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豆腐

淮南豆腐

淮南豆腐是安徽省淮南市漢族傳統豆製品,以豆腐為主要原料,輔以不同配料,經過不同烹調方法和製作工藝製作出來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肴,是營養學、藥理學和神話傳說的完美結合,具有口感細膩,營養味美,是美食林中的一支奇葩。

由來


明代大藥理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二五卷《谷部》中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並詳細介紹了豆腐的製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劉安襲父封為淮南王,建都壽春。劉安好道,為求長生不老之葯,招方士數千人,有名者為蘇非等八人,號稱“八公”。他們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談仙論道,著書煉丹。在煉丹中以黃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與石膏相遇,形成了鮮嫩綿滑的豆腐。劉安煉丹未成卻發明豆腐。之後,豆腐技法傳入民間。豆腐古時名稱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時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錄》中說:“日市豆腐數個,邑人呼豆腐為小宰羊”。大約到了唐、宋以後就稱之豆腐了。唐代鑒真和尚在天寶10年(公元757年)東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術傳進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業一直視鑒真為豆腐製作的祖師。豆腐,在宋朝傳入朝鮮,19世紀初傳入歐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為世界性食品。豆腐的好處 豆腐,不僅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醫療保健作用。豆腐及其製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體必需的8種。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動脈硬化機會。嫩豆腐中還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細胞的正常活動和新陳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經常食用豆腐不僅對神經衰弱和體質虛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目前豆腐已經被全球公認為“國際性保健食品。”大豆與健康 在大自然中,植物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大豆,每百克含鈣376毫克、磷541毫克、鐵110毫克,其蛋白質是瘦肉的2-3倍,雞蛋的2-5倍,牛奶的12倍,因此大豆素有“綠色乳
豆腐
豆腐
牛”、“營養之花”的美稱。 1.大豆磷脂能夠抗衰老、美容作用:大豆磷脂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延緩衰老的保健食品,具有保護和恢復細胞的作用。細胞膜是由磷脂、蛋白質、膽固醇組成,承擔著代謝過程中供應細胞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物質和排泄廢物的功能。科學研究證明,老化后的細胞膜所含有的膽固醇含量高,大豆磷脂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改善細胞膜的硬化程度,延緩細胞的衰老的作用。 2.大豆與心臟病的預防:美國學者建議,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可有效的降低膽固醇,從而大大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3.大豆與防癌:1990年6月,美國學者證明,大豆中有五種防癌物質,它們是:(1).蛋白酶抑制素;(2).肌醇六磷 酸梅;(3).植物固醇;(4).皂;(5).異黃酮。“要長壽、吃豆豆”,大豆纖維含皂,能吸收膽酸,減少膽固醇的積存,含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大豆蛋白是植物食品中唯一可與動物食品相比美的高蛋白食品,並且是與人體需要最為接近的食品,長期食用,有益健康。

