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區

四川省綿陽市轄區

安州區是四川省綿陽市市轄區,位於綿陽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龍門山脈中段,介於北緯31°23′~31°47′,東經104°05′~104°38′之間,東與江油市,東南與本市的涪城區接壤;南與德陽市羅江區,西南與綿竹市相連;北與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毗鄰。按照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初步規劃,集中發展區涉及安州區界牌鎮、興仁鄉局部和花荄鎮局部,將極大拓展綿陽科技城發展空間。

2016年,安州區幅員面積1189平方千米,轄15鎮、3鄉;2018年7月,戶籍人口為44.3萬人。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05億元、同比增長9.2%;規上工業總產值262.0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2.03億元、同比增長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17億元、同比增長12.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9億元、其中稅收收入佔比達到76.79%;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5元和15430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為22.5:38.2:39.3。

安州始建於1600餘年前的東晉永和三年,是清代著名學者李調元和現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里。境內主要有千佛山、羅浮山、白水湖、姊妹橋和文星閣等景點。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歷史沿革


安州區城建
安州區城建
安州區境內設縣始於東晉。此前縣之大部為涪縣境域(涪縣治地今綿陽市涪城區),先後隸屬廣漢郡和梓潼郡。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僑置晉興、益昌、西充國三縣,屬巴西郡。晉興縣治地今永安鄉向陽村,益昌縣治地今花荄鎮聯豐村觀斗山,西充國縣治地今沸水鄉街場。
東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年),設置西浦縣,屬梓潼郡,西浦縣治地今塔水鎮神泉村。歷劉宋、南齊兩朝,建置隸屬均無變化。梁代撤銷西浦縣,設置益昌、晉興二縣。
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銷西充國僑縣,新置平川縣(又稱平州縣),益昌、晉興、平川3縣均屬巴西梓潼郡。
西魏平屬后(公元553-557年),平川縣遷治西浦縣故城址(塔水鎮神泉村),改屬萬安郡;晉興縣撤銷併入益昌縣,改屬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銷平川縣;在晉興縣故城(永安鄉向陽村)新置金山縣,屬安城郡;益昌縣改屬萬安郡。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縣撤銷併入金山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縣故城(塔水鎮神泉村)新置神泉縣。2縣均屬綿州(治地綿陽市)。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綿州改稱金山郡,金山縣撤銷併入神泉縣,屬金山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山縣故城(永安鄉向陽村)新置龍安縣;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縣故城(花荄鎮聯豐村觀斗山)新置西昌縣;神泉縣仍置。3縣均屬綿州(唐代綿州一度改稱巴西郡)。
五代時建置隸屬均無變化。
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縣撤銷併入龍安縣,神泉縣仍置,2縣均隸綿州巴西郡。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綿州轄之神泉、龍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縣)2縣與茂州轄之石泉縣設置石泉軍,治地今北川縣治城鎮,石泉軍隸屬成都府路。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軍降為軍使,神泉、龍安2縣還隸綿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復石泉軍,轄石泉、神泉、龍安3縣。南宋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軍遷治龍安縣城(今永安鄉向陽村)。
元中統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軍為安州,治地今永安鄉向陽村。龍安、神泉2縣撤銷,地域由州直轄,州仍轄石泉縣。安州屬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為安縣,並遷治今安昌鎮,屬成都府。
清雍正五年(公元1272年)綿州升為直隸州,安縣改屬綿州。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綿州,安縣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1949年12月25日,安縣和平解放。
1950年安縣屬川西行署綿陽專區。1952年撤銷行署區設置四川省,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專區。
1959年,羅江和德陽並縣后,又將所轄的河清、寶林兩個鄉划給安縣。
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地區。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安縣屬四川省綿陽市轄。
2000年5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安昌鎮遷至花荄鎮。2002年4月,安縣縣城正式由安昌鎮遷至花荄鎮。
2008年5月22日,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在安縣安昌鎮天龍賓館舉行臨時辦事處掛牌儀式(原北川縣城遭受地震損壞)。
2009年2月6日,將安縣的安昌鎮、永安鎮、黃土鎮的常樂、紅岩、順義、紅旗、溫泉、東魚6個村劃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曲山鎮遷至安昌鎮。此次調整后,安縣面積減少215平方千米、人口減少7.8萬餘人。
2016年4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安縣,設立綿陽市安州區;同年5月20日,綿陽市安州區正式掛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州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市西南,東南與涪城區接壤;南與德陽市羅江縣,西南與綿竹市相連;北與北川縣,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毗鄰,幅員面積1189平方千米。

