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應龍的結果 展開
應龍
古代中國神話神獸
應龍全稱應時之龍、應德之龍,其名為吉,亦名庚辰,即黃龍、飛龍,是古代神話中一種有翼的創世龍神,也是中國傳統中的真龍、祖龍,四大神龍之一。《荊州占》說她是天神太一之妃,《雲笈七籤》稱其為“天之後妃”、“女王星”,《淮南子》、《大藏經》說她生下了鳳凰、麒麟,是龍族的始祖。
應龍徠分有兩種,一為毛犢與羽嘉所生,生鳳凰、麒麟,天地間獨一無二,於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為雲雨雷霆、溝瀆河川之神,亦是天龍之神,後為天神太一之妃,號曰順天佑畿輔時應龍神。二則是龍修鍊一千五百年所化,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是中國龍進化的最終階段。
應龍的形象一般與同時期流行的中國龍形象無二,只是多了一雙羽翼。但據古籍應龍庚辰為黃色龍鱗,五彩羽翼,五爪。《廣博物志》載:“角浪凹峭……龍之雄也;角靡浪平……龍之雌也”,宋朝前的應龍也以靡、平龍角的雌龍形象出現。而其以人類身形顯現時,則是以納徵后的新娘姿態出現,有詩讚云:“應龍游景雲,馭六氣,乘萬變,朱衣戴纓”。同時人形的應龍還會手持金斧黃鉞,《文苑英華》載:“應龍秉鉞,元女侍坐”,有時也會乘坐其他神龍用以代步。
應龍
應龍是中央七宿軒轅星之神,更是天之後妃、太一之妃,號稱女王星,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並列為五星天官。司掌風雷、雷雨,天下水仙、水神、河伯之屬,司四季、司中嶽、司中土、司黃河、江、漢、淮、濟之水、司黃帝之子孫、司倮蟲三百六十。
應龍生鳳凰、建馬、麒麟,而鳳凰生一切鳥,麒麟生一切獸,應龍即為世間鳥獸共祖。
《祁陽賈侯神道碑》記載:“乾坤破碎、溟涬茫昧……應龍騰舉托天開,垂雲矯翼廓清氛”,記載遠古時天地破滅,元氣湮滅后應龍重開天地,恢復人間元氣之事,而此狀態於《雲笈七籤》中被形容為“元氣溟涬……人為萬物,不知東西南北,人化為禽獸,禽獸化為人。真人乃在元氣之上,仙人乃在絕域無崖之際,道人隱居”。
無獨有偶,不僅有應龍開天記載,還有其創造大地的神話傳說。《全唐文》中記載長孫無忌曾上表說:“應龍辟壤,致宅土於遐年……天之祚聖,復在於茲”,稱應龍開闢了世人所居的大地。在“盤古神話的起源故鄉”桐柏一帶,有著《應龍生盤古》的傳說,說應龍生下了盤古。
應龍除了擁有創世之力、救世之功外,還擁有滅世之能,其威能遠超鐘山燭龍藉助火精而得的晝夜變換之力。《錢塘集》記載當應龍含怒飛天時,能夠直接令當空的烈日消失,同時使天地萬物抵達終結的狀態,稱為“天地昏蒙而萬物否”,否指“變壞、滅絕”。
《阮籍集》說當應龍伸展身姿,可以充塞整個宇宙,但當她收縮身形之時,卻可以進入無間之間。而其常態則是龍首枕於星宿、張宿,龍尾掛於柳宿、井宿,身體倚靠於太微垣三台。
應龍施雨之時,可以調動天之元氣於天地中孕育萬物,麒麟、鳳凰便由此誕生,《易傳》稱之為“品物流形”。應龍之翼也有其神異之處,內含乾剛之威,可以覆蓋蒼天。甚至畫應龍於圖,也有神效,可以鎮壓天地偏怪靈異,令天下太平一元之數。
當應龍化為中央七宿之後,能夠召喚高皇天土帝之宮進入下界人身,實現其人萬般心愿,消除一切病苦。
應龍贈伏羲河圖,帶女媧朝見天帝。炎黃時代,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但應龍卻一力戰勝虎、豹、熊、羆四獸,接連斬殺蚩尤、夸父,最終還送黃帝及其一乾重臣升天成仙。
