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街道

青蓮街道

青蓮街道位於高坪城區規劃區東側國道318沿線,場鎮距高坪城區中心7公里,轄區面積16.7平方公里。東接老君鎮、南靠浸水鄉,西鄰青溪街道辦事處,北靠青松鄉,系淺丘陵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海拔高度415.6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耕地面積5574.5畝。森林面積9000畝,以松、柏為主,覆蓋率41%。國道318線穿境而過,成(都)南(充)廣(安)、繞城三條高速公路交匯於此,19路旅遊公交車直通境內凌雲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前大門白山景區,鄉村公路縱橫交錯,相互貫通,成為南充市交通的東大門。1993年,屬高坪鎮管轄。1994年8月,恢復青蓮鄉,轄9個行政村、5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727人。2000年6月18日撤銷青蓮鄉建青蓮鎮。2007年,轄9個行政村、59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社區,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1417人。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大豆。

2019年10月2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高坪區嘉陵區部分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複(南府函〔2019〕73號):撤銷青松街道,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蓮街道管轄,青蓮街道辦事處駐清政街2號。

歷年發展


1994年,糧食總產3729噸。建有7條街道,1000平方米農貿市場。1995年,大面積養魚2100畝,建成西瓜基地200畝。七星橋村通過區委、區政府小康村驗收。1996年,建成青蓮小學3800平方米綜合樓。2000年,大棚蔬菜增至300畝,建成4個村山羊基地和145畝經果林觀光農業帶;水面養魚3200畝,稻果漁基地600畝。2001年,投入50萬元征地拆遷擴建八角大田至白山湖(水庫)公路路基1678米;新修白山湖(水庫)至白山大坪坡公路,路面寬4米,長1442米。2003年起,先後投入30萬元對白山景區沿線農家樂房屋外觀進行改造,農家樂品位及接待能力提高。2005—2006年,白山溝村被列為市區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整治渠道1300米,新修渠道600米,硬化進村公路3公里,建通戶石板路8.6公里,對163戶農戶實施“三建四化五改”工程。全鎮通車里程達到35.6公里,整治自流灌溉渠、山平塘、新修石河堰,新打人蓄飲水機井580口,建成3個村集中供水站,旱山村人畜飲水難基本解決。2006年,投資200萬元,硬化八角大田至白山大坪坡寬3.5米,長3120米路面。拆遷房屋,新建白山大門和停車場,確保2007年9月29日凌雲山正式開園接待遊客。至2007年,引進業主發展花木基地2000畝,名貴花木品種20個;建稻果魚基地600畝,發展休稻養魚500畝,高規格養魚100畝,特色養殖100畝;鞏固發展蔬菜基地850畝,建成2村經果林走廊145畝,新栽楊樹800畝。當年,地區生產總值和農業生產總值分別為7820萬元、3130萬元,分別比1993年增長173.7%和149.4%。財政收入161.26萬元,比1993年增長126.3%。農民人均純收入3840元,比1993年翻一番。場鎮居民安裝天然氣,建有電信、聯通、移動塔站各一座,手機信號全鎮覆蓋,閉路電視全鎮通,農網全鎮改造,其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