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民俗學者組織
國際民俗學者組織
國際民俗學者組織(Folklore Fellows, 簡稱FF)是一個致力於在世界各國民俗學者中開展合作和交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該組織於1907年創建於赫爾辛基,其發起人是芬蘭學者卡爾·科隆(Kaarle Krohn,1863~1933)和丹麥學者阿克塞爾·奧利克(Axel Olrik 1864~1917)。前任主席為芬蘭著名的民俗學家、史詩研究專家勞里·杭柯(Lauri Honko);現任主席是芬蘭民俗學家、比較宗教學家安娜-利納·斯卡拉(Anna-Leena Siikala),工作基地設在芬蘭土爾庫大學卡勒瓦拉研究所。
1908年芬蘭科學院(其前身是創建於1838年的芬蘭科學學會)成立之後,將該組織正式納入其學科機制的管理體系中,赫爾辛基大學的芬蘭語教授、比較文學研究專家、芬蘭“歷史─地理學派”(Historical-geographical School)的奠基人卡爾·科隆成為該組織的領軍人物,並於1910年創辦了該組織的學術著作出版體系“民俗學者交流”(Folklore Fellows Communications, FFC),在國際口頭傳承和民俗學研究領域一直享有極高聲譽。儘管“民俗學者組織”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學術共同體,在後來的幾十年間幾經起落,一度沉寂,但每年堅持在“民俗學者交流”書系中出版3至5卷專著,則反映著該組織創建人科隆和許多國家民俗學者一直共享的學術理想和研究理念,即加強民俗學研究的國際合作和交流。
上個世紀的80年代後期,世界各地的民俗學者開始了更緊密的合作。芬蘭科學院的四位民俗學院士勞里·杭柯、馬蒂·庫斯(Matti Kuusi), 麗亞·維爾塔恩(Leea Virtanen)和安娜-利納·斯卡拉也形成了新的共識,除沿用原有“民俗學者組織”(Folklore Fellows)的名稱有其歷史性紀念意義外,應當將其學術活動從單一的出版活動推向更廣闊的信息交流、學術研討和專業培訓等方面,並在此基礎上從世界各地吸納全職會員、榮譽會員和通訊會員,擴建為一個國際化的民俗學者組織工作網路。1990年3月,芬蘭科學院通過了這四位民俗學院士遞交的提案,同時成立了由這四位學者組成的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同年年底從第一批會員中產生了國際顧問委員會。杭柯被任命為兩個組織機構的主席,一直擔綱著國際民俗學者組織的領導工作,禪精竭力地為推進國際民俗學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和精力。2002年7月,杭柯和維爾塔恩這兩位民俗學家相繼去世,芬蘭科學院新增補了三位執委,並在同年任命自1995年起就擔任著副主席的安娜-利納·斯卡拉為“國際民俗學者組織”的主席,兼任“民俗學者交流”書系和《民俗學者網路》通訊的主編。
該組織一直在芬蘭科學院的領導和資助下開展工作,對內設有執行委員會,由3至5位芬蘭民俗學家組成,主席由芬蘭科學院直接任命;對外設有的國際學術顧問委員會,由10位世界各國傑出的民俗學專家組成,包括執委會成員。據芬蘭科學院學部於1990年通過《國際民俗學者組織章程》的條款,其會員資格分為全權會員、通訊會員和榮譽會員三種;全權會員以不超過100人為限,其中的四分之一必須是歐洲和北美以外的專家學者,並從中產生國際學術顧問委員會的委員。目前會員人數已經達到650人,均為各國有突出學術成就的民俗學者。
在剛剛過去的十多年間,國際民俗學者組織在杭柯教授的領導下,主要致力於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通過《民俗學者網路》(FFN)這一通訊工作平台,加強世界範圍內的民俗學研究者之間的學術聯繫;2) 繼續出版“民俗學者交流”書系(FFC)以推進研究著述的發表與學術成果的傳播;3)辦好“民俗學者暑期學校”(FFSS),開展跨地區、跨機構的民俗學專業培訓。
為切實加強會員之間的學術聯繫,適時發布出版信息、科研教學動態和前沿性學術成果,該組織每年出版兩期學術動態《民俗學者網路》(Folklore Fellows Network, FFN),免費向會員寄送,每期的總發送量達1,300份,到2003年年底已累計出版了25期,並通過國際網際網路及時進行在線發布。
