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民兵連

英雄民兵連

港口英雄民兵連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工人糾察隊,1958年改名為“警衛連”,1961年又改名為“港口基層民兵連”。1962年10月7日,以張苞為連長的民兵連在小星山島與偷襲的美蔣武裝特務進行了浴血鬥爭,擊退了敵人,保衛了國家。民兵連隊