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木店鎮

里木店鎮

里木店鎮位於黑龍江省肇東市東南20公里處,南與五站鎮相連,北、西與姜家鎮相連;東與哈爾濱市松北區對青鎮接壤,鎮內地貌景觀單一,地勢平坦開闊,稍高處多為平緩溫崗,地形稍有起伏,最大高差8米,鎮內農業主要以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瓜果蔬菜,面積約為全部土地面積的9%左右。

經濟發展


2007年,里木店鎮堅持以畜牧業、勞務輸出、特色種植業為重點,以民營經濟建設為龍頭的鎮域經濟發展模式,通過一年來黨政一班人及全鎮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全鎮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截止12月末統計,全鎮以建立了奶牛養殖專業村2個,超額完成年初市委確定的外購奶牛頭數和新增成母奶牛數;全鎮80%以上的富餘勞動力實現有組織轉移,目前全鎮以輸出勞動力累計8000餘人,連續三年在肇東市排名第一;特色種植業近三年來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種植面積平均每年增加300餘畝。據2005年統計,全鎮人均純收入為4640元,與2006年相比人均增長850元。鎮內企業以里木店鎮絹花廠和里木店鎮康崗村三友鑄造廠為代表,兩企業年銷售額總計達4000餘萬元。到目前為止,奶牛存欄總數3900頭,其中成母奶牛3400頭,大鵝8萬隻,畜禽飼養量達到了46萬頭(只),全年牧業總產值實現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3%。以工業經濟區為主的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絹花廠實現收入1800萬元。在與呼蘭交界的經濟區全年引進項目3個,引進資金1580萬元,實現產值5000萬元,利稅500萬元。勞務經濟規模穩中有升。全年共輸出勞動力7500人,實現收入4000萬元。林業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全年新增造林面積996.1畝。綠色經濟和專業化生產取得較大進展。總面積3000畝,種植業收入實現1500萬元。

社會事業


里木店鎮
里木店鎮
2008年重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和改建鄭義村大屯、康崗大屯和興旺西屯自來水工程3處,800戶,2960口人。修砂石路5公里,工農村至康崗村。安裝電話400門,其中康崗村200門、鄭義村100門,其它各村100門。發展有線電視戶360戶,在四方和金山村各立一個鐵塔,每村首期入戶200戶,其餘各村160戶以上。加強以了以長江村為主的文明村建設,長江村去年被評為綏化市文明村標兵,素有“龍江第一村”之稱。

特色經濟


1、以奶牛為主的畜牧業發展迅速,成母奶牛總數達到了1054頭,新增成母奶牛434頭。
2、勞動力轉移成果豐碩,里木店鎮近三年來,累計有組織的轉移富餘勞動力8000餘人,年收入達到5000餘萬元,戶均增收1300元。里木店鎮現有9個行政村,43個自然屯,耕地面積10.8萬畝,總戶數5650戶,人口2.2萬人,其中農業戶數5520戶,農業人口2.1萬人,村勞動力1.2萬人。近年來,里木店鎮從轉變觀念入手,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上升為鎮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產業來抓。堅持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面向全國打造連鎖平台,實行政府領辦,群眾主辦,內轉外輸,結合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截止到2004年6月末,里木店鎮共轉移農村勞動力8750人,占勞動力總資源的71%,其中內轉4230人,外輸4520人,創收4.8億元,比上年增長167%,農民人均增收810元。

