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底癌

口底癌

口底癌指發生於口底黏膜的鱗癌。口底癌我國較為少見,占口腔及唇癌的第六位。好發年齡為40~60歲,男性多於女性。口底癌早期常發生於舌系帶的一側或中線兩側,多為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生長於口底前部者,其惡性程度較後部為低。早期鱗癌常為潰瘍型,以後向深層組織浸潤,發生疼痛、口涎增多、舌運動受限,並有吞咽困難及語言障礙等。口底癌以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為主。口底癌易向鄰近組織侵襲,侵犯到舌體,導致舌活動受限;累及頜骨引起骨質破壞並可伴牙鬆動。口底癌常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轉移率僅次於舌癌,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頸淋巴結,但大都先有下頜下區轉移,以後轉移到頸深淋巴結,並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口底癌經治療,5年治癒率在50%左右,早期病變的治癒率可達80%。

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或口腔科、腫瘤科

病因


● 病因不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長期嗜好煙、酒、檳榔

● 口底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底癌少見。酒本身並未證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口腔黏膜。
● 咀嚼檳榔能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細胞分裂活動增加,使口底癌發病率上升。

口腔衛生差

● 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或真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於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於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敏感。

異物長期刺激

● 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不正規的義齒長期刺激口腔黏膜,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

營養不良

● 有人認為口底癌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正常結構和功能的作用,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
● 鋅缺乏可能導致口腔黏膜上皮損傷,為口底癌的發生創造有利條件。

癥狀


● 早期鱗癌常為潰瘍型,與普通潰瘍不易區分,以後向深層組織浸潤,發生疼痛、唾液增多、舌運動受限,並有吞咽困難及語言障礙。
● 當口底有經久不愈的潰瘍時,應及時就醫。

檢查


● 血常規
● ● 一般無異常,晚期患者常有紅細胞減少、血沉加快等改變。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組織病理學檢查是口底癌定性的診斷標準。於阻滯麻醉下在正常組織與腫物交界處切取0.5~1cm組織送檢,縫合不用過緊,儘早拆除。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相關輔助檢查診斷口底癌。

臨床表現

● 口底癌多發生於舌系帶兩側,易向鄰近組織侵襲。
● 侵犯到舌體,導致舌活動受限;累及頜骨引起骨質破壞並可伴牙鬆動。
● 口底癌常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並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

輔助檢查

● 確診口底癌需組織病理學檢查。
● 對於原發灶侵犯到舌體、累及頜骨等鄰近結構時,為明確侵及範圍,一般需做MRI、CT、曲面斷層片檢查。
● 頸部淋巴結轉移者,根據具體情況可做B超、MRI、CT、PET﹣CT檢查。

分型


● 口底癌主要為鱗癌。

分期


● 臨床類型和分類如下。

TNM臨床分類

● TX:原發腫瘤不能評估。
● T0:原發灶隱匿。
● Tis:原位癌。
● T1:腫瘤最大直徑≤2cm。
● T2:腫瘤最大直徑>2cm,≤4cm。
● T3:腫瘤最大直徑>4cm。
● T4:腫瘤侵犯鄰近區域:穿破骨密質,侵犯舌、頸部皮膚。
● NX:不能評估有無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 N0:無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 N1: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直徑≤3cm。
● N2a:同側單個淋巴結轉移,直徑>3cm,但≤6cm。
● N2b:多個單側淋巴結轉移,其中最大直徑≤6cm。
● N2c: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其中最大直徑≤6cm。
● N3:轉移淋巴結之最大直徑>6cm。
● MX:不能評估有無遠處轉移。
● M0:無遠處轉移。
● M1:有遠處轉移。

pTNM病理分類

● pT、pN、pM分類與T、N、M分類相應一致。

臨床分期

● 0期:TisN0M0
● Ⅰ期:T1N0M0
● Ⅱ期:T2N0M0
● Ⅲ期:T3N0M0;T1N1M0;T2N1M0;T3N1M0
● Ⅳ期:T4 N0N1 M0;任何T N2N3 M0;任何T 任何N M1。

鑒別診斷


● 口底癌需與口底潰瘍等疾病相鑒別,主要依靠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鑒別診斷。

治療


原發癌的治療

● 早期病變(T1)無論採取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均可獲得相似的良好效果。
● 稍大或中等大小(T2~T3)病變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口底側部癌如舌側牙齦及牙槽突舌側黏膜完好,切除腫瘤、舌下腺、下頜舌骨肌及舌骨舌肌,然後剖開舌側緣黏膜,將其與下頜舌側黏膜縫合以消滅創面。病變範圍累及舌體或下頜骨者,應做下頜骨半側及舌部分切除術。
● 口底前部癌稍大範圍者手術治療所涉及的問題較多,主要有兩個:一是手術常需切除頦舌肌、頦舌骨肌以至下頜舌骨肌,當這些肌肉離斷後不可避免地發生舌後墜而需行氣管切開;二是下頜骨前部切除造成的無頦畸形,導致嚴重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礙。
● 除此,尚涉及雙側淋巴結的處理問題。為此曾提出不同術式及其修復方法,如做保留下頜下緣的邊緣性或矩形切除、用兩側鼻唇溝皮瓣、下唇分裂瓣、遠部位皮瓣修復等,應根據不同情況按前述原則進行手術。對於前部正中部分的下頜骨區段切除者,目前多採用腓骨帶皮島一次性修復軟硬組織缺損。

頸淋巴結的治療

● 由於口底癌的頸淋巴結轉移率高,選擇性頸清術是適應證。早期T1病變N0病例,也可做頸部選擇性放射治療,以治療亞臨床轉移灶。口底前部癌尚需考慮雙側頸淋巴結的處理,一側病變顯著者可做經典性頸清術,對側做肩胛舌骨肌上頸清術。
● 晚期患者可用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行姑息治療。

危害


● 口底癌易向鄰近組織侵襲。侵犯到舌體,導致舌活動受限;累及頜骨引起骨質破壞並可伴牙鬆動。
● 口底癌常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並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

轉移性


● 口底癌會發生轉移。
● 口底癌早期常發生淋巴結轉移,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並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

預后


● 口底癌經放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綜合治療,5年治癒率在50%左右,早期病變的治癒率可達80%。

預防


● 癌症的預防可分為三級。Ⅰ級預防:為病因學預防,是降低發病率的最根本措施;Ⅱ級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Ⅲ級預防:以處理和治療患者為主,其目標是根治腫瘤,延長壽命,減輕痛苦等。

消除或減少致癌因素

● 去除病因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 對口腔頜面部腫瘤的預防應消除外來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時處理殘根、殘冠、錯位牙,以及磨平銳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復體和不良的局部或全口義齒,以免口腔黏膜經常損傷和刺激,從而避免誘發癌腫。
● 注意口腔衛生,不吃過燙等刺激性食物。
● 戒除煙酒;在戶外暴晒或在有害工業物質接觸下工作時,應加強防護。
●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抑鬱,保持樂觀主義精神。

及時處理癌前病損

● 發現口腔內有白色斑塊或經久不愈的潰瘍,及時就醫。

開展防癌檢測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文獻


● [1] 張志願。口腔頜面外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