豆腐文化


豆腐問世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它同世間任何一件有價值的商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樣,豆腐製作工藝的不斷發展,豆腐製品種類的逐步繁多,豆腐菜肴的日益豐富,豆腐品嘗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質,林林總總,構成了獨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是以豆腐為載體,以豆腐的獨特品味、豐富營養、風格品質、蘊含哲理、歷史淵源等為基礎,由飲食滲透到人類精神領域的一種文化。
民間流傳著許多豐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樸實的豆腐歌謠,富有哲理的豆腐諺語與幽默風趣的豆腐歇後語,這些勞動人民的口頭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頭。
豆腐
豆腐
宋、元、明、清詠豆腐題材的古體詩就有20餘種,今人詠豆腐的舊體詩詞和新詩也在百首以上。這些詩詞追溯了豆腐的源頭,憑弔 了豆腐的發明人,描述了豆腐的製作工藝,讚美了豆腐的優美質地,解釋了豆腐蘊含的哲理,內容極為豐富。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極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時,經常親自動手製作美味豆腐菜,“東坡豆腐”的雅號流傳至今。曾有詩曰:“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南宋愛國詩翁陸遊的“濁酒聚鄰曲,偶來非宿期。拭盤推連展,洗釜煮黎祁”。在詩中,把豆腐作為美味佳肴招待親朋好友,展現出一幅農家樂的景象。而元代鄭允端《豆腐》一詩中“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 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凈,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從原料、豆腐的製作過程到成品都很齊全,極力讚美豆腐的色、香、味、美,並譽其為“五鼎食”。清代胡濟蒼的詩詞“信知磨礪出精神,宵旰勤勞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屬貧人。”不寫豆腐的軟嫩味美,而寫豆腐的藻雪精神,由磨礪而出,方正清廉,不流於世俗,讚美其風格高尚。
以豆腐為題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學家楊萬里《誠齋集》中《豆盧子柔傳--豆腐》為最早,其文用擬人的手法把豆盧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潔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風,曾隱於滁山,以漢末出現,至後魏始有所聞,構思有趣。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頌》,頌揚了豆腐的食用和醫用的作用。豆腐題材散文更常見報刊。他們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描寫了豆腐文化的外延與內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小說是文學中的一大類別,以生活為原型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豆腐也是其情節描述的對象。在我國古典小說名著《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儒林外史》和魯迅小說《故鄉》,傳統戲劇《雙推磨》,現代古裝京劇《豆腐女》以及電影《白毛女》和《芙蓉鎮》等作品中,都有對豆腐的描寫或是以豆腐為內容的作品。僅以《儒林外史》和《紅樓夢》兩本巨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寫就不下數十處。
淮南豆腐
