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渥傳
洪渥傳
洪渥傳 曾鞏
洪渥,撫州臨川人。為人和平。與人游,初不甚歡,久而有味。家貧。以進士從鄉舉,有能賦名。初進於有司,連輒出;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馳騁,又久不進,卒監黃州麻城之茶場以死。死不能歸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聞渥死,無賢愚皆恨失之。
予少與渥相識,而不深知其為人。渥死,乃聞有兄年七十餘,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與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其餘以歸,買田百畝,居其兄,復去而之官,則心安焉。渥既死,兄無子,數使人至麻城,撫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蓋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無可奈何,則念輒悲之。其經營之由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無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與人真有恩者也。
予觀古今豪傑士傳,論人行義,不列於史者,往往務摭奇以動俗;亦或事高而不可為繼;或伸一人之善而誣天下以不及。雖歸之輔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過矣。如渥所存,蓋人人所易到,故載之雲。
(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實錄檢討官,官至中書舍人。曾鞏出自歐陽修門下,完全接受了歐陽修先道而後文的古文創作主張,而且比歐陽修更著重於道。因此,曾鞏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較少的一家。但曾文長於議論,他的政論文,語言質樸,立論精闢,說理曲折盡意。如《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紆徐委備,近似歐陽修文。記敘文亦常多議論,如《宜黃縣縣學記》、《墨池記》都於記敘中縱談古今。曾鞏亦能詩,今存詩400餘首,以七絕成就較高,但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視。著作今傳《元豐類稿》50卷,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
洪渥傳譯文
洪渥是撫州臨川人。為人溫良和順,和別人交友,開始時不很讓人喜歡,交往久了就感到很有味。家裡貧窮,憑著進士的身份參加科舉考試,有擅長作賦的才名。剛開始被推薦給有關部門,總是接連被罷黜,很久才得到一官半職。做官后又不奔走鑽營,又很久不升職,最後死於黃州麻城茶場監任上。死後不能歸葬,也不能使他的妻子兒女返回家鄉。鄉里人聽說洪渥死了,無論是賢能的還是愚笨的人都遺憾失去他。
我年輕時和洪渥相識,但不很了解他的為人。洪渥死後,才聽說他有一個哥哥年紀已七十多了,洪渥得到官職時他哥哥已很老了,不能和他一起去做官的地方。洪渥到任后,根據自家人口使用俸祿,把多餘的錢拿回故鄉,買了百畝田,給他哥哥,又離開家鄉去做官,然後才感到安心了。洪渥死後,他哥哥又沒有兒子,就多次派人到麻城,安撫他的妻兒,想要讓他們返回家鄉然後把田給他們居住。他的妻兒因為很柔弱,沒有能力自己回家。他的哥哥也已很老了,沒有辦法,一想起洪渥就感到悲傷。但他經營田產仍然不停止,忘記自己已老了。洪渥兄弟能做到這樣,應該沒有羞愧了。洪渥平時看起來好像是不能做事情的人,等到別人有急難需要他去奔走解救時,他早早晚晚不敢稍有懈怠。他對於別人是真有恩惠啊。
我看古今傑出人物的傳記,往往根據人的品行道義來寫的,像那些不被寫進歷史的人,往往一定要挑選那些奇特而驚人的事來讓他感動世俗;有的是選擇那些高尚得無人能繼的事迹來寫;有的是為了表彰一個人的善行來批判天下人趕不上他。雖然他們這樣寫是出於用輔教來驚醒世人,然而求證於中庸這也未免是過分了。像洪渥這樣的關心人,應該說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我就記下了他的事迹。
洪渥的性格:
1、性格比較平和。
2、洪渥當領導時,工資都計劃著家裡人數花,攢錢回家,買了百畝田地,讓他哥哥當地主不用勞動,養著,這才回去當領導,才算心安。(注重兄弟之情)
3、洪渥平常你不找他辦事就算了,(一旦找他辦事),他一定給你拚命辦好。(助人為樂)
4、總是被降職,(後來)慢慢熬資歷才當上領導。在官場上自己不鑽營,又總是升不了官,終於在湖北黃州麻城縣茶場領導的任上去世。(勤勞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