易得的優勢。

個人作品


時間作品
1986年《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1984年《白沙細樂小議》

晚年紀念


目前,宣科先生雖年過花甲,仍精神煥發,四方遊學。先後應四川音樂學院。廣東省音樂研究所、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雲南民族學院。雲南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協。中央民族大學。雲南社科院。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赫爾大學和牛津大學以及許多學術團體單位之邀,作學術報告。講題:《音樂起源之研究及其方法論》《納西族的文明文化》《麗江洞經音樂研究》《白沙細樂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