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老人與狗的結果 展開
- 1993年謝晉執導電影
- 2019年車保羅主演劇情短片
老人與狗
1993年謝晉執導電影
《老人與狗》是謝晉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謝添、斯琴高娃主演,於1993年上映。
該片根據張賢亮的小說《邢老漢和狗的故事》改編,講述了在“文革”時期,孤獨老人邢老漢與邂逅的逃荒女成婚後剛剛品嘗到幸福生活的滋味卻被迫分離,最終老漢連相依為命的狗也被奪走的故事。
封面
夏糧豐收,面對隊上分的糧和錢,女人非常高興。接到家裡的來信,女人頓時一臉愁雲。隔天,邢老漢要趕車進城拉三天砂子,女人似乎預感到了什麼。次日,老漢趕車上路,女人為他準備了三天吃不完的乾糧。狗解人意,緊跟主人,被邢老漢吆喝回來。待邢老漢回來,女人已不見蹤影,只是屋裡比往日更整潔了。
秋去冬來,女人始終未回,邢老漢的精神支柱倒了,只有黃狗的溫順能喚起他對女人的回憶。厄運不斷,縣裡宣布:在三天內消滅所有的狗。邢老漢為不連累別人,將餵飽的狗送到工作組。冬季來臨,滿世界一片銀白,在最寒冷的一天,人們發現邢老漢的屋頂上斷絕了炊煙。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謝添 | 邢老漢 | |
斯琴高娃 | 逃荒女 | |
高保成 | 魏老漢 | |
馮恩鶴 | 魏隊長 | |
孟瑾 | 馬三婆 | |
劉洋 | 天貴妻 | |
韋歧琴 | 喬二 | |
盧春梅 | 小虎媽 | |
王志洪 | 聶隊長 | |
高妍 | 小雪 |
製作人 | 李亞芹、畢立奎(製片主任)、祝士彬(製片主任) |
監製 | 楊博、成志谷 |
原著 | 張賢亮 |
導演 | 謝晉 |
副導演(助理) | 周見新 |
編劇 | 李准 |
攝影 | 盧俊福、葛根榮 |
配樂 | 金復載 |
剪輯 | 韋純葆、韋曉芬 |
道具 | 謝軍 |
美術設計 | 費蘭馨 |
造型設計 | 顏碧君、高娣(化妝) |
服裝設計 | 賀娟娣 |
燈光 | 李明德 |
錄音 | 關樹新 |
布景師 | 高阿馬 |
訓犬師 | 程鵬、馬宏偉 |
擬音 | 過敏 |
指揮 | 王永吉 |
演奏 | 上海音樂學院-恆通交響樂隊 |
角色介紹
邢老漢
演員謝添
生產隊的車把式,憨厚、老實、善良,與世無爭,和狗相依為命一輩子,僅有一個為生活而所需要的最低要求,即能吃飽飯,想有個妻子,儘管如此,他仍被捲入到政治鬥爭中去,精神上痛苦而孤獨。
匡玉清(逃荒女)
演員斯琴高娃
從後山逃荒而來的討飯女子,家裡有兩個孩子。飢餓難當的她在邢老漢家找到了可以吃飽的暫安之處,卻寧願被叫作”狗子它媽“也始終不肯說出自己的家鄉、姓名,只在邢老漢和眾人好心關懷時,才信任地說出自己的成分是“富農”。
魏老漢
演員高保成
生產隊的飼養員,熱情善良、風趣幽默,是邢老漢的老鄉親,關心邢老漢的生活,見他收留了逃荒女,便勸說女子留在此地,撮合二人成家。
魏天貴
演員馮恩鶴
生產隊的隊長,有同情心,關心群眾,奉行“瞞上不瞞下”。然而,即使對上級的決定有懷疑,他還是真誠地執行著,勸說邢老漢把相依為命的狗交出來讓隊里處置。
作家張賢亮自從與謝晉合作《牧馬人》之後,一直想與其再度合作,他將自己後來寫的小說全交給謝晉看,謝晉在這些小說中挑中了《刑老漢和狗的故事》。小說之所以打動謝晉,是因為它表現出了一種純真的人的感情。
劇照
謝晉認為作品從日常瑣碎的生活現象中發現了一個重要而深刻的“社會性層面”並提到一個哲理的高度,主人公的“家庭悲劇”不是單純的個人悲劇,而是打上時代烙印的社會悲劇。所以,在導演闡述中,他把劇組的最高任務定為“為人類更美好地活著,吶喊、奮鬥”,要求全體人員在拍攝影片中人物的悲劇性命運時,不能站在冷眼旁觀的位置,而是要將人道主義精神滲透到創作中,從而使觀眾思考,使觀眾能深切關注邢老漢的命運。
1993年3月,該片拍攝正式開始。4月18日,在寧夏舉行了開機儀式。到6月底,劇組已拍完所有外景鏡頭。
● 在寧夏拍外景時,謝添患感冒又轉成肺炎,高燒39攝氏度,卻仍要堅持拍戲。儘管導演謝晉堅持送他進醫院治療,但他等病情剛一緩和又吵著出院,並且自己簽了保證書,證明如有意外與醫院無關。
● 在拍攝逃荒女子向邢老漢磕頭求告一場戲時,斯琴高娃不停地把頭磕向炕沿,把額頭都磕腫了。此外,她一身討飯婆的打扮“蒙”住了外景地的老百姓,竟在集市上要到了一些財物。
● 該片的原著作者張賢亮也在片中客串了一個幹部模樣的龍套角色。
● 為了拍攝老漢用好飯食為自己的狗餞行而通人性的狗卻不肯吃的戲,訓狗員事先把狗餵飽,以便在拍戲時它對美食毫不動心,但可能喂得太飽,狗在開拍后竟吐了,不得不重拍了好幾次。
時間 | 獎項全稱 | 獲獎方 | 獲獎獎項 | 結果 |
---|---|---|---|---|
1994年 | 第四屆上海影評人獎 | 《老人與狗》 | 永樂杯十佳影片 | 提名 |
該片是一部極其簡單、樸實、形式上單純,甚至有些令人感到單調的故事片,但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卻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它的編導是樸素無華的,在該片中,不賣弄任何電影技巧就是謝晉“最大的蒙太奇”。影片的創作者們用畫龍點睛的手法,極其巧妙地勾勒出“文革”後期那段天災人禍相伴而來的時代特點,該片既是對“文革”期間倒行逆施的無情鞭撻,又是一首謳歌人類至情、謳歌人類美好心靈之曲。(《今日中國》雜誌編輯、高級記者鄒霆評)
該片是謝晉又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保持了他直面人生、濃墨重彩刻畫人物性格,細膩描繪和煽動人物感情的創作藝術風格,而情節更加淡化凝練,思想內涵更加深邃有力。(上海電影藝術研究所所長姚國華評)
劇照
該片沒有藉助人物的悲歡離合去刻意追求情節的戲劇性,而是採用淡化情節的散文結合平實敘述,鏡頭與鏡頭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也很少大的跳躍,卻又不繁瑣,影片的序幕、結尾,簡練有力,既有塞外的荒漠感味,又符合多層次多視角的電影化村注,羅好地把環境特色和人物內心揉合在一起,真實、自然,意蘊獨具。(《電影新作》原副主編邊善基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