地質

安州區地處四川西部地槽區和揚子准地台區結合部,地質構造複雜,分屬兩個一級構造單元和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即以大光包斜沖斷層和北川沖斷層為界,西北部屬四川西部地槽區的後龍門山塑變帶的前龍門山褶斷帶和川西坳陷區。

地形地貌

安州區西北部系龍門山脈,地勢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間。高川鄉境內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為區境內最高點。茶坪鄉境內的千佛山海拔2942.2米,雎水鎮境內的大柏岩主峰海拔2417米。位於界牌鎮石安村與綿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永興鎮方登寺村接界的安昌河河面海拔為490米,是縣境內的最低點。根據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態,安州區地貌可分為平壩、丘陵(台地)、低中山三種類型。安縣平壩總面積為267.375平方千米,主要分佈在安昌河和雎水河兩岸的花荄、塔水、桑棗、秀水、河清、永河等鎮。丘陵(台地)主要分佈在安昌河兩岸平壩的兩側及秀水河以東地區,總面積為533.01平方千米,占安縣總面積的37.96%。低中山分佈在曉壩—沸水—雎水一線的西北部(包括茶坪、高川兩鄉全部)。
主要山峰有:高川鄉境內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茶坪鄉境內的千佛山,主峰海拔2942.2米。雎水鎮與綿竹市清平鄉交界的大柏岩,海拔1200~1800米,主峰2417米。

氣候

安州區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乾濕季節分明。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足,無霜期長(常年300天左右)。春來較早,夏長秋短,四季分明。降水量在四季的分配中一般有冬干春旱,夏季旱澇交錯,秋多連綿陰雨的特點。縣境內東南部丘陵、平壩與西北部低中山氣溫有較明顯的差異,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西北山地氣溫隨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下降0.65℃,2500米以上的山峰一年積雪達四個月。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逐步增多,東南丘陵、平壩區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而西北山區的茶坪、高川等鄉鎮最大降水量達1700毫米左右。
境內多年平均氣溫16.3℃。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61毫米。多年平均日照為1058.7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084.26毫米。年平均風速1.6米/秒,最大風速16.0米/秒。年平均霧日在15天左右。年平均無霜日300天,最長339天,最短261天。

土壤

安州區境內土壤屬岩層土類型。由於平壩和丘陵土壤受成土母質影響顯著,山地受生物、氣候及成土母質的雙重作用,因此土壤形成和分佈與土壤母質具有基本一致的規律。安縣土壤可分為黃壤類、山地黃棕壤類、紫色土類、沖積土類和水稻土類。

水文

安州區境內有安昌河、雎水河、水河、秀水河、白溪河等河流。雎水、白溪、秀水四條河流匯集溪溝116條,流域面積1320.1平方千米。
安昌河,由茶坪河、蘇包河在安昌鎮西南的兩河口匯流后得名。蘇包河系安昌河正源,發源於千佛山南華嶺東側蘇包山下。河道全長38.3千米。流域面積231.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為7.29立方米/秒。茶坪河系安昌河西源,發源於千佛山南華嶺西側。河道全長45.1千米,流域面積299.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安昌河自安昌鎮西南蘇包河與茶坪河匯流處的兩河口起,經縣內的黃土、花荄、界牌直至綿陽市區南山腳下匯入涪江。河道全長76.24千米,總流域面積689.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20.09立方米/秒。
雎水河(干河子),發源於高川鄉大光包和橫樑子兩大山脈,經高川、雎水、迎新、河清直至永河鎮東南的兩河口與水河相匯后流至羅江縣城西北與秀水河交匯入凱江,雎水河系凱江正源。河道全長67.5千米,流域面積290.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46立方米/秒。
秀水河,發源於雎水鎮皇帽山和沸水鎮白岩,經秀水、塔水、寶林等鎮流入羅江縣城西北與雎水河交匯入凱江。河道全長46.5千米,縣境內流域面積274.3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7.39立方米/秒。
白溪河,發源於綿竹縣拱星場外的白溪口,經雎水、迎新、河清流入永河鎮,過永河場鎮后始稱
水河,流經永河鎮東南兩河口處與雎水河相匯。河道長24.3千米,流域面積65.56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除夏季外因無來水而常年乾涸。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截至2011年,安州區境內有動物資源1000多種。魚類有60餘種,主要分佈在溪溝、河流、水庫。鳥類縣境內鳥類有100餘種。境內有兩棲爬行動物4目、15科、35屬、53種。境內的野生哺乳動物有80餘種。