淮南豆腐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於豆腐自身的營養(高質量蛋白質,不含膽固醇)和官感(即無色、無味、無形)的兩大特點,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創造許多烹飪、品嘗、描寫、讚譽豆腐的膳食文化。關於豆腐菜的傳說也很多。或講其來歷,或講其特色,或講其命名,同時又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故事交織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每道豆腐菜肴都有一種獨特風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就有豆腐菜肴千餘道。淮南是豆腐的發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這些菜肴不僅製作精美,而且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味美溢香,說起來更是各有典故。隨著豆腐的走向世界,中國人吃了兩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為西方餐桌上的珍饈。
淮南豆腐
淮南豆腐

關於豆腐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它久負盛名,百吃不厭,被稱為十全食品。
八公山豆腐,質密細白,既嫩且韌,色味俱佳,以 清、凈、香、雅著稱,四季可食。
春季吃豆腐,健腦明目,使人生機勃勃,有“常吃豆腐不求醫”之說。
豆腐
豆腐
夏季吃豆腐,清涼解表,對消化不良,飲食不振有特殊功效。古人云:“美食 含情。”
秋季吃豆腐,和胃益氣,增強體質,有“寧丟累世宅,不忘吃豆腐”的說法。
冬季吃豆腐,寬腸降濁,補身健體,俗語曰:“冬天進補,春天打虎。”這充分表明了豆腐的功力。
劉安豆腐
淮南王劉安,16歲繼父位做了淮南王。劉安好書鼓琴,智慧過人,才華橫溢,廣攬天下飽學之士3000 餘人,在八公山著書立說,冶丹煉砂。八公山豆腐是他在煉丹中發明創造的,有漢樂府詩為證:“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銀綆汲寒漿。”寒漿即豆漿。
豆腐不僅是人類最理想的食品,並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食療價值。它甘涼清熱,生津潤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具有肉魚蛋之優點,對人體有益而無害。 “劉安豆腐”菜,是根據劉安發明了豆腐,對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紀念他偉大的功績,而創製這道菜,其寓意深邃,立意感強。當你吃到價廉物美、舉世聞名的豆腐時,應為淮南八公山這一發明而驕傲。
珍珠翡翠白玉湯
豆腐
豆腐
提起“珍珠翡翠白玉湯”這道菜,民間傳說真是妙趣橫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家境貧寒,常年食不果腹,衣不濟身。一年天鬧大旱,赤地千里,餓殍橫野。為活命,父親把朱元璋送進廟堂 當了和尚,以此混口飯吃,保全性命。誰知寺廟裡和尚等級森嚴,幼小的朱元璋除了幹活的份兒,仍是受飢挨餓,只好到寺外化緣生。
大災之年何緣好化?一連三日粒米未進,餓得朱元璋飢腸咕咕,舉步艱難,目飛金花。恰遇一富家喜慶,老廚婆見朱元璋瘦骨伶仃,已餓得奄奄一息,憐憫之心油然而生,見主人不在,忙將碗盤中的殘羹剩飯和青菜豆腐倒進鍋里燒熱給朱元璋吃。朱元璋一陣狼吞虎咽之後,舌唇之上還殘留著美味余香,回味無窮,老婆婆是什麼菜,老廚婆答道:“珍珠翡翠白玉湯”(珍珠即米飯粒,翡翠即青菜葉,白玉即豆腐塊)。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還經常思念著那位老婆婆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的美妙之味,把那位老婆婆請到京城去,讓她再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給他吃。朱元璋吃后,覺得平淡無味,沒有以前那麼鮮美爽口,問:“婆婆做的湯怎麼沒有從前那麼美妙好吃了?”婆婆笑說: “飢者食味美,如今你當了國君,食盡天下美味佳品,那湯只是普通百姓家的家常食品,怎抵皇家御膳美味……”朱元璋恍然大悟。朱元璋為了不忘過去的苦難和黎民百姓對他的恩情,讓御廚常給他做“珍珠翡翠白玉湯”吃。這道菜一直流傳至今。
東坡豆腐
豆腐
