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痙攣
扭轉痙攣
扭轉痙攣又稱特發性扭轉痙攣(ITS)、扭轉性肌張力障礙、原發性肌張力障礙等。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中毒,累及基底核的各種疾病,罕見病因相關。臨床以肌張力障礙及四肢、軀幹以至全身劇烈不隨意扭轉為特徵。治療主要依靠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部分患者可能有智能減退,因不自主運動而不能從事正常的活動,晚期病例可因骨骼畸形,肌肉攣縮而發生嚴重殘疾。原發性扭轉痙攣的轉歸差異較大,起病年齡和部位是影響預后的兩個主要因素。
● 神經內科或內科
● 部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是9號染色體長臂(9q34)DYT1基因突變所致。由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造成的扭轉痙攣,其基因位於常染色體14q。特發性扭轉痙攣病因不明,多為散發,少數有家族遺傳史。
● 癥狀性扭轉痙攣見於累及基底核的各種疾病,如感染(腦炎后)、變性(肝豆狀核變性、Hallervorden-Spatz病)、代謝障礙(基底核鈣化、大腦類脂質沉積)、腫瘤等。
● 特別是CO及左旋多巴、酚噻嗪或丁醯苯類過量而導致扭轉痙攣。
● 異染性白質營養不良症(MLD),是癥狀性扭轉痙攣的罕見病因。
● 扭轉痙攣主要是軀幹和四肢的不自主痙攣和扭轉,但這種動作形狀又是奇異和多變的(又稱變形性肌張力障礙)。特徵性表現:軀幹肌及脊旁肌的受累則引起全身的扭轉或作螺旋形運動。
● 起病緩慢,往往先起於一腳或雙腳,有痙攣性跖屈。一旦四肢受累,近端肌肉重於遠端肌肉,頸肌受侵出現痙攣性斜頸。
● 運動時或精神緊張時扭轉痙攣加重,安靜或睡眠中扭轉動作消失。肌張力在扭轉運動時增高,扭轉運動停止后則轉為正常或減低。
● 病例嚴重者口齒不清,吞咽受限,智力減退。
● 確診扭轉痙攣還需要行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 血電解質、藥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檢查,有助於鑒別診斷及分類。
● 頭顱CT、MRI檢查:有助於發現基底核的病變,有助於疾病明確扭轉痙攣病因。
● 基因分析 對確診某些遺傳性肌張力障礙疾病有重要意義。
● 醫生根據癥狀、體征來診斷此病,結合影像學和基因分析結果來排除其他疾病。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頸部、軀幹四肢及骨盆等奇異的扭轉運動為本病所特有診斷特徵。
● 血電解質、血藥物度、肝功能等檢查有助於明確導致扭轉痙攣的病因。
● 頭顱影像學可發現基底核的病灶。
● 基因分析對確診某些遺傳性肌張力障礙疾病有重要意義。
● 一些疾病也可能出現頸部、軀幹四肢及骨盆等奇異的扭轉運動,容易與扭轉痙攣相混淆,這些疾病包括痙攣型腦癱,強直型腦癱,大腦發育不全,痙攣性斜頸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 扭轉痙攣主要依靠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 左旋多巴類
● 抗膽鹼能葯
● GABA能藥物 如氯苯丁氨酸。
● 其他藥物 如中樞性肌松劑、安定類、止痛藥等均可能緩解本病的某些癥狀。
● 凡年齡在7歲以上;病程超過1~1.5年;應用各種藥物(包括暗示療法)治療無效者,又無其他嚴重疾病,才考慮手術。對於單側肢體扭轉,且能獨立生活,還可參加勞動者,或雙側嚴重疾病伴有明顯球麻痹,智能低下以及學齡前兒童均不宜手術。
● 立體定向毀損術。
● 腦深部電刺激術(DBS):DBS可以有效地緩解肌張力障礙,改善扭轉痙攣患者的癥狀。
● 脊髓慢性電刺激。
● 部分患者可能有智能減退,因不自主運動而不能從事正常的活動,晚期病例可因骨骼畸形,肌肉攣縮而發生嚴重殘疾。
● 原發性扭轉痙攣的轉歸差異較大,起病年齡和部位是影響預后的兩個主要因素。
● 起病年齡早(15歲以前)以及自下肢起病者,大多不斷進展,最後幾乎都發展為全身型,預后不良,多在起病若干年後死亡,自行緩解甚少。
● 成年期起病且癥狀自上肢開始者預后較好,不自主運動趨向於長期局限於起病部位。
●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型或分散型的預后較隱性遺傳型好。
● 有遺傳背景的患者,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諮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等,防止患兒出生。
●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加強臨床護理,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