植被資源

安州區植物資源品種達1700餘種。2002年底,全區綠化率為99.6%,有森林面積6462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3.6%。地面植被以農作物為主。住宅旁植慈竹及桃、李、柑、橙等果樹;路、渠、溝、堰、田埂主要栽植桑樹、喜樹(千丈、水冬瓜)、榿木、桉樹、楓楊、刺楸、酸棗等喬木,呈網點狀分佈。
山地針葉闊葉混交林西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700米之間,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多種林木生長。主要有杉樹、櫟樹、樟樹、楠樹等喬木及經濟林漆樹、棕樹、棗皮和斑竹、白甲竹、茶樹等。海拔1700~2300米的地帶主要分佈櫟類、樺樹、冷杉、鵝掌楸、刺楸、木玄榔等喬木,下層混生多種杜鵑。海拔23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以杜鵑、箭竹為主;草本植物以蕨類、吉祥草、樓梯草、冷水花、水鳳仙、萬年青為主;藤本植物有大小木通、木節藤、八月瓜藤、青藤、鐵線連、獼猴桃等。林間濕度大,樹榦上多地衣、苔蘚。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安州區探明的礦產有29種,礦產地100餘處。主要分佈在高川、茶坪、雎水、曉壩、桑棗、沸水、永安、安昌、黃土、秀水等鄉鎮。
燃料礦
煙煤的地質總儲量為2500萬噸,共探明儲量為936萬噸。無煙煤地質儲量700萬噸以上。油頁岩尚未開採。石油、天然氣據地質礦產部物探大隊探明,地下5000米處有油、氣地質構造。
化工原料礦
磷礦地質儲量3268萬噸。礦體含磷量平均為31%,屬中高品位磷礦。硫鐵礦總儲量約480萬噸。五郎廟和五一兩個硫鐵礦含三氧化二硫分別為16%~21%和38%。重晶石儲量為19.2萬噸。礦石平均含硫酸鋇90%左右。蛇紋石屬含棉蛇紋岩,厚度一般為1.4米,規模較大,氧化鎂含量為53.7%,氧化鈣含量為6.59%。泥炭是生產腐植酸肥料的原料。
建築材料礦
石灰石分佈在雎水、沸水、桑棗等鎮,儲量大,僅桑棗鎮登高山一帶儲量就達1億噸以上。以桑棗鎮登高山的石灰石質量為佳,氧化鈣含量51%~56%,是燒制石灰和製造水泥的原料。石棉分佈在高川鄉魚洞口一帶。石膏分佈在桑棗鎮馬鞍山和高川鄉小天池等地,石膏的質量較優,但儲量不大。石墨分佈在高川鄉五郎廟一帶。高嶺土分佈在沸水鎮天台山和曉壩鎮三岔溝等地。紅花磨石分佈在桑棗、黃土等鎮。以黃土鎮順義、東魚、喇叭、馬村、常樂等村的岩石質量較好。高川鄉產純黑大理石,茶坪鄉產淺花大理石,均是較好的建築裝飾材料。河沙分佈在安昌河、干河子的河漫灘。是製造水泥預製件和砂灰磚的材料。黃粘土在縣境丘陵台地均有分佈,儲量大,是燒制土陶及磚瓦的材料。
有色金屬礦
鋁土礦儲量約477萬噸。高川鄉大竹坪鋁土礦石含三氧化二鋁42%~66%,鋁硅比值4~8,二氧化硅8%~16%,三氧化二鐵3.52%~3.6%,鈦大於1%。礦區儲量為182萬噸,屬於高品位、小規模礦床。
砂金礦永安鎮礦區長2500米,寬1500米,金質為瓜子狀,每噸原砂含金1.5克。安昌鎮每噸原砂含金約0.75克。河床金礦分佈在茶坪河、蘇包河、安昌河、秀水河的河漫灘。鋁鋅礦,儲量1.6萬噸,規模小。
黑色金屬和特種非金屬礦,境內黑色金屬礦有赤鐵礦、褐鐵礦、菱鐵礦和錳土礦,儲量較大,但目前尚無工業開採價值。特種非金屬礦即石英水晶礦,分佈在高川鄉長河壩一帶。