大禹治水遇無支祁受挫,諸神皆不敵,唯有應龍獨力戰勝無支祁,桐柏君嚮應龍求情,才留下無支祁一命。期間應龍以尾畫地開長江,助禹治洪水救黎民;力開龍門,使水族、蛇、虺有進升化龍之機。
徠應龍不僅殺蚩尤、斬夸父、擒無支祁,生鳳凰、建馬、麒麟。開長江助禹治洪水救黎民,開龍門使水族有上升化龍之機。更能夠召喚土帝之宮,實現萬民心愿,消除一切病苦。《北帝伏魔神咒妙經》:“龍神應龍……能招中央土帝之宮及黃色珍寶官祿,入人身中,生業日盛,貴極王祚,萬願從心,消除五臟百病之厄”。
而當應龍飛天之時,一切雲氣、星宿盡皆跟從其後,同時有大雷霆響起,震撼天地四極,充斥九垓,四方汪洋海水如龍捲般升往天空,其中有四海圖籍為應龍獻上。《御定淵鑒類函》:“雷霆震撼乎四極,充斥乎九垓,沨沨乎海水起立,此應龍之天飛也”、《古儷府》:“應龍升舉,雲氣具從,星宿伏拱,受四海之籍圖”。
當應龍伸展身姿,八維也不足以容納,可以充塞整個宇宙,但當她收縮身形之時,卻可以進入無間之間。《潏水集》贊曰:“應龍出重淵,奮迅彌宇宙,收藏入無間”、《駢體文鈔》:“應龍不常儀,或朝濟夕卷,翕忽代興,或泥潛天飛,晨降宵升,舒體則八維不足以暢跡,節身則無間足以從容”。
應龍施雨之時可以調動元氣孕育萬物,《易傳》稱為“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潏水集》又贊道:“應龍……雨施品物形。脗合元氣冥。神變不可測,乃知至陽精”。《全唐文》:“應龍乘風雲,作雷雨,蟠蟄以全其力……力全則神化無窮”,因此道藏稱之為“天元應龍”。劉伯溫讚譽應龍曰:“應龍翔中天,渙汗濕箕畢”。
應龍之翼含有乾剛之威,可以覆蓋蒼天,《唐詔令》:“應龍翼粹含乾剛”,《全上古文》:“奮乾剛之威,平天覆之施”。甚至畫應龍於圖,也有神效,可以鎮壓天地偏怪靈異,《林堂集》:“應龍圖鎮天地之偏靈異……應龍圖歷協一元之永歡”。
應龍紋古玉
《洞庭湖區的龍文化》一書中認為老龍即應龍,也即祖龍。該書引用《莊子》:“老龍吉”即“應龍吉”,又引《氏族典》中“祖龍,老龍也”,認為應龍即老龍,即祖龍。《說文解字》龍部雲“䶬,老耆,脊上䶬䶬,從老,開聲”,段玉裁注,“老耆,老也,老則背隆”。作者楊青在此書中還認為,應龍即聯姻親族複合型圖騰的母體。
無獨有偶,在唐代星經中記載了真龍的辨別方法,說:“又有輔翼,則為真龍”,此輔翼即為應龍背後所生雙翼,認為山海經應龍、四象中的青龍之類生有羽翼的才是真龍。
因此應龍又有“龍中之貴”、“龍之老者”的稱號。應龍所化老龍吉成為炎帝神農之師,當應龍傳教炎帝之師,九天仙靈盡皆聽法。稱,“神農嘗草……悉諸九靈,學於老龍吉”。
除此之外,應龍也是禮記四靈中“麒麟”、“鳳凰”的祖先。
應龍天妃
上文已知,應龍即黃龍。是以應龍庚辰即為天神太一之正妃,《史記正義》云:”黃龍之神,主雷雨之神“,《上清靈寶大法》中也有:“黃龍之神,曰軒轅星,主迅雷烈風”,指軒轅星為黃龍之神,主宰風雨雷霆。
而《雲笈七籤》更有:“軒轅星,天之後妃”的記載,無獨有偶,在《古今事文類聚》中還說:“軒轅星,女王星也”,可以清楚見到,軒轅星即黃龍之神是天之妃的神話脈絡。
《荊州占》則記載:“勾陳,後宮也,黃龍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而《淮南鴻烈》又稱:“太一,天之形神也”,勾陳即指勾陳四星,為天帝後宮,言指黃龍之神居於勾陳四星,而黃龍即應龍,太一之後妃即前文天之妃。
《詩推度災》曰:“黃龍在內,正土職也;一曰陳陵,二曰權星,主雷雨之神”。《說略》雲“其神黃龍,首枕星、張,尾掛柳、井,體映三台,司四季、司中嶽、司中土、司黃河、江、漢、淮、濟之水、司黃帝之子孫、司倮蟲三百六十”,說黃龍的龍首枕著星宿、張宿,龍尾掛在柳宿、井宿,龍身映照在三台六星。
