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環形山

張衡環形山

張衡環形山(英語:Chang Heng)是位於月球背面北半球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其名稱取自中國東漢天文學家、科學家張衡,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簡介


環形山是月面上最顯著的地貌特徵。環形山多以著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
張衡環形山位於巨大的環壁平原-弗萊明環形山東北部一座直徑不到1公里的隕坑旁,其月面坐標為18.90°N,112.21°E,直徑42.65公里,深度約2.236公里。
該環形山的邊緣有些磨損,北側邊緣上坐落著一對小隕石坑,沿東、南邊緣還有一些微小的隕坑,坑壁高出周邊地形1050多米,內部容積約有1385.77公里。坑內地表上有一個直徑是它三分之一的更小同環心坑。

附註


目前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共有四座分別以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名字命名的環形山:石申環形山、張衡環形山、祖沖之環形山和郭守敬環形山。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衛星隕石坑在月表地圖上以字母標註在隕坑中心旁。
張衡環形山緯度經度直徑
C20.38°N113.9°E19.9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