水資源

截至2011年,安州區境內有水資源儲量1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16億立方米,已開發2.836億立方米;地下水3.2億立方米,可開採量1.5億立方米,已開採0.29億立方米。全縣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為2441立方米。1999~2000年西南石油局所屬公司在桑棗鎮羅浮山下開發出1#、2#兩口日產水量2000噸以上的溫泉井,出口水溫42~45.5℃。井深1200~2000米,產水層井控面積數十平方千米。
地表水系縣境內地表水系均發源於龍門山地。年平均地表徑流量13.47億立方米;地下徑流量3.19億立方米。縣境內各條河流的徑流季節變化具有明顯的夏洪、秋汛特點,4~6月水量逐漸增長,5月開始入汛期,7、8月達到高峰;10月水位開始下降,汛期隨之結束;12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
地下水縣境內地下水可分為第四系鬆散堆積砂礫卵石層孔隙潛水和紅層區裂隙水及山區岩溶水三種。
第四系鬆散堆積砂礫卵石層孔隙潛水,主要分佈在安昌河、雎水河兩岸的河漫灘及河清、秀水(原漢昌鄉)部分古河床及沿岸寬闊的一、二級階地上。人工泉堰出水量為10~100升/秒,總量為2000~3000升/秒。其補給來源由大氣降水、河流、渠道和田間的滲入。地下水受大氣降水的影響呈動態變化,降水量最大的6~9月,地下水位升高,年變化幅度為1.3~5.9米。
紅層區裂隙水,可分為低山區基岩裂隙水和風化帶裂隙水兩種。紅層低山區基岩裂隙水主要分佈在龍門山前山地帶的桑棗、安昌、雎水、曉壩、永安、黃土等鎮。在地勢低洼的排泄地帶可打出水量為10~1000餘噸/日的承壓水井。紅層風化帶裂隙水集中分佈在縣境南部丘陵地帶的清泉、塔水、興仁、花荄等鄉鎮的部分村。其潛水量不大,多數單井涌水量都不到10噸/日。
山區岩溶水,主要分佈在縣境西北的高川、茶坪等鄉鎮的石灰岩和白雲岩之中。泉水流量一般達100~1000升/秒。岩溶地下水的補給來源是大氣降水的滲入。其動態變化直接受大氣降水影響,3月份地下水位低,4月份水位開始上升,8~9月水位最高,以後水位逐漸下降,變化幅度在10米左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康熙時期,安縣設6鄉:上清鄉、轅門鄉、興賢鄉、神泉鄉、安仁鄉、通濟鄉。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6鄉為東、西、南、北4鄉。宣統二年(1910年),全縣設7鄉:武安鄉、浮泉鄉、西昌鄉、神泉鄉、秀水鄉、河清鄉、上關鄉。
民國元年~民國二十四年(1912~1935年),安縣共設18個場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2月,全縣設3個區,18個聯保,364保,3652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聯保為鄉鎮。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24日,增設興仁鄉,劃出毛家、方水、曲山3鄉,划入漢昌、興隆、曉壩3鄉。全縣設3個行政區,19個鄉鎮,366保。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縣轄3個行政區,2鎮17鄉,355保,3686甲。第一區,區署設安昌鎮,轄安昌鎮、花荄鎮、黃土鄉、永安鄉、擂鼓鄉、界牌鄉、桑棗鄉。第二區,區署設秀水鄉,轄秀水鄉、漢昌鄉、沸水鄉、雎水鄉、曉壩鄉、茶坪鄉。第三區,區署設河清鄉,轄河清鄉、永興鄉、興隆鄉、塔水鄉、興仁鄉、樂興鄉。
