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亭

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設置的一個環節

朗讀亭是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設置的一個環節,旨在讓朗讀走進每個人的生活。朗讀亭里有一套專業的錄音設備和一個攝像頭,每位“朗讀者”進門后對著麥克風就可以開始朗讀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時3分鐘。

2020年9月20日,“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正式開啟預約通道。10月16日至18日,《朗讀者第三季》 “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

“朗讀亭”伴隨著央視中央電視台開年力作,大型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的籌劃應運而生。帶著《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朗讀亭”將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2017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朗讀亭”搭建起品牌、媒體、受眾與黨中央、國務院所大力提倡的全民閱讀活動的完美紐帶。

“朗讀亭”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裡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朗讀者》節目希望和觀眾有更多互動,朗讀亭邊的電子屏上不停滾動著幾行字:朗讀者啊,請告訴我們,您要把這段深情朗誦獻給誰。

節目背景


《朗讀者》製作人兼總導演董卿也表示:“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置。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說話一樣,我想你了、我很喜歡你或者我忘不了這個人,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我真的是希望通過朗讀者能夠讓普通的人找到一種途徑。因為第一期大家看到的朗讀亭是有限的,是因為當時錄製的時候朗讀亭也是匆匆製作完成,只在北京和廣州兩個城市開始運營,那未來會有更多的成熟,一定會更全面的去展現普通人的風采。”

節目發展


朗讀亭3米高、佔地約2.5平方米的亭子,外觀古樸別緻,比普通電話亭略大一些,上面寫著大大的“朗讀亭”字樣,24小時開放。內部有兩個GO PRO攝像機以及一套完整的錄音設備。朗讀者只管對著圓形的麥克風念自己準備的內容,亭子外面的製作人員可以遙控“霧化”設備,將亭子玻璃調整成毛玻璃狀態,保障朗讀者在亭內不受干擾地釋放情緒、忘我朗讀。
普通人在朗讀亭的朗讀內容,也有可能會出現《朗讀者》節目的正片中,呼籲大家多去朗讀,去感受文字的力量。
朗讀亭第一站設立北京國家圖書館門口,之後陸續在北京前門大街、五道口等人流密集處擺放。第二站設立在廣州中山圖書館。情人節當天,廣州的朗讀亭外排起了長隊,為自己的愛人讀一首詩成為了“浪漫新方式”。此後,還陸續將在杭州、昆明、西安、上海、青島等全國多個城市設立“朗讀亭”。
2017年2月,朗讀亭抵達的第一個城市——杭州,將杭州人民的朗讀熱情全數激發,引得媒體爭相報道。
2017年3月5日,上海圖書館知識廣場朗讀亭前排起長隊。當日,上海圖書館知識廣場東側的朗讀亭前排起了長隊,高峰排隊時長超過9個小時。
2017年3月14日報道,朗讀亭已分別入駐過曲江書城、大唐芙蓉園陝西省圖書館,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前駐紮5天,然後再“漂流”至西安交通大學等地。
2020年9月20日,“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正式開啟預約通道。10月16日至18日,《朗讀者第三季》 “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

播出信息


“朗讀亭”伴隨著央視中央電視台開年力作,大型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的籌劃應運而生。帶著《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朗讀亭”將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2017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朗讀亭”搭建起品牌、媒體、受眾與黨中央、國務院所大力提倡的全民閱讀活動的紐帶。
《朗讀者》節目希望和觀眾有更多互動,朗讀亭邊的電子屏上不停滾動著幾行字:朗讀者啊,請告訴我們,您要把這段深情朗誦獻給誰。
2021年4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之《朗讀亭》在深圳的節目錄製,該節目於4月16日已在央視《朗讀者》視頻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