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江鎮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轄鎮

五道江鎮,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地處二道江區東北部,通化、白山兩市中間地帶,東與白山市六道江鎮接壤,南與鴨園鎮相連,西北與通化縣大安鎮毗鄰,北與大安鎮六道江鎮交界,距二道江區政府22千米,區域總面積49.2平方千米。

徠清初,五道江鎮境域為禁墾圍場;1964年12月,設五道江鎮。截至2018年末,五道江鎮戶籍人口為14783人。截至2020年6月,五道江鎮下轄3個社區、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五道江街1號。

2018年,五道江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渾江自東向西流境域,從通化的玉皇山為頭道江,順次排列,至五道江鎮境域為第五個渡口,故將此地稱為五道江。

歷史沿革


清初,為禁墾圍場。
清光緒三年(1877年),屬通化縣。
民國元年(1912年),僅有幾戶,人家在該地開荒種田,形成小屯落。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分為五道江、大泉眼2屯,屬興隆村(即今四道江),曾設偽警察分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大泉眼屯併入五道江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五道江村,屬通化縣四道江區。
1955年,設五道江農業初級社。
1956年,改五道江農業高級社。
1958年,劃歸通化縣四道江公社。
1961年,四道江公社析置五道江公社,屬通化市
1964年12月,設五道江鎮。
1985年4月,劃歸二道江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道江鎮地處二道江區東北部。

地形地貌

五道江鎮地處長白山系老嶺山脈西麓,境內群山環繞,中間為盆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西部平緩開闊;主要山峰有饅頭山、煙筒山、北砬子山等;境內最高點白砬子山(北砬子)主峰位於鎮北,海拔972.4米;最低點渾江河谷位於菇園村與五道江村交界處,海拔388.4米。

水文

渾江自東北向西南從鎮域中間流過,境內河道長8.7千米,還有大梨樹溝、小梨樹溝、白砬子溝、二道冰湖溝、道清溝等。

自然災害

五道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大風等;旱澇災害年平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31日,受災人口3720人,倒塌房屋26戶,過水742戶,耕地成災面積2840畝,絕收830畝,沖毀水泥路5.5千米,橋涵50處,沖毀排水溝6000延米,供水管線3000米,下水管線2500米,供電線路5500米,通信光纜3處;經濟損失達1.2億元。

自然資源


五道江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煤、鐵、石灰石、黃土、頁岩、長石、石膏等,其中煤儲量631萬噸,可采量472萬噸;石灰石儲量7153.9萬噸,可采量6933.9萬噸。五道江鎮黃土、頁岩、長石等資源也較豐富。五道江鎮森林覆蓋率61.8%;天然樹種主要有紅松、白松、落葉松、樺、柞、楊、椴等;野果類主要有山葡萄、山杏等;野生藥材主要有山參、細辛、五味子、貝母、龍膽草、黨參、車前子、沙參、黃芪、桔梗、元胡、天麻、黃柏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山芹菜、刺嫩芽、小根菜、貓爪子、山胡蘿蔔等;野生菌類主要有木耳、榛蘑、青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狍子、狼、狐狸、山兔、雉、林蛙等。

行政區劃


2011年,五道江鎮下轄礦山、海源、五道江3個社區,五道江、菇園2個行政村;下設7個居民小組,1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五道江鎮下轄3個社區、2個行政村:海源社區、五道江社區、礦山社區、五道江村、菇園村;鎮人民政府駐五道江街1號。

人口民族


2011年,五道江鎮總人口1652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459人,城鎮化率81.4%;總人口中,男性8222人,佔49.8%;女性8304人,佔50.2%;14歲以下942人,佔5.7%;15—64歲12950人,佔78.4%;65歲以上2634人,佔15.9%;以漢族為主,達15854人,佔95.9%;有滿、回、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672人,佔4.1%,其中滿族536人,回族100人,蒙古族36人。2011年,五道江鎮人口出生率2‰,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8人。
2017年末,五道江鎮常住人口為18761人。
截至2018年末,五道江鎮戶籍人口為14783人。

經濟


綜述

2003年,五道江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320元。
2011年,五道江鎮財政總收入2322.3萬元,比2010年減少15.4%;財政總支出667.3萬元。2011年,五道江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678元,比2010年增長14%。

農業

2011年,五道江鎮有耕地面積6540畝。2011年,五道江鎮農業總產值0.4億元,比2010年增長26.1%,實現農業增加值2149萬元,比2010年增長22.4%。2011年,五道江鎮生產糧食1750噸。五道江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五道江鎮生豬飼養量12151頭,年末存欄2840頭;羊飼養量4107隻,年末存欄377隻;牛飼養量2202頭,年末存欄52頭;家禽飼養量45.2萬羽,上市家禽31.1萬羽。2011年,五道江鎮生產肉類2000噸,畜牧業總產值2245萬元。

工業

2011年,五道江鎮工業總產值達11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實現工業增加值57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33%。2011年,五道江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1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826.3萬元,比2010年增長2%。

商貿

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商業網點16個,職工240人。2011年,五道江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61萬元,比2010年增長0.6%。

金融

2011年,五道江鎮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近2億元,與2010年持平,人均儲蓄10017元;各項貸款餘額0.93億元,比2010年減少10%。

交通


五道江鎮有鴨大鐵路穿境,設有菇園火車站,為四等站;有201國道、通化至白山公路穿境。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14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86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2所,在校生540人,專任教師6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人,專任教師2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徠五道江鎮
徠五道江鎮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科技人才380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75人,經營管理人才400人,技能人才2430人,農村實用人才9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間,藏書均4000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文化廣場5個,老年文體隊2個,成員120人。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體育場地4個;100%的城市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2011年末,五道江鎮廣播綜合覆蓋率100%,中央1台、吉林綜合、通化1台等42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34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五道江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78張,專業衛生人員40人。2011年,五道江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9萬人次,住院手術25台次,出院病人0.9萬人次。2011年,五道江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

社會保障

2011年,五道江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173人;城鄉醫療救助11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173人次,共支出16.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1戶,人數246人,支出27.7萬元,比2010年增長30%,月人均94元,比2010年增長28.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0人,支出4.8萬元,與2010年持平;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人,支出0.8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7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2人次,共支出19.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14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1萬元;有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120張,其中,收養床位30張,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10張,社區服務床位30張,收養73人。2011年,五道江鎮新增就業人員837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2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

獲得榮譽


2014年7月21日,五道江鎮被國務院七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