豆腐
東坡姓蘇,名軾,號東坡,四川人。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禮部尚書。相傳蘇東坡被貶到湖北黃州時,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不得不自食其力,耕種自給。才高八斗的文學巨星,在握筆自余,自己不得不荷鋤耕種,在善良的當地百姓們幫助之下,竟然也種起瓜豆,給了原本就樂觀的他很大的樂趣。了答謝友人們的幫助,他用自己耕種的黃豆親自製作豆腐,精心地烹制。友人們吃了他 親手烹制的、味醇色美的豆腐菜后,一致讚不絕口,親切的稱為“東坡豆腐”。“東坡豆腐”風味獨特,人人喜愛,后不少人向他討教,東坡無保留的給予傳授,人們學會了烹制“東坡豆腐”,“東坡豆腐”從此流傳開來。
乾隆豆腐
乾隆皇帝高壽,享年89春,是歷代皇帝中極少見的高壽君王。究其高壽秘訣,乃愛食豆腐食品也。據清代常膳檔案中稱:乾隆所食豆腐在百種以上,每膳必食豆腐,有時還親自傳方,如鴨丁炒豆腐,雞肝燉豆腐,鍋蹋豆腐,什錦豆腐,清拌豆腐等等。
相傳,乾隆皇帝於乾隆二十三年,即公元1758年,下江南路過淮河,便遊覽了八公山的美景,在高興之餘,留下“海岸鰲頭”、“優犀”、“玉笱”等玉筆之跡,至今猶存。
乾隆皇帝在進膳時,指明要食八公山豆腐。當他吃了淮南八公山“烹炸豆腐”后,龍顏大悅,高聲讚揚說: “還是淮南八公山豆腐美。”八公山的烹炸豆腐從此得名,並被譽為“乾隆豆腐”。這道有名的美味佳肴,便流傳了下來。
金溝渡豆腐
金溝河位於淮南鳳台金溝集,系淝河一條小河溝。水質特好,清澈透明,盛產蝦類。
金溝河產的蝦,通體潔白透明,肉味極鮮美,沒有污泥氣。用八公山豆腐與金溝河蝦烹飪的金溝渡豆腐,具有獨特風味,是當地一道名菜。乾隆皇帝南巡,到八公山中遊覽山色美景,當地官員用“金溝渡豆腐”招待乾隆帝。乾隆吃后,讚不絕口:“豆腐還是八公山的好,蝦還是金溝蝦味美,‘金溝渡豆腐’更別具風味…”
鳳凰汁
豆腐
豆腐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率領龍馬虎兵南下征討南唐國,被南唐國大將於洪圍困在八公山南塘。趙匡胤奮力拚殺,但久戰不能突圍,是時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眼看有全軍覆沒之危。在這最危險的時刻趙匡胤積勞成疾,突然昏倒,卧床不醒。南唐兵將得悉趙匡胤卻又病危,立即加快攻勢,眼看營寨要被攻破之際,恰時巾幗英雄 劉金定與夫君高君寶,率精兵五千來到八公山下,揮動偃月刀,催動桃花戰馬,力破四門,馬踏十八連珠寨,殺得於洪丟盔棄甲,敗走獨籠沖,被劉金定用火攻殺。這就是獨籠沖火燒於洪。劉金定回到營寨,見趙匡胤昏睡在床,忙給趙匡胤飲豆汁。趙匡胤飲盡一碗豆汁后,不多時便蘇醒,自覺百病消除,身心充滿活力,得知南唐兵敗,高君寶劉金定救駕功高,高興非常,問金定給他飲的什麼神丹妙藥。劉金定笑說:“非神丹妙藥,乃是我常飲用的蜜質豆汁,我見舅父臉色黃中含青,非是重病,而是勞飢所致,飲豆汁可充饑提神恢復精力……”沒等金定言畢,高君寶忙插言道:“那不叫蜜質豆汁,是叫‘鳳凰汁’。”趙匡胤喜悅地笑著說:“鳳凰汁?這名叫得好,從今後就叫它‘鳳凰汁’。”
虎皮毛豆腐
豆腐
豆腐
虎皮毛豆腐,是明朝開國皇帝祖朱元璋發明的。相傳,朱元璋幼小時家境貧苦,靠給財主家幫工糊口。狠心的財主見他年幼體弱,幹不了重活,便將他攆走。朱元璋無依無靠,到處乞討為生。長工們見他孤獨無援,十分可憐,每天偷些剩飯和豆腐藏在草垛里,讓朱元璋悄悄拿去充饑。有一天朱元璋去外地乞討,一連幾天沒能回來,待他回來后,見豆腐長滿了白毛,毛長有寸余,還散發出陣陣臭味。朱元璋心想:丟掉吧太可惜,留下吧又怕吃了害病,可他又幾頓沒有吃飯了,已飢腸咕咕,飢餓難忍。他只好把毛豆腐放進鍋里燒煮,小心試吃,誰知豆腐上的白毛人鍋即化,還散飄出濃濃的香味,吃時香醇可口,別有風 味,吃過身體安詳無恙。以後朱元璋便常做毛豆腐吃,並請長工們品嘗。毛豆腐從此後被傳播開來。沿淮人家戶戶會做毛豆腐,人人愛吃毛豆腐,又將毛豆腐放進油鍋中煎炸,兩面呈現金黃色並有虎皮斑紋,食之外酥內嫩,香臭具備,十分可口,獨具風味,成了沿淮了一帶一道傳統名菜。
如今毛豆腐製做工藝更為講究,取料和製作更加精細,產品更芳香誘人,鮮醇爽口,已成為人人喜愛的美食佳品.
金龜豆腐
豆腐
豆腐