從1910年至今,國際民俗學者組織始終依託由芬蘭科學院主辦並資助出版的“民俗學者交流書系”(FFC)開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這套出版物實際上是民俗學專論系列叢書,編委會辦公室設在土爾庫大學,由芬蘭科學院在赫爾辛基市出版、發行;作者大多是世界各國的民俗學者和口頭傳承專家,基本上是一集一題,每年出版3到5種;出版語言多為英文、芬蘭索米文和德文,篇幅從數十頁至數百頁不等;內容涉及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民俗學、比較宗教學、文化人類學和民族學,並以無形文化研究為主,口頭傳統、民間信仰、神話與儀式、方法論以及相關學術史一直是其出版規劃中的重中之重,先後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民俗學類型索引和專題研究著作,至2003年12月已達282種,其中不少專集在國際民俗學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學術影響,如阿爾奈(Antti Aarne)的《民間故事類型索引》(FFC 184), 湯普森(Stith Thompson)的《民間文學母題索引》(FFC 106~109, 116~117))、丁乃通的《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FFC 223)、艾伯華的《中國民間故事類型》(FFC 120)、哈達·詹森(Heda Jason)的《母題、類型與文類》(FFC 273)、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的《北美印第安傳說的形態學研究》(FFC 195)、琳達·德格(Linda Degh)的《社會中的敘事:以表演者為中心的敘事研究》(FFC 255)、勞里·杭柯的《斯里史詩的文本化》(FFC 264) 、安娜-利納·斯卡拉(Anna-Leena Siikala)的《西伯利亞薩滿的儀式技術》(FFC 220)和《口頭敘事的闡釋》(FFC 245)等。
在杭柯教授的積極倡議下,該組織於1991年正式創辦了“國際民俗學者組織暑期學校”(FFSS),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高度重視和經費上的資助。暑期學校的組織委員會在芬蘭國內大學的六個民俗學系之間協調產生,按計劃暑期學校每兩年在芬蘭國內舉辦一期,其培訓方式有討論工作組、田野考察和專題講座,聘請來自芬蘭、德國、美國、愛爾蘭、挪威、瑞典等國的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各討論工作組的主持教授,學員則來自世界各地科研院所有一定資歷的民俗學者,結業時均可獲得“國際民俗學者組織”的通訊會員資格。每期培訓都設有研討主題,發放專門彙編的課程資料,為學員提供專門的民俗學圖書館和網路計算機,以不強調師生界限、平等對話、共同參與的互動性討論為特點,討論話題基本上圍繞著國際民俗學研究的前沿性理論成果和方法論展開,如“民俗過程”、“傳統及其復興”、“傳統與認同衝突”、“傳統、地方性與多元化的文化進程”、“變異、文本性與文獻遺產”、“記憶、回憶與創造性”等,有的課程培訓資料則通過FFC得以結集出版。從1991年到2002年該組織的暑期學校已成功地完成了5期國際培訓,以高水平的、密集化的討論課程和強化訓練,為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培養了一批批從事民俗學研究的專門化高級人才,其中的大部分學員已經成為各國民俗學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
在開展以上三項中心工作的同時,國際民俗學者組織還通過學術會議、合作研究、專題出版等方式,在世界範圍內召集各國知名學者圍繞特定的研究對象和共同的學術旨趣,長期進行專題學術討論,尤其是在口頭史詩、社會性別、民俗學者職業道德等方面,形成了專門的學者隊伍和系列化的研究成果,除通過該組織的官方網站向學界及時進行發布外,有的活動則直接納入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項目中,有的成果則在“民俗學者交流”書系中正式出版。
國際民俗學者組織不僅有著歷史悠久的學術傳統,而且通過芬蘭民俗學家和世界各國民俗學者長此不懈的共同努力和友好合作,在運作方式、管理機制和開展學術活動等方面也形成了與時俱進的一整套學術理念,其《民俗學者網路》(FFN)、“民俗學者交流”書系(FFC)、“民俗學者暑期學校”(FFSS)體現出高度專業化的民俗學精神。該組織業已成為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組織甚為嚴密的國際性民俗學專業團體,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重,也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