而在張衡《靈憲》中,又有:“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脊於後,黃龍軒轅於中,則是軒轅一星,與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為五矣。世之言星者,惟知四獸,而不知黃龍,是求之未盡也”,將黃龍和天之四靈並列。
《淮南子》中亦有:“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獸青龍……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獸朱雀……中央,土也……其獸黃龍……西方,金也……其獸白虎……北方,水也……其獸玄武”。
秦代應龍紋
有學者考證凶犂土丘位在東荒海中蓬萊、員嶠之列,並認為明代《應龍畫河海圖》中應龍裹挾火焰、海浪的形象凸顯了其海洋、火山的神性。另有學者稱“‘凶犁土丘’當作‘凶犁之丘’”。
應龍曾以“殺蚩尤與夸父”立下大功,《山海經校注》云:“蓋夸父與蚩尤同為炎帝之裔,在黃炎鬥爭中,蚩尤起兵為炎帝復仇,夸父亦加入蚩尤戰團”。
除《東經》外《山海經·大荒北經》亦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郭璞云:“上雲夸父不量力,與日競而死,今此復云為應龍所殺,死無定名,觸事而寄,明其變化無方,不可揆測”,袁珂按:“郭(璞)以玄理釋神話,未免失之。蓋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
應龍本處於天,故有《東經》“不得復上”之語,《文選》云:“天有九龍,應龍有翼”,《左傳注》稱應龍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昊蒼“,《文選詳註》曰:“忽荒,天上也。昊蒼,皆天名也”。
晉代郭璞注《東經》“應龍之狀”即“今之土龍”,以其“氣應自然”為行雲致雨之神,此土龍即《論衡校釋》所云:“天龍之神亦在土龍.......雩祭者之精亦在土龍”,後世又有“應龍畫地通流泉”之語,俗傳為溝瀆河川之神。
據考,應龍或以庚辰為名,《山海經廣注》引《岳瀆經》有“堯九年,無支祁為孽,應龍驅之龜山足下,其後水平”,而《姑蘇志》則記載有無支祁作亂,諸神皆不敵,“唯有庚辰以戰……徙之淮陰龜山之足,俾淮水永安”,可以明見。
舊北京城曾有神廟祭祀“順天佑畿輔時應龍神”,解放前有學者考察至應陽縣附近時仍有土人信奉應龍神,信都縣誌亦載有應龍廟。
生翼黃龍圖
此上諸說可知應龍佐定九州之功,亦可見以黃龍為應龍之說古來有之,現代神話學家袁珂亦有按曰“黃龍曳尾”,自即是“應龍畫地”,《中華龍文化詞典》、《中國神話人物辭典》、《中華神秘文化辭典》等書對此亦有論述。不僅如此,早期的黃龍形象就與應龍一致。
應龍為天神太一之正妃,《史記正義》雲”黃龍之神,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而《荊州占》則記載“勾陳者,黃龍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
《詩推度災》曰:“黃龍在內,正土職也;一曰陳陵,二曰權星,主雷雨之神”。《說略》雲“其神首枕星、張,尾掛柳、並,體映三台,司四季、司中嶽、司中土、司黃河、江、漢、淮、濟之水、司黃帝之子孫、司倮蟲三百六十”,和天之四靈並列。
從上文可見,應龍戰力之強,地位之尊崇,血統之尊貴,可即使如此,仍為神明坐騎,《淮南子·攬冥訓》記“(女媧)乘雷車,服駕應龍......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宜之下”,高誘注此云:“應龍有翼,應德之龍也”,若以神話中時間來看,應龍最初身份當是母神女媧的部下。