相傳古時候莫邪山(即淮南市東側上窯山)下,高塘湖畔,住一戶馬氏人家。馬老漢夫妻以打魚為生,家道貧寒,經常缺吃少穿,度日艱難。馬老漢的妻子馬婆婆無奈,常在灶王爺前燒香禱告,請求保佑,賜財降福,發家致富。灶王被馬家婆婆日日嘮叨地心煩情躁,託夢對她說:“明晨大年初一,你連燒三炷香后,要什麼就會有什麼,保你金銀滿室……”馬婆婆心中大喜,信以為真,待天剛剛麻沙亮就凈手點香燃燭,跪拜灶王,企求神靈賜金銀,發大財。馬婆婆話語剛落,只見滿屋金光耀目,一片輝煌,家中的缸缸罐罐,大桌小凳,鍋碗瓢勺,俱變成了黃金 白銀,就連馬老漢和他的兒子,也全變了金人,冷冰冰的沒有言語歡笑,沒有溫暖情懷。馬婆婆頓覺不妙,呼丈夫,丈夫不語,喚兒郎,兒郎無聲。馬婆婆大聲哭 喊:“我不要金,不要銀,只要老頭和兒子。但任她怎麼哭,任她怎麼喊,兒子和老頭無法復原。馬婆婆哭了三天三夜,眼睛哭出了血,凄慘的哭喊聲感動了小白龍。小白龍變成道人,找馬婆婆問清了情況后,知道又是莫邪山下高塘湖裡的金龜精作的孽,用障眼法把馬家的人和物變成了金銀,使馬婆婆失去了親人。小白龍對 馬婆婆說:“老婆婆不用哭了,我來幫你全家團圓。”說罷進了高塘湖金龜水府,勸求金龜收回法術。金龜大怒,同小白龍打了起來。只見高塘湖裡飛浪連天,殺吼聲如同雷鳴,驚天動地,兩人打了兩天兩夜沒有勝敗。恰時呂洞賓路過此處,掐指一算是小白龍為救馬婆婆同金龜惡鬥,金龜乃是惡妖,殘害民眾無數,便將雌雄寶劍祭放空中,斬殺了金龜,為民除害。馬老漢和他的兒子復了原身,全家團圓。馬婆婆為感謝呂洞賓和小白龍救全家之恩情,用豆腐做了一道造型酷似金龜的菜,招待恩人。這道菜便取名為“金龜豆腐”。金龜豆腐后經專業廚師精心製作,細心選料,成了一道名菜。
龍腦豆腐
古時候,八公山下淮河岸畔,住著一條黑龍和一條白龍,共擔淮河兩岸的行雲布雨任務。黑龍勤勞善良,盡職愛民,能及時行雲布雨,江淮大地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國泰民富。白龍性情粗狂,喜怒無常,在它行雲布雨時,高興時普施甘露,暴怒時傾盆大雨或久旱不雨,江淮大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玉皇大帝得知后,派太白金星下凡,化水為冰鎖,把白龍冰鎖在洞中,以此懲罰。
隋朝末年,河南陳州書生陳濟元,乘船到八公山來遊山玩水。船到白龍潭突然狂風大作,陳濟元船翻落水1沉人淮河水底。見不遠處有一洞府,閃閃發光,陳濟元走進洞府看見一個怪物卧在洞府里,被冰凌壓鎖著。這怪物就是白龍。它見了陳濟元說:“恩公救我。”陳濟元問白龍為何落到如此,白龍便一一向陳濟元訴說。陳濟元用石塊砸開冰鎖,白龍得到自由。為報答陳搭救之恩,白龍說:“我頭頂有一塊‘龍腦’,現贈送給你。請你帶到人間為民治病,以贖我從前的過錯。”
陳濟元接受了白龍請求,拋棄了萬貫家資和仕途前程,留在淮河兩岸為民治病,成了當時一代名醫。龍腦豆腐就是根據這個傳說故事用豆腐創製的。 (註:龍腦即中藥冰片。據說冰片是古時候淮南八公山人發明傳至全國的。)
靈芝豆腐
豆腐
豆腐
“八公山上有三寶,紫胡、蜈蚣、靈芝草”。靈芝是八公山的一寶,性溫、味甘、無毒,是一味好藥材。它具有治耳聾、利關節、益精氣、強筋壯骨的功能。而豆腐甘涼清熱、潤燥生津,兩者性味均屬甘。用靈芝同豆腐製作豆腐菜,不寒不熱,相得益彰,能治病延年。相傳,古時候八公山有一 青年,經常生病,低燒常年不退,口乾舌燥,關節疼痛,目赤耳閉,骨瘦如柴,年齡雖不足30春秋,可已像年過半百的老漢,村民們都叫他小老頭。一日,有位鶴髮童顏的老者從空中飄然而降,向青年面授良方,叫他用八公山上的靈芝草和八公山豆腐同罐煨煮,做成靈芝豆腐,天天食用。那青年照老者之囑,日日食用不斷,月余低燒余退,口乾舌燥即愈。又過月余,病症全除,體魄健壯,成了個英俊的白面青年壯漢,向他求婚的姑娘紛紛而至。烹飪大師們根據這個故事,用豆腐和靈芝製作了這道“色香味形”俱佳的滋補菜肴,名為:“靈芝豆腐”。
懷胎魚
在很久以前,淝河岸畔,小孤山下,有位聰明美麗的姑娘。她以打魚為生,人們叫她漁姑。有年夏季,一日漁姑獨自架船,划著雙漿,從西淝河上順游而下,準備劃到下游捕魚。魚船剛找到硤山口時,天上突然烏雲翻滾,雷霆轟鳴,狂風大作,瓢潑大雨似傾如注,下個不停。漁姑將船劃到河邊停泊避雨,雨聲嘩嘩如同催眠之曲,孤獨的漁姑不由雙目欲閉,睡意綿綿,緩緩進入夢鄉。正在夢甜似蜜的時候,一個赤體嬰兒撲進她懷裡。她正欲問是誰家的寶寶,只聽一聲霹靂巨響把她從夢中驚醒,她忙張目起身,恰時一條紅尾金鱗大鯉魚從河水中躥進魚船里,蹦到她面前,被漁姑捉住。漁姑正飢腸轆轆,把大鯉魚煮吃了。漁姑自從吃了這條鯉魚后,肚腹漸漸脹大,日日增高,後生下一黑膚男孩,取名龍兒。人們便叫這魚為“懷胎魚”。
豆腐
豆腐
龍兒長大后,成了一條黑龍。他在淮河裡踏波逐浪,呼風喚雨。漁姑對龍兒說: “你是龍,要為民造福,要及時行雲布雨,讓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讓民眾過幸福的生活。千萬不可做危害民眾的事!”小黑龍非常聽母親漁姑的話,只為民做有益的事,對民眾有害的事一件不做。所以淮河兩岸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百姓豐衣足食。民眾唱道“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來讚揚家鄉富足美好。這歌謠直流傳至今。勤勞慈祥的漁姑,教子有方,被玉皇大帝封為龍母娘娘,后升天成仙。黑龍為孝順母親,也隨母親上天宮去了。