1950年5月24日,將原3個行政區劃為5個行政區,轄19個鄉鎮。1952年7月,擂鼓、茶坪二鄉划入北川縣。1953年,安縣行政區劃進行適當調整,全縣設1個縣屬鎮,5個區,4個區屬鎮,1個鄉屬鎮;26個鄉,303個村。1958年6月16日,茶坪鄉復歸安縣;9月,區和鄉鎮全部撤銷,成立政社合一的8個人民公社,即:城關、茶坪、紅旗、塔水、樂興、秀水、太平、河清人民公社。1959年3月1日,因羅江縣建置撤消,縣所轄河清鄉(現清泉鎮)和寶林劃歸安縣管轄。同年,對大公社調整划小,全縣為18個人民公社。1962年,全縣有人民公社27個。1964年5月18日,恢復4個區建制。1983年12月8日,撤銷4個建制區,縣直轄5個鎮、27個人民公社。12月底,實行政社分開,27個人民公社全部恢復鄉的建制,成立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6年,安縣轄7鎮13鄉,即:安昌鎮、桑棗鎮、花荄鎮、黃土鎮、塔水鎮(4月11日興塔鎮更名為塔水鎮)、秀水鎮、河清鎮、曉壩鄉、永安鄉、茶坪鄉、界牌鄉、興仁鄉、樂興鄉、清泉鄉、寶林鄉、永河鄉、沸水鄉、高川鄉、迎新鄉、雎水鄉。有村民委員會273個,村民小組2715個,街道居委會33個。1987年1月23日,經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迎新鄉,將其所轄區域全部劃歸河清鎮管轄。1989年4月27日,恢復迎新鄉建制,轄區未變。1992年9月1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永安鄉、雎水鄉,設立永安鎮、雎水鎮。1995年12月4日,經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將沸水鄉的齊心村第六村民小組併入沸水鄉的三合村,將沸水鄉齊心村的其餘村民小組和兩河村劃歸曉壩鄉管轄。1997年4月17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永河鄉,設立永河鎮。1998年6月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界牌鄉,設立界牌鎮。
1998年4月8日,經綿陽市機構編製委員會批准,成立安縣花荄(長虹)配套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並與花荄鎮合署辦公。
2000年6月27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寶林鄉、清泉鄉、沸水鄉,設立寶林鎮、清泉鎮、沸水鎮。2001年11月1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樂興鄉、曉壩鄉,設立樂興鎮、曉壩鎮。
2002年3月20日,經綿陽市機構編製委員會批准建立的安縣千佛山、羅浮山旅遊產業開發區掛牌成立,辦公地點設桑棗鎮。開發區域主要包括千佛山、羅浮山兩個旅遊風景區及千佛山、羅浮山一線的桑棗鎮、曉壩鎮、茶坪鄉。
2002年4月25日,經安縣人民政府批准,將界牌鎮永豐村七、八、九組新設立白鶴林村,劃歸花荄鎮管轄。
2002年12月,安縣轄16鎮、4鄉,即:安昌鎮、花荄鎮、桑棗鎮、秀水鎮、塔水鎮、河清鎮、黃土鎮、雎水鎮、永安鎮、永河鎮、界牌鎮、沸水鎮、寶林鎮、清泉鎮、樂興鎮、曉壩鎮、迎新鄉、興仁鄉、茶坪鄉、高川鄉。全縣轄274個行政村,2706個村民小組,50個街道。
2010年12月,全縣下轄15鎮3鄉234個行政村。
2019年12月,撤銷興仁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花荄鎮管轄;撤銷清泉鎮和寶林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塔水鎮管轄;撤銷樂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黃土鎮管轄;撤銷沸水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雎水鎮管轄;撤銷曉壩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桑棗鎮管轄;撤銷永河鎮和迎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清鎮管轄。

