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細菌性穿孔病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

一種桃樹疾病,該病菌除為害桃樹外,還為害櫻桃、李、杏等其他核果類果樹。發病比較重的品種有肥城桃中華壽桃、上海水蜜、白鳳、白桃和秋玉露等。發病比較輕的品種有寒露蜜、大久保及倉方早生等。主要為害葉片,多發生在靠近葉脈處。

桃徠細菌性穿孔病在中國各桃產區均有發生。春季潰瘍是該病的主要侵染源。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加強桃園管理,增強樹勢;清除越冬菌源,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葉,集中燒毀。選擇抗病品種,防止交叉感染。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癥狀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
桃樹細菌性穿孔病
主要為害葉片,多發生在靠近葉脈處,初生水漬狀小斑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毫米,褐色、紅褐色的病斑,周圍有黃綠色暈環,以後病斑乾枯、脫落形成穿孔,嚴重時導致早期落葉。果實受害,從幼果期即可表現癥狀,隨著果實的生長,果面上出現1毫米大小的褐色斑點,後期斑點變成黑褐色。病斑多時連成一片,果面龜裂。
葉片:初期在葉片背部近葉脈處產生淡褐色水漬狀小斑點,後葉面上也出現,多在葉尖或葉緣散生,病斑擴大后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角質化,直徑2毫米左右,病斑周圍有水漬狀黃綠色暈環,最後病斑乾枯,病健交界處產生一圈裂紋,病斑中央組織脫落而形成穿孔。有時數個病斑相連形成一個斑,焦枯脫落後形成大的穿孔,穿孔的邊緣不整齊。
果實:初期為褐色水漬狀小圓斑,后擴大,變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邊緣水漬狀,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常出現黃白色黏質分泌物;乾燥時病斑上或其周圍常發生小裂紋,嚴重時發生不規則大裂紋,裂紋處易被其他病菌侵染,造成果實腐爛。但此病只限於果實表面發病,形成花臉。
枝條:形成兩種不同形式的病斑,即春季潰瘍斑和夏季潰瘍斑。春季潰瘍斑多數發生在前一年夏季發病的已被侵染的枝條上,當春季第一批新葉出現時,枝梢上形成暗褐色水漬狀小皰疹,直徑約2毫米,以後長度擴展至1-10厘米,但寬度不超過枝條直徑的1/2,有時可造成枯梢現象。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開始蔓延。夏季潰瘍斑多於夏末發生,在當年嫩枝上產生水漬狀褐色斑點,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稍凹陷,病斑多以皮孔為中心,最後皮層縱裂后發生潰瘍。夏季潰瘍斑不易擴展,但病斑多時也可使枝條枯死。

發病規律


此病由一種黃色短稈狀的細菌侵染造成,病菌在枝條的腐爛部位越冬,翌年春天病部組織內細菌開始活動,桃樹開花前後,病菌從病部組織中溢出,借風雨或昆蟲傳播,經葉片的氣孔、枝條的芽痕和果實的皮孔侵入。一般年份春雨期間發生,夏季乾旱月份發展較慢,到雨季又開始後期侵染。病菌的潛伏期因氣溫高低和樹勢強弱而異。氣溫30℃時潛伏期為8天,25~26℃時為4~5天,20℃時為9天,16℃時為16天。樹勢強時潛伏期可長達40天。幼果感病的潛伏期為14~21天。
春季潰瘍是該病主要侵染染源。夏季氣溫高,濕度小,潰瘍斑易乾燥,外圍的健全組織很容易癒合,所以潰瘍斑中的病菌在乾燥條件下經10-13天即死亡。氣溫19-28℃,相對濕度70-90%利於發病。該病一般於5月間出現,7-8月發病嚴重。
桃樹細菌性徠穿孔病的發生與氣候、樹勢、管理水平及品種有關。溫度適宜,雨水頻繁或多霧、重霧季節不利於病菌繁殖和侵染,發病重。大暴雨時細容易容易被衝到地面,不利於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兩季病情擴展較快,夏季月份病情擴展擴展緩慢。該病的潛育期與溫度有關,氣溫25-26℃時,潛育期4-5天,20℃時,9天,19℃時,16天。樹勢強,發病輕且晚,病害潛育期可達40天;樹勢弱,發病早而重。果園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發病重,早熟品種發病輕,晚熟品種發病重。