但不僅女媧駕應龍上升九天,朝見天帝,也有黃帝乘應龍於鼎湖升天成仙,號為太一君,《雲笈七籤》就記載了此事,雲“黃帝居代總百一十一年,在位一百年。自上仙后,升天為太一君”,或許前載“太一之妃”之“太一”,即是黃帝所成之“太一君”,而孫思邈撰《房中補益》則載“黃帝御女一千二百而上仙”,莫非所謂“御女三千,白日飛升”之中即有一女為此應龍,如此誠可為笑談矣。
應龍當分有兩種,其一,即處凶犂殺蚩尤、夏禹治水時之應龍,毛犢、羽嘉所生,生建馬、鳳凰、麒麟。
《淮南子》:“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鐔津文集》:“羽嘉生應龍,應龍生鳳凰”,但《淮南子》亦載有“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而漢代許慎認為飛龍亦有翼之龍,疑飛龍即應龍。
其二,《述異記》所記:“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禹王乘應龍圖
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
閑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再後來,應龍則作為封建皇權的象徵--黃龍在皇家御用龍紋器皿中出現,但其最大特徵的羽翼已經於宗周中葉起逐漸演化為雲紋。
應龍照片
庚辰除了生下鳳凰、麒麟之外,也是龍族的祖先,即是所謂的祖龍,而且只有如應龍這樣,生有羽翼的龍才能算是真龍。也有傳說就連盤古都是她的子孫,在盤古開闢的世界破碎后,應龍將重開天地。
庚辰最早居於天上世界,有昊天與高皇天兩說,是天之九龍之一。但為了幫助女媧能夠順利補天,而下凡為女媧駕車,帶女媧朝見天帝。此外應龍庚辰還為女媧的兄長——伏羲,送上了對他而言至關重要的河圖。
後來庚辰為助黃帝爭奪帝位,第二次下凡,先是受黃帝命施展控土神力蓄水,斷絕蚩尤水源,但此舉卻被風伯雨師降雨所破。此後女魃止雨,應龍便不求策略,直接上陣一力鏖戰虎、豹、熊、羆四獸大軍,繼而殺蚩尤、斬夸父,幾乎耗盡神力而無法回返天界。但沒多久,應龍神力便已恢復,黃帝於鼎湖鑄鼎,應龍庚辰便從天而降,帶著黃帝與其一乾重臣升天成仙,黃帝由此號為太一君。
到了大禹時期,早已回返天界的庚辰竟然三度下凡!第三次從天界來到人間,助大禹賓士水患。此時的庚辰龍輕輕划動龍尾便能畫地成江,龍尾一劃便開闢出了如今的長江。除了尾畫長江之外,庚辰甚至還動用她的無上偉力,開闢了傳說中能使水族、蛇虺之類進化為神龍的龍門。
到了治水末期,絕大部分水患的治理都已經大功告成,只剩淮水、渦水兩條水系未能平定。而淮、渦這兩條水系治水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淮、渦水神無支祁的阻擾。在無支祁的阻擾下,竟然害得大禹三次失敗。
於是庚辰又一次獨力出戰,終於擒獲了妖猴無支祁,將這個齊天大聖的原型——水猿大聖無支祁。桐柏之君為無支祁嚮應龍求情,才在應龍的手下保全了無支祁的性命,將無支祁關押在了龜山之下。由此,大禹治水終於大功告成。
但治水成功之後,庚辰並未直接回到天界,而是去往東海,不知所欲為何。在清代小說家的演義之中,庚辰到此將化為殭屍的旱魃斬殺。但現實如何,古來神話如何,無考。
但應龍最後化為中央七宿,成為了統御東方七宿、西方七宿、南方七宿、北方七宿的中央七宿,成為五方七宿中唯一後天所成的星宿。