區劃現況

安州區行政區劃示意圖
安州區行政區劃示意圖
2016年3月,安州區轄15鎮,3鄉,分別為:花荄鎮、桑棗鎮、黃土鎮、塔水鎮、秀水鎮、河清鎮、界牌鎮、永河鎮、雎水鎮、清泉鎮、寶林鎮、沸水鎮、曉壩鎮、樂興鎮、千佛鎮、興仁鄉、高川鄉、迎新鄉。234個村、23個社區。政府駐花荄鎮銀河大道8號。
2020年安州區轄9鎮1鄉,分別為:花荄鎮、桑棗鎮、黃土鎮、塔水鎮、秀水鎮、河清鎮、界牌鎮、雎水鎮、千佛鎮、高川鄉,230個村,27個社區。政府駐花荄鎮銀河大道8號。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安州區總戶數為190221戶,戶籍總人口為44.7744萬,其中農業人口371007人,非農業人口76737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27441人,女性人口220303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0.80%和49.20%。全縣人口出生率為9.31‰;人口死亡率為6.65‰;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6‰。全縣常住人口達到38.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3.17%。
2015年年末,全區總戶數為191827戶,戶籍總人口為447500人,其中農業人口366426人,非農業人口81074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27111人,女性人口220389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0.75%和49.25%。全縣人口出生率為9.83‰;人口死亡率為7.02‰;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81‰。全縣常住人口達到38.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4.98%。
2019年年末,全區總戶數為185646戶,戶籍總人口為44.1494萬人,其中鄉村人口313269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23436人,女性人口218058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0.61%和49.39%。全區人口出生率為7.94‰;人口死亡率為6.53‰;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1‰。全區常住人口達到39.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2.52%。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州區常住人口為37.29萬人。

民族

安州區有漢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黎族、羌族、滿族、瑤族、壯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鮮族等14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安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2.4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3年增長9.2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5.7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1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22億元,增長11.30%,工業化率達到43.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49億元,增長9.70%。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為25.1:52.0:22.9。人均gdp達26502.0元,比2013年增長9.00%。
2015年,安州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9.7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6.59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6.76億元,增長10.9%,工業化率達到43.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6.39億元,增長9.4%。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為24.2:51.7:24.1。全縣人均GDP達到28357.0元,比上年增長8.8%。
2015年,全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03億元,同比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22.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0.96億元,同比增長8.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9.87億元,同比增長5.9%。按性質看,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4.86億元,同比增長23.87%;更新改造投資完成32.63億元,同比增長0.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1.44億元,同比下降13.6%,完成商品房銷售17.7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2%。
2019年,安州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85.53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38944萬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3528萬元,增長9.3%,工業化率達到36.1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30884萬元,增長9.5%。三次產業結構為15.1:45.7:39.2。全區人均GDP達到47162元,比上年增長7.9%。
2019年,全區實現地方公共預算收入7.40億元,其中:稅收收入5.57億元。地方公共預算支出實現42.73億元。

第一產業

安州區鄉村
安州區鄉村
2015年,安州區實現農業總產值45.32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種植業產值23.15億元,增長3.20%;林業產值1.16億元,增長3.50%;牧業產值18.72億元,增長6.80%,漁業產值1.45億元,下降2.8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83億元,增長6.0%。
2015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96.10萬畝,與2014年持平。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0.05萬畝,同比下降0.10%,其中稻穀種植面積31.26萬畝,增長0.01%;小麥種植面積12.02萬畝,增長0.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6.05萬畝,增長1.21%。
2015年,全區糧食總產量25.22萬噸,增長2.0%,其中稻穀產量16.97萬噸,增長0.10%;小麥產量3.58萬噸,增長8.0%。全年肉類總產量2.9萬噸。生豬出欄39.6萬頭,生豬存欄24.50萬頭,家禽出欄874萬隻,水產品產量20970噸。
2019年,安州區實現農業總產值47.29億元,同比增長2.78%。其中,種植業產值23.09億元,增長5.3%;林業產值2.16億元,增長5%;牧業產值15.57億元,減少3.3%,漁業產值4.56億元,增長4.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89億元,增長10.3%。
2019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94.68萬畝,同比增長2.04%。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2萬畝,減少0.44%,其中稻穀種植面積34.3萬畝,增長0.26%;小麥種植面積12.5萬畝,減少2.73%。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7.48萬畝,同比增長6.07%。
2019年,全區糧食總產量26萬噸,增長0.37%,其中稻穀產量18.3萬噸,減少0.01%;小麥產量3.9萬噸,增長1.5%。全年肉類總產量2.95萬噸。生豬出欄15.3萬頭,生豬存欄6.08萬頭,家禽出欄1137.89萬隻,水產品產量23223噸。
2020年1月2日,安州區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第二產業