發病條件


在降雨頻繁、多霧、和溫暖陰濕的天氣下,病害嚴重;乾旱少雨時則發病輕。樹勢弱,排水、通風不良的桃園發病重。蟲害嚴重時,如紅蜘蛛為害猖獗時,病菌從傷口侵入,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預防方案:在發病前,400倍液稀釋噴灑,15天用藥一次。
治療方案:輕微發病時,用生物農藥按400倍液稀釋噴灑,10—15天用藥一次;病情嚴重時,300倍液稀釋,7—10天噴施一次。
①加強桃園管理,增強樹勢,清除病枝、病果、病葉。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病源。注意果園排水,合理修剪,使果園通風透光良好,降低果園濕度。增施有機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使健壯生健壯狀,提高抗病能力。
②冬、夏季修剪時,要及時剪除病枝,清掃枯枝落葉,予以集中燒毀或深埋。
③新建桃園時,切忌將園址建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的地方。大力推廣“起壟覆蓋、小溝灌溉”新技術。
農業防治
● ● 加強桃園管理,增強樹勢:桃園注意排水,增施生物有機肥,成齡樹每株施“鳴新”(此肥屬國家農業部948蘋果項目指定用肥)948生物有機肥4-6千克,幼樹酌情減量。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桃園通風透光,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注意生物有機肥不能和化學肥料混施。 
● ● 清除越冬菌源: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葉,集中燒毀。 要經常清除果園內的雜物、雜草以及各種非目標植物,儘可能地減少昆蟲宿主對病菌的傳播。同時保證園內整潔,以防止垃圾滋生細菌,進而對果樹進行傳染。在果園的選址時要盡量選擇向陽通風的地方,並對果樹進行合理種植,確保不會出現通風不暢、潮濕、積水等現象。桃樹是一種十分不抗澇的果樹,因此應當做好果園的排水與通風,杜絕能夠滋生細菌的環境。在果園內及時清除會對果樹造成機械性損傷的物體。在疾病多發期提升果園內的巡邏次數,並對往年曾發過病的樹木進行重點觀測和預防,以防止感染複發。在天氣潮濕時加強對果園的環境管理,及時清除潛在威脅;對桃樹進行優育,提升桃樹自身的抗病性,一旦出現土壤板結的情況則對果樹附近的土壤進行深翻以及消毒殺蟲,通過改善土壤環境,增強樹勢,提高樹的自身抵抗力。有必要時則需要在院內架設殺蟲設施,以防止昆蟲宿主傳播病菌。 
● ● 選擇抗病品種:為了保證桃樹的染病幾率降到最低,首先就應當選擇抗病植株進行栽培。適合中國山東省氣候的抗病品種有迎霜紅、寒露蜜、方早生以及大久保倉等幾個品種。這些品種抗寒性強,抗病性高,因此只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培即可保證樹種擁有足夠的抵抗力。其他地區的抗病品種的選擇過程中,要注意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情況、常見傳染病等因素進行品種的選擇和種植,也可以進行自行嫁接和新品種的培養。但是抗病品種由於自身抗性強,因此染病現象的潛伏期更長,一旦爆發疾病也會更加嚴重,甚至影響其他的果樹,因此在抗病品種的預防上,因為細菌的特性,在高抗病性的果樹上成功繁殖之後就會變得十分危險,因此抗病品種的預防上不能因為是抗病品種便掉以輕心,也應當以普通樹種的預防方式進行常規疾病的預防。 
● ● 防止交叉感染:桃樹細菌性穿孔病不僅會影響桃樹,對於各種有核水果都有嚴重的損害。其中包括杏、李子、櫻桃等,以櫻桃的病害尤為嚴重。因此在進行果園的規劃時,盡量將這些樹種進行隔離,以防止交叉傳染情況的發生。若是已經種植,則可以在新樹苗栽種時有意識地讓果樹園區的著不得的方向發展,並在樹種之間修建植被隔離帶,儘可能地防止交叉傳染。 
化學防治
發芽期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石硫合劑晶體3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20%噻森銅懸浮劑600倍液。發芽后噴72%農用高效鏈黴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1.5%噻霉酮懸浮劑8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95%機油乳劑:代森錳鋅:水=10:1:500的混合液,除對細菌性穿孔病有效外,可兼防蚜蟲、介殼蟲、葉蟎等病蟲。此外,還可用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0.5千克、熟石灰2千克、水120千克),15天1次,噴2-3次

植保要領


1、發病期,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病果、病葉、病枝等。
2、拉秧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及殘體。
3、對保護地、田間做好通風降濕,保護地減少或避免葉面結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適量灌水,陰雨天或下午不宜澆水,預防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