今日烹飪大師們,根據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選用豆腐衣、豆腐乾、土豆等創製了“懷胎魚”這道名餚,以懷念漁姑母子為民辦善事的恩德。
二龍戲珠
豆腐
豆腐
很久很久以前,淮南八公山住著兩條龍,一條黑龍,一條白龍,黑龍潭是黑龍的洞府,白龍潭是白龍的家園。兩洞府相距咫尺,兩條龍常在一起談論如何造福百姓,多做益民之事。一日,黑龍提議到天宮盜玉皇大帝的烏金種子,把它播種在人間大地,讓大地長滿金銀寶物,使民眾家家富裕,人人豐衣足食。白龍點頭贊成。這天,二龍手提八公山豆腐,肩挑八公山金心烏白菜,向玉帝進貢獻寶,實是以此為幌子,去盜取烏金種?。二龍到了天宮進寶,玉帝見是八公山的烏白菜和豆腐,嫌禮品輕俗,心中不悅說:“我道是什麼稀世珍寶,原是凡間普通青菜豆腐,快快拿走........”二龍忙跪拜在地,說:“八公山豆腐和烏心白菜都是凡間極珍貴的寶物,是營養豐富的佳品。用它做出的菜肴,色香味美,具有獨特風味,食 了延年益壽,強身健體.......沒等二龍言罷,王母娘娘說:“兩條小龍所言句句是真。八公豆腐是最凡間豆腐之最,美妙無窮,是最美味佳品,那烏心白菜也是人間一絕,只有淮南八公山及周邊地區生長此菜,菜質極佳,脆嫩鮮美無比。二小龍不惜勞苦,數百萬里進寶,一片忠孝之心難得……”玉帝聽了王母娘娘之言即轉怒為喜,忙讓二龍平身,收下禮品,留二龍到御廚餐廳就膳。二龍藉機到庫房盜了烏金種子,下凡播滿人間。據說淮南及神州大地的煤炭就是烏金種子萌芽成長的,黑龍曾對人說淮南地下有烏金(即煤炭)。“二龍戲珠”是淮南市廚師根據這一神話故事,用豆腐油皮創製的菜肴。
神豆腐
相傳,淮南王劉安和八公在八公山上煉出長生不老 的神丹妙藥的同時,又發明了豆腐。劉安欣喜若狂,當 即把神丹放人豆腐里,攪拌后大口地吃下,頓時身輕如毛,飄然升天成仙。器皿中殘餘的神丹豆腐被雞狗吃了,也得道升天成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由此而來。人們獲悉劉安和他喂的雞犬吃了神豆腐得道成仙,都非常驚奇,紛紛說:“八公山豆腐是‘神豆腐’。”“神豆腐”之說從此傳播開來。為此,烹飪大師們創製了一道“神豆腐”菜肴。
舜耕玉兔
相傳在舜帝的時候,淮南舜耕山地區連年旱災,田地乾裂,五穀不生,民眾在飢餓的死亡線上掙扎尋生。
豆腐
豆腐
舜帝得悉后,疾奔而來,一面組織民眾汲水耕作,一面帶領百姓狩獵求生。那時候在舜耕山這塊土地上,雖然森林漫山遍野,森林裡獐鹿虎豹各種野獸成群結隊在這兒繁衍生息,但由於蒼天久旱 不雨,林木枝枯葉落,百草葉死莖焦,各種野獸紛紛遠逃客地,惟有野兔還在故地繁衍。舜帝帶領百姓,日日捉野兔,一日三餐烹食野兔肉,喝野兔湯。野兔救了百姓的命,野兔伴他們度過了難關,戰勝了災荒。
後人為不忘舜帝偉大功績,把洞山這道山脈稱作“舜耕山”,又用豆腐製作了一道菜肴,名為“舜耕玉兔”。這道菜外酥香,內鮮嫩,形象逼真。
烏菜燒豆腐
常言道:“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淮南烏白菜,心葉金黃,葉幫脆嫩玉白,幫葉豐厚烏綠,
色鮮味美,營養豐富,有“霜打烏菜賽羊肉”之美譽。據抽樣分析:每百克烏白菜含蛋白質6.5克,脂肪0.5克,葡萄糖0.6克,纖維素2.2克,維生素C0.3克,維生素B0.2毫克,核黃素0.3克,胡蘿蔔520毫克,還有人體必須的鈣、鐵、鎂、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烏菜燒豆腐質感軟嫩清鮮,黃白綠三色交輝,賞心悅目,是每年嚴冬時節家家必食,人人喜愛的菜肴。

豆腐宴


“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廚烹成席上珍。”這次出差淮南,嘗到了聞名已久的豆腐宴,體味到豆腐佳肴之絕妙,深感淮南不愧是豆腐創始地。印象特深的菜肴“五彩豆腐”、“爆竹聲聲”、“雞漿豆腐”、“劉安點燈”及“豆腐水餃”。
豆腐
豆腐
“五彩豆腐”妙在豆腐能切成細絲再與蛋皮、青椒、胡蘿蔔、皮蛋絲拌和;“爆竹聲聲”奧妙在於用豆腐包裹鳳尾蝦,再掛糊炸之,鳳尾蝦尾紅身黃,形如爆竹,吃上去那中間的豆腐層竟比蝦肉還鮮嫩。“雞漿豆腐”就像炸過的大枇杷,外脆里嫩,味似雞茸,初嘗實在吃不出其用料,只感到鮮軟有彈 性,好像雞肉加澱粉,後來問了廚師長,答覆竟是豆腐加澱粉製成,不由人不大跌眼鏡。“劉安點燈”更是別出心裁,風味獨具。先是服務員給每人送上一盞“小油燈”和一盆蘸料,只見油燈盅里有一點點白色粉末,正在驚訝不知如何吃法,另一位服務員用壺在我的油燈盅里倒上了一些豆漿,在大家的談話猜測中,那豆漿竟變了“戲法”,結成了豆腐。此時服務小姐笑吟吟地請客人勺豆腐蘸調料烹用。我不想讚美那豆腐的清鮮絕嫩,但絕對佩服大廚的構思,不僅在於使葡萄糖內脂在客人面前當場“點化”豆腐漿,而且還藉此表達了對豆腐祖師爺淮南王劉安的緬懷。“豆腐水餃”更為奇特,餡心用的是鮮肉,那餃子皮竟是用豆腐拌澱粉擀制而成。餃子水煮至熟后不破不散不爛,口感如同豆腐花。回滬后很想自製一試,但怕搞成一鍋肉茸豆花湯而作罷。頗有新意的豆腐菜大可借鑒。