安縣工業園
安縣工業園
2015年末,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2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4.85億元,同比增長11.6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91.40億元,同比增長12.81%,產銷率達到98.23%。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3%。
2015年,全區全部建築業增加值達到8.70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共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3戶,實現總產值10.21億元,同比增長16.1%。
2019年末,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3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5.43億元,同比增長19.3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88.82億元,同比增長18.49%,產銷率達到97.76%。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4%。
2019年,全部建築業增加值達到17.84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共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35戶,實現總產值47.33億元,同比增長48.1%。

第三產業

2014年,安州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07億元,同比增長12.1%。按銷售地區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28.9億元,同比增長13.4%;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30.17億元,同比增長10.9%。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4.93億元,同比增長25.2%;零售業零售額44.37億元,同比增長10.2%;住宿業零售額2.06億元,同比增長11.7%;餐飲業零售額7.71億元,同比增長15.7%。
2015年,全區共計國內省外項目50個,協議資金123.19億元,到位資金28.08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7031萬美元。郵電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28億元。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48490戶;行動電話用戶279110戶,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61246戶。共有星級飯店2個,星級飯店總房數為286間。全年共有旅遊者人數50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7%。旅遊總收入38.23億元,增長23.08%。
2015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6.8億元,比年初增長10.6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8.8億元,比年初增長14.75%。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1.2億元,比年初增長1.55%。
2015年,全區內具有支公司資格的6家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安縣支公司、中國人保財險安縣支公司、泰康人壽保險安縣支公司、中國人保壽險安縣支公司、太平洋保險安縣支公司、安盟財險安縣支公司)共計收入各種保費19195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49%。其中:中國人壽保險為7300萬元,人保財險為5883萬元%,中華聯合財險857萬元,平安財產保險安縣營銷部3236萬元,太平洋保險956萬元,太平人壽963萬元。理賠金額達9029萬元。
2019年,安州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23億元,同比增長11.4%。按銷售地區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38.32億元,同比增長11.3%;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46.91億元,同比增長11.4%。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42.06億元,同比增長10.7%;零售業零售額25.54億元,同比增長13%;住宿業零售額5.36億元,同比增長11.4%;餐飲業零售額12.27億元,同比增長10.1%。
2019年,全區共計國內省外到位資金77.97億元,同比增長0.3%;進出口總額達到6.74億元,同比下降8.5%。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1.10億元;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75394戶;行動電話用戶405901戶,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127590戶。全年共有旅遊者人數1206.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69%。旅遊總收入96.56億元,增長13.6%。
2019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5.1億元,增長12.5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2.5億元,增長14.11%。全區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33.7億元,增長16.26%。
2019年,全區登記註冊營業的保險機構共計16家,其中財險公司8家,壽險公司8家。2019年實現保費收入4.75億元,增長5.6%,其中財產險1.75億元,人身險3億元。

文化


風土民情

雎水春社踩橋
雎水春社踩橋
雎水春社踩橋
雎水鎮太平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9年),系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雎水春社踩橋,每年舉辦一次,時間約定俗成,定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均系自發參與,無人組織、宣傳。大家首先要在太平橋上往返行走三次,據說可保一年平安;還有“橋頭拜乾爹,小兒免病殃;憑欄丟葯錢,身健家宅昌;向河拋衣物,災去洪福降。”其時,獅燈、龍燈、雜技、曲藝、山歌、魔術、雜耍等;民間特色小食紅酥、月亮面、醬香雞、鮮米粉、涼粉,張包蛋等;手工藝品鞋墊、香囊、娃娃戴的帽子、紙花、面人、糖畫、根藝奇石等。

名優特產

安州區境內有花荄牛肉、蜀中安縣棗皮、安縣魔芋、安洲包鹽蛋、安縣白果等特產。

交通


安州區距四川省會成都市110千米,距綿陽科技城、市區、綿陽火車站、綿陽南郊機場僅10餘千米,緊靠成綿廣高速、成綿高速複線、綿遂高速三條高速公路,成綿高速複線途經境內並設有雙向出入口,在建的成蘭鐵路穿境而過並設客、貨站,成綿樂客運專線(西成高速鐵路成都至江油段)於2014年底通車。遼寧大道、成青路、遼安路構架起安州區境內新的交通體系,正在建設的快速物流通道將直接連接安州工業園區和成綿高速出入口。
2019年年末全區公路里程2139.57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里程85.0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8.62公里。

