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敏故居

方誌敏故居

方誌敏故居位於距江西省弋陽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漆工鎮。漆工鎮是方誌敏當年“兩條半槍鬧革命”的發源地。1985年在紀念方誌敏烈士殉難50周年之際,人民政府及社會各界集資修繕故居,方誌純為故居題寫了“方誌敏故居”匾額。並建圍牆以護。

主人經歷


方誌敏故居
方誌敏故居
漆工鎮是方誌敏當年“兩條半槍鬧革命”的發源地。橫豐年關暴動前,方誌敏已經組織了“農民自衛軍”,武器主要是方誌敏從鄱陽搞來的十支槍。穿過漆工鎮那條古樸的小街向北行幾百米,有個山村叫湖塘村。這裡是生育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的故鄉。每當南來北往的人們懷著對偉人的敬仰,前來拜謁先烈故居,尋訪昔日英雄的蹤跡之時,無不徜徉於這故居的院牆內外.尋思著歷史給人的啟示。而久久不忍離去。湖塘村是個生態環境異常優美的村莊。村口迎面可見的是…片蒼翠濃郁的樹林,樹木高大挺拔,千年古木隨處可見。林間,有一條小溪從遠處山谷流出。小溪上有座石拱橋,年代久遠但依然完好無損,橋上有一個磨盤大的石墩,少年時代的方誌敏就喜歡坐在這石墩上讀書思考。看書看累了,就閉上眼睛聽林子里的鳥兒唱歌,聽橋下的流水潺潺。
徠透過這片樹林可以看到村莊的房舍,還有繞著房舍四周的稻田隨著季節變換或綠或金黃。村邊,有三個小池塘,看上去像三面明亮的鏡子,湖塘村也因此得名。村后,有兩座不高而秀麗的山,山上綠樹成蔭,植被完好。被村裡視為來龍山,是方誌敏小時候和他的夥伴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那裡有高大的櫸樹、楓樹、苦楮樹,還有很多諸如野雞、野兔、山麂等動物。方誌敏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他曾寫道:“這樣的農村美景比起拍照的風景片來,我覺得並不遜色。”方誌敏的故居就坐落在湖塘村的中間。故居原是一幢與村民一樣的普通四榀木瓦房。1899年8月21日,方誌敏就誕生在這個世代務農的普通家庭。方誌敏的童年和少年均在這裡度過。1916年秋,方誌敏離開家鄉進了縣城。后又到南昌、九江等地求學,但每逢假日或後來從事革命活動,均回家居住於此。

發展歷程


舊居多次被反動勢力焚毀。解放后,人民政府於1951年撥款在原址按照原貌仿建方誌敏故居。1977年再次翻修。1999年8月為紀念方誌敏誕辰100周年,政府再次撥款修繕。方誌敏故居的庭院里植種了松、柏、竹、梅,既美化了庭院的環境,也表現了烈士抒發自己的胸懷而親自撰寫的一副對聯:“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潔梅蘭。”室內陳列著方誌敏家人生前用過的各類生活、生產物品和方誌敏青少年時期的照片及方誌敏母親金香蓮、胞弟方誌慧的照片等物。

事件


紅色旅遊豈容“黑手”玷污
江西省樂平市旅遊局原局長潘金華,憑藉其負責的方誌敏烈士故居、紅十軍建軍舊址等紅色旅遊項目,主動索賄8.6萬元。天網恢恢,2015年10月,潘金華因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