文化節


豆腐文化是中華民族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飲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過去宣傳的不夠,在西方一些國家中以為豆腐是日本的發明。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光大華夏美食,促進人類健康,推動中外豆腐文化交流和經濟技術合作,由原商業部和台灣省豆腐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分別於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台北舉辦了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同時將9月15日淮南王劉安誕辰日定為中國豆腐文化節。
由於豆腐的故鄉在淮南,淮南八公山豆腐飲譽海內外,所以,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結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於弘揚民族文化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考慮,1991年初積極爭取中國豆腐文化節的承辦權,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業部決定: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於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舉辦。后因淮河流域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故推遲到1992年。由於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舉辦得非常成功,原商業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並由安
徽省原副省長張潤霞在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閉幕式上宣布:中國豆腐文化節今後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舉辦。
因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淮南推遲一年舉辦,而台灣屆時舉辦了,因此產生了海峽兩岸中國豆腐文化節屆次不一致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93年原商業部出面協商,決定今後海峽兩岸舉辦中國豆腐文化節都不再使用屆次,統一改用年號。後為了表明豆腐節的連續性和舉辦地,2002年經主辦單位中商會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舉辦的次數計算改為屆次,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淮南)豆腐文化節。
從1992年起,淮南市先後13次(1998年和1999年因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水災等原因停辦2年)成功地舉辦了中國豆腐文化節。節慶期間共接待中外賓客2萬多人,其中外賓和港澳台胞千餘人。田紀雲、孫起孟、馬文瑞、李德生及盧榮景、傅錫壽、回良玉等國家和省級領導同志,上千名地市、省直部門領導,牛滿江、洪光住等數百名專家、學者,數十個文化經貿團組先後參加節慶活動。200多位中外記者先後到淮南採訪。1993年5月29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地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孫起孟、洪學智、李葆華、王郁昭、陳作霖等領導同志到會,張勁夫同志發表了熱情洋溢地講話。1996年淮南市設計並由國家電信總局發行了46.8萬套“中國豆腐文化節電話磁卡”,開地方“節慶”全國通用電話磁卡發行之先河;1997年還通過安徽省郵電局發行了印製精美的中國豆腐文化節200電話卡,也產生較好的影響。組委會先後編印了《中國豆腐文化節節刊》(三集),《中國豆腐菜譜》(三集),以及《中國大豆製品》、《八公山豆腐》等書藉,將豆腐文化向更深層次拓展。