主要領導


劉向前:黨委書記,黨委全面工作、人大、武裝,招商引資,項目建設。
張立輝: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財政、經管。
王允:黨委副書記,負責黨群、民政、分管林業、農業、農機、水利、勞動力轉移、畜牧。
逯翠紅:副鎮長,計劃生育、教育、衛生。
徐洲:副鎮長,政法安全、環境整治、城建、土地、街道、交通、科技。協助黨委書記抓招商引資。
蔣新偉:人大經常性工作、司法、信訪。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2007年全鎮共投入新農村建設資50萬元,其中通鎮公路兩側輔路工程總投入20萬元,金山村投入資金30萬元,共鋪設紅磚路面2公里,長江村、正義村兩個村所有自然屯全部完成自來水管網建設。
優化產業結構,千方百計挖掘內部就業潛力。通過調整農村經濟發展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農產品加工及流通業,拉長產業鏈條,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一是壯大畜牧業。近兩年來由於深入堅持實施市委主副換位戰略,建小區、打會戰、抓普養,推進了畜牧業快速高效發展。全鎮新增奶牛、肉牛、生豬、肉蛋雞等養殖專業村屯11個,養殖大戶430戶,引導2200多富餘勞力轉向了養殖業。二是做強民營企業。通過營造氛圍,放寬政策,優化服務,大打民營經濟發展會戰,迅速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熱潮。一年多來全鎮新發展個體工商戶52戶,私營企業5戶,新上了投資4200萬元的絹花廠,500萬元的鐵鋁鑄造廠,600萬元的黑龍江北方龍信辣椒加工廠,共計安置就業人員1200人。三是調整種植業。按照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綠特色、林果業和大棚溫室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採取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消化一批。其中僅長江小辣椒一項就吸納社會富餘人員1200多人。四是搞活販運業。充分發揮交通便利、臨近哈大兩市的優勢,抓住農副產品銷售旺季的有利時機,組織農民群眾大搞經商販運,做到倒起來、運起來、轟轟烈烈轉起來。僅濱洲鐵路一條線每日就有近千人往返省內各大城市經商販運。

村辦建設


設施

村級辦公場所建設。2007年在市委組織部的大力協助下,對5個行政村的辦公場所進行了維修或興建,其中長江村辦公場所總投入資金30萬元,配齊了村民文化活動室,興建了籃球場地,購置了電腦等設施,四方村、永豐村、正義村、雙興村對原有辦公場所進行了維修,新進部分辦公設施,基本解決了村級組織無活動地點和辦公場所的問題。

提高生活水平

2008年,里木店鎮將在做大做強畜牧業、勞務輸出業、新農村建設、特色種植業和民營經濟上下大功夫,一是要在畜牧業發
里木店鎮
里木店鎮
展上有新的突破,完成市委下達的各項奶牛發展任務,尤其在提高普養上下功夫,在域外購牛上下功夫,在在加強奶源市場管理上下功夫;二是在財源建設上有新突破。明年全年財政總收入要達到1000萬元。其中引稅要達到50萬元;三是在通村道路建設上有新突破。全鎮還有23公里通村白色路面沒有完成。明年力爭全部完成;四是在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上有新突破。全鎮還有康崗、民強、金山三個村沒有活動場所,明年力爭全部完成建設。五是要在建立創業型幹部隊伍上有所突破。以建立效能型機關創業型機關為目標,提高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水平,樹立起幹事創業的良好機關氛圍。五是在新農村建設上有所作為。完善和鞏固示範村的建設成果,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千方百計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工作要點


(一)2007年,里木店鎮在畜牧經濟發展中,突出了奶牛養殖業的龍頭地位,強化了奶源市場管理,給予外購奶牛戶貼息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措施,建立專業村、專業屯等方式,群眾普養率明顯提升,奶牛總量得到了擴張。目前以建立了奶牛養殖專業村2個,成母奶牛總數達到了1054頭,新增成母奶牛434頭,其中域外購牛364頭,交售鮮奶總量達到3200噸。
(二)固本辟源,財源建設全面加強。
2007年,里木店鎮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8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引稅120萬元,比上年增長50%。年度內后兩個月幹部工資全額發放。全面完成市委下達的財源建設任務。
(三)勞務輸出步伐加快,富民產業地位得到鞏固。
2007年,里木店鎮全年共輸出富餘勞動力5800人。政府出資組織農民培訓累計達到11次,培訓人員總人數達到5600人,成立了外出務工經商協會等組織3個,建立建築工程隊2個,實現了外出務工經商由群眾自髮型向政府引導型的轉變。全年富餘勞動力轉移總人數達到了全鎮富餘勞動力總數的90%。勞務輸出總收入達到了5600元,人均增收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