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碼調製

脈碼調製

脈碼調製是A.里弗斯於1937年提出的,80年代初,脈碼調製已用於市話中繼傳輸和大容量幹線傳輸以及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並在用戶話機中採用。

目錄

正文


對模擬信號進行採樣,將其樣值量化、編碼而轉換為數字信號的調製方式,屬於信源編碼技術。
脈碼調製是A.里弗斯於1937年提出的,這一概念為數字通信奠定了基礎,60年代它開始應用於市內電話網以擴充容量,使已有音頻電纜的大部分芯線的傳輸容量擴大24~48倍。到70年代中、末期,各國相繼把脈碼調製成功地應用於同軸電纜通信、微波接力通信、衛星通信和光纖通信等中、大容量傳輸系統。80年代初,脈碼調製已用於市話中繼傳輸和大容量幹線傳輸以及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並在用戶話機中採用。隨著寬頻傳輸技術的發展,高質量寬頻脈碼調製技術進展很快。在器件方面已有大量單片集成電路產品出售,用一塊集成片就可實現編碼解碼。
標準 關於脈碼調製的標準,各國都採用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的建議(g711、G712和G732)。電話信號的比特率為64千比特/秒,它是標準話路介面比特率。關於量化特性,採用折線近似對數壓擴非線性量化,分A律和μ律兩種。中國和歐洲採用A律,日本和北美採用μ律。
復用 多路的脈碼調製信號採用時分復用(TDM)。例如,在30路脈碼調製電話基群中,將125微秒的採樣周期劃分32個時隙,其中兩個時隙分別用作幀同步和信令信號傳輸,每路電話編碼信號佔用1個時隙。這樣,基群比特率為2.048兆比特/秒(即32×64千比特/秒)。
更高等級的群路復用採用碼速調整技術。當進行復用的各支路信號為獨立時鐘信號時,各支路的比特率都不絕對相等,這就無法用上述時隙分配方法實現群路復用,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建議採用三種碼速調整方法:正碼速調整、正-負碼速調整和正-零-負碼速調整。正碼速調整應用較多,其原理是分配給支路用以傳輸信息的比特率大於支路最大可能值,取其中一部分作為彈性碼位,根據時鐘之間頻率漂動來安排是傳支路信息,還是作為空位,在接收端依控制指令辨別這個彈性碼位的性質。另兩種碼速調整方法的特點是可以兼容上述准同步復用和同步復用兩種情況,這主要是在幀結構中存在標準的支路比特率。
脈碼調製的群路復用等級在國際上有兩個系列(見表)是通用的。
脈碼調製
脈碼調製
傳輸碼型 脈碼調製群路信號傳輸碼型的選擇與傳輸介質有關。三次群以下信號在電纜中傳輸常用三階高密度雙極性碼(HDB 3 碼)和傳號交替反轉碼(AMI碼),四次群傳輸常用傳號反轉編碼(CMI碼)。
參考書目
N.S.Jayant-Peter Noll,Digital Coding of Waveforms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