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perianorectal abscess)。膿腫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后常形成肛瘺。是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綠膿桿菌,偶有厭氧性細菌和結核桿菌,常是多種病菌混合感染。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
1.感染性因素
絕大部分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由肛腺感染引起。
2.醫源性因素
臨床上屬醫源性引起的肛門直腸周圍膿腫也不少見。如因操作不當或藥劑不潔感染形成黏膜下膿腫;直腸周圍注射化學藥物刺激,引起組織壞死,造成直腸周圍膿腫;乙狀結腸鏡檢查,造成腹膜穿孔感染,引起直腸后間隙膿腫等。臨床上亦可見到肛門直腸手術引起感染,而形成的直腸周圍膿腫,以及尿道術后感染、會陰部術后感染、產後會陰破裂縫合后感染、尾骶骨骨髓炎術后感染等引起的膿腫。
3.其他
直腸內異物損傷后感染,放線菌病,直腸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腸癌破潰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體虛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營養不良,都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發病原因。
1.按感染病菌分類
(1)非特異性肛周膿腫 由大腸埃希桿菌、厭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
(2)特異性感染 臨床較為少見,以結核性膿腫為主。
2.按膿腫部位分類
(1)肛提肌下膿腫(低位膿腫)包括肛周皮下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低位馬蹄形膿腫等。
(2)肛提肌上膿腫(高位膿腫)包括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和高位馬蹄形膿腫等。
3.按膿腫的最後結局分類
(1)非瘺管性膿腫 凡與肛竇、肛腺無關,最終不殘留肛瘺者,均屬非瘺管性膿腫。
(2)瘺管性膿腫 即為經肛竇、肛腺感染而致,最後遺留肛瘺者。
根據膿腫的病變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同:
1.肛門周圍膿腫
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常位於肛門後方或側方皮下部,一般不大。疼痛、腫脹和局部壓痛為主要表現。全身感染性癥狀不明顯。
2.坐骨肛管間隙膿腫
又稱坐骨直腸窩膿腫,由於坐骨直腸間隙較大,形成的膿腫亦較大而深。發病時患側出現待續脹痛,逐漸加重,繼而為待續性跳痛,排便或行走時加劇。全身感染癥狀明顯,發熱為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早期局部體征不明顯,以後出現肛門患側紅腫,局部觸診或肛門指診時患側有深壓痛,甚至波動感。
3.骨盆直腸間隙膿腫
由於此間隙位置深、空間大,引進的全身癥狀較重面局部癥狀不明顯。早期就有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寒戰、全身疲倦不適。局部表現為直腸墜脹感,便不盡感。直腸指診可在直腸壁上觸及腫塊隆起,有壓痛和波動感。診斷主要靠穿刺抽膿,必要時做直腸超聲或CT檢查予以證實。
1.局部檢查肛門周圍有硬結或腫塊,局部溫度增高、壓痛或有波動。位於肛提肌以上的膿腫,直腸指檢可觸及壓痛性腫塊,直腸內穿刺可抽出膿液。
2.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多。
3.B超或CT檢查可測及膿腔。
根據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可確診。
大多數肛周膿腫起源於肛腺導管的阻塞伴細菌繁殖和膿腫形成,缺乏波動感時不應延遲引流。治療目的應包括膿腫的切開引流和防止切口假癒合而導致急性複發。切口宜適當,置管引流或掛線。肛瘺術前常用掛線控制局部感染。儘管很多肛周膿腫在門診容易治療,複雜性感染需在麻醉下檢查以確保適當的引流。重症感染,尤其是免疫力受損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療。少數肛周膿腫用抗生素,高危病人,如免疫抑制、糖尿病、瀰漫性蜂窩組織炎或有假體植入,應考慮使用抗生素。另外,對人工心臟瓣膜、細菌性心內膜炎、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畸形、獲得性心瓣膜病變(如風濕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以及左房室瓣脫垂伴瓣膜性迴流和/或瓣膜尖肥厚的膿腫病人在切開和引流術前應使用抗生素。熱水坐浴及局部理療等可以消散,但多數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是肛門周圍膿腫切開引流。
1.肛門周圍膿腫切開引流術在局麻下就可進行,在波動最明顯處作放射狀切口,保證引流通暢。
2.坐骨肛管間隙膿腫要在腰麻或骶麻下進行,在壓痛最明顯處用粗針頭穿刺,抽出膿液后,在該處作一平行於肛緣的弧形切口,避免損傷括約肌,探查膿腔使引流通暢后,置管或油紗條引流。
3.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切開引流術要在腰麻或骶麻下進行,切開部位因膿腫來源不同而不同。如膿腫向腸腔突出,手指在直腸內可觸及波動,應在肛鏡下行相應部位直腸壁切開引流;如膿腫源於經括約肌肛瘺感染者,引流方式與坐骨肛管間隙膿腫相似。
肛周膿腫切開引流后,絕大多數形成肛瘺。近年來有採用膿腫切開引流加一期掛線術的報道,可避免肛瘺的形成。
1.防治便秘和腹瀉
對預防肛周膿腫的形成有重要意義。無論經常便秘還是腹瀉頻作,均可導致肛隱窩炎,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大便秘結時,貯於直腸內的糞便易堵塞肛隱窩,引起肛隱窩炎,形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同時,大便乾結,擦傷肛管皮膚或肛隱窩,也會引起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而腹瀉日久,時時稀溏,稀便進入肛隱窩,刺激肛隱窩發炎,從而誘發感染。
2.積極防治其他肛門疾病
如肛隱窩炎和肛乳頭炎。採用坐浴、葯栓納肛、口服抗生素或中醫中藥療法,可防止炎症深入,甚至化膿而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3.及時治療可引起肛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
如腸結核、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等。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保持肛門清潔,勤換內褲,堅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門,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5.積極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增進血液循環,加強局部的抗病能力,預防感染。
6.飲食適當調理
飲食不可過分精細,不食刺激性強的食物,這樣有利於大便的排泄。
7.不要久坐濕地
以免肛門部受涼受濕,引起感染。
8.及時專科就診
一旦發生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應及早到正規醫院肛腸專科診治,以防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