中國豆腐文化節先後安排了開、閉幕式,豆腐文化國際研討會,豆腐菜肴烹飪大賽,經貿活動,文化活動,觀光旅遊等六個方面大中型活動共60多項。
--開幕式隆重熱烈,中央省市領導、中外來賓及數十萬群眾參加。開幕式文藝表演場面壯觀,內容豐富,格調高雅,充分展示了淮河的古老風韻、民族文化風采以及淮南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豆腐文化國際研討會百家爭鳴,共30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發表論文百餘篇,彙編了豆腐文化論文六集。部分論文中的科技成果已轉化為生產力,2000年淮南市成功開發研製生產了一種純天然無糖,集豆漿、豆腦、豆腐為一體的方便綠色食品“益益”牌方便豆腐粉,較好地解決了豆腐保鮮、運輸難題,為淮南豆腐走向世界創造了條件。
--“首屆全國豆腐菜肴烹飪大賽”由中商會、中烹協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規格高、權威性強、參與面廣、影響力大。吸引了16個省市自治區的26個團隊和217名選手參賽,名廚彙集,各顯技藝,充分展示當今豆腐菜肴烹飪的最新水平,上萬人前往參觀,受到與會來賓和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成為豆腐節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發展潛力的活動項目。
--經貿活動緊緊圍繞招商引資和擴大銷售作文章,重點舉辦了產品展銷會、商品交易會和經貿洽談會。產品展銷會由全國、全省及淮南市的十多種展銷會組成,全國20多個省市(包括台灣)近千家企業上萬種產品參展,產品豐富,交易活躍。商品交易會商賈雲集,集展銷、訂貨、洽談、交易為一體,每年安排30餘項活動內容。豆腐文化節期間共推出招商項目400多個,簽約項目200多個,韓國、美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集團 先後來淮投資建設。豆腐文化節的經貿成交總額達80億元,其中合同金額64億元,已落實40多億元,經濟效益比較可觀。
-辦節條件和投資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淮南以辦節為動力,加大了文明城市建設力度,新建了市體育場、市博物館、陳洞路立交橋、廣電大廈、電力大廈、郵電大廈,拓寬了206國道,建設和維修了數十條城市道路,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服務功能,改善了投資環境。
中國豆腐文化節充分體現了“豆腐為媒,文化搭台,經貿、旅遊唱戲”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淮南較好的經濟基礎,良好的投資環境,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兩 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豆腐文化節的舉辦,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光大華夏美食,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淮南知名度,讓淮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淮南,促進淮南與海內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中國豆腐文化節正在向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的水準邁進。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文化源遠流長。豆腐文化的豐厚積澱有待我們去開發、去光大。作為豆腐故鄉的淮南人民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持續辦好中國豆腐文化節,為弘揚國粹豆腐、光大華夏美食,促進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