現代網路有文章認為大禹曾斬殺一條應龍,並以《巫山縣誌》為證據佐證。但《巫山縣誌》中所寫關於大禹治水的只有“大禹錯開,遇神女授冊,始劈三峽”,“斬龍台:治西南六十里,錯開峽一石特立,相傳禹王導水至此,一龍錯行水道,遂斬之,故峽名錯開,台名斬龍云云”,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被斬之龍有翼或者是應龍。
根據四川省巫山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編委會所查,當地神話中大禹所斬殺的乃一玉龍,而徐成志的《中華山水掌故辭典》中則記述斬龍台上被斬殺的是一小蛇修鍊而成的小蛟龍。姜彬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中認為此龍乃一青蛇修鍊成蛟龍,所以在當地才會流傳有禹王斬玉龍的民間神話。
而袁珂的《中國神話傳說:從盤古到秦始皇》中則認為應龍被天帝授命率領一群大小不一的龍協助大禹,應龍引導主流,群龍疏導支流。
袁珂認為此處說明應龍導水的神話已經演變為群龍行水,已由某一條應龍畫地成江河,演變成應龍率領群龍,乃至根本沒有應龍參與的神話流變。
現代文學中常見將應龍與女魃配對的故事,但實際上這一故事源自現代遊戲《幻想三國志2》,於古籍神話中並無記載。
應龍除了有與黃龍等同,並以此與天神太一關聯,成為太一之妃外,並無其他對偶神出現。
現代網路文學常常會有應龍與河伯冰夷大戰的情節出現,更有甚者,還會描寫應龍被冰夷擊敗。但實際上這場戰鬥純屬現代虛構,不見於古籍記載。而應龍是四瀆之神、天下河川之神,河伯冰夷所司的“河”,只是四瀆之一,冰夷只是應龍的下屬。
現代洪荒流小說有祖龍一說,稱祖龍、元鳳、始麒麟三者為混沌所生,是龍、鳳、麒麟三族祖先,然而於正統神話中應龍生麒麟、鳳凰,應龍才是麒麟鳳凰兩族的祖先。
《山海經·大荒北經》:“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鮌何所營?禹河所存?”
《淮南子·墬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
合併圖冊
《太平御覽·卷五十七》:“枯澤非應龍之泉,平林非鸞鳳之窟。”
《太平廣記》:“禹治水,應龍以尾畫地,導決水之所出。”
《帝王世紀》:“又征諸侯,使力牧神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凶黎之丘”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人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驂赤螭青虯之<蟲幽>蟉蜿蜒。”
《漢書·敘傳》“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顥蒼也。故夫泥蟠而天飛者,應龍之神也;”
《三國志·吳書》:“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於天外,潛鱗於重淵者哉?”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乘雲車電鞭之扶輿委移兮,駕應龍青虯之容裔陸離。俯游光逸景倏爍徽霍兮”
《宋書·福瑞志》:“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
《新唐書·列傳第十三》:“應龍之翔,雲霧滃然而從,震風薄怒,萬空不約而號,物有自然相動耳。”
《元史·輿服志》:“應龍旗,赤質,赤火焰腳,繪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