社會


教育事業

2015年末,全區擁有各類學校49所,其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普通中學17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小學30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現有教職工2586人。在校學生共有37003人,其中小學21063人,初中8812人,普通高中6163人,職業學校901人,特殊教育學校64人。2016年,境內新增高等院校1所(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城西校區)。
2019年末,全區擁有各類學校39所,其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普通中學18所,小學20所。全區現有教職工2612人。在校學生共有45670人,其中小學22475人,普通中學16165人,普通高中5303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727人。

文化事業

2015年,全區有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各1個,其中縣文化館為國家一級館,縣圖書館為國家一級館。圖書館現有藏書13萬餘冊,電子圖書18萬餘冊。有線電視實現了全覆蓋,村通率達到80.0%,農村廣播實現了縣、鄉、村三級聯控聯播,100%覆蓋全縣地區和人群。
2019年,全區有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各1個,其中區文化館為國家一級館,區圖書館為國家一級館。圖書館現有藏書18萬餘冊,電子圖書130萬餘冊。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9%以上,農村廣播實現了村村通、村村響。

醫療衛生

2015年末,全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20個,其中等級醫院3個,實有床位1913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698人,其中執業(含執業助理)醫師為809人,註冊護士為531人。
2019年末,全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17個,其中等級醫院3個,實有床位2050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086人,其中執業(含執業助理)醫師為937人,註冊護士為764人。

社會保障

2015年末,全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3702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40237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職工26112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649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8%,失業保險參保人數9648人;全縣新農合參保農民達372935人。
截至2019年末,全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5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31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5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7.4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3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2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22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4%,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02萬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78元,同比增長9.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52元,同比增長10.0%。

旅遊


千佛山
千佛山,位於安州區、北川和茂汶三縣交界處,面積約220平方千米,距安縣縣城僅30千米,橫亘於岷山山脈南段,海拔3033米。
千佛山
千佛山
羅浮山
羅浮山,又名浮山,是1.5億年前地殼變動從海底浮起的一座孤山。自古以來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疊翠”之美譽。電視劇《西遊記》曾在此拍攝,其神采、其仙氣,略見一斑。1998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明風景名勝區。
羅浮山
羅浮山
白水湖
白水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川西平原北部,距沙汀故居安縣睢水鎮2千米,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積3000餘畝,蓄水量1672萬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處20餘米,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8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風景名勝區。
白水湖
白水湖
尋龍山
尋龍山風景旅遊區位於四川綿陽市安縣老縣城南1.5千米處,總佔地面積3.14平方千米。景區屬第二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礫石岩群,集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蜀漢人文風情於一體。一路上,卧龍洞、龍隱鎮、沙汀墓、龍鱗坡石林、聚龍廣場、五彩池葯浴溫泉、卧龍居太空浴、卧龍居溫泉別墅等。
尋龍山風景旅遊區
尋龍山風景旅遊區
姊妹橋
姊妹橋位於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羅浮山溫泉風景區中段的曉壩鎮五福村,橫跨於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環抱。
姊妹橋又名雙木橋、高橋、五福橋。始建於元末明初,當時為石板橋。因曉茶河連年漲水,溺水之事時有發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鄉人自願捐資捐料請工匠改建成了這座木質廊橋。
安縣姊妹橋
安縣姊妹橋
文星閣
文星閣位於四川安縣花荄鎮文星村的文星閣坐北朝南,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原是為了興文、崇文而建的文星閣,光緒十六年(1890年)改建成13層的塔。
文星閣
文星閣

代表人物


人物簡介
沙汀(1904年-1992年),作家,原名楊朝熙。
李調元(1837—1913),字少東,安縣安昌鎮雙龍村人,清代的翰林院庶吉士。
李岷深(1734年—1802年),字羹堂,號雨村、別號鶴州,童山蠢翁,清代蜀中著名學者、詩人。
劉稚琳(1917--1942),原名劉景舫,又名劉稚林,女,安縣花荄鎮人,革命烈士。
陳開茂(1931—1953),安縣安昌鎮11村(今開茂村)人,抗美援朝特等功臣。
徐世丕男,漢族,1950年12月生於四川安縣,高級編輯,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1年4月1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創建縣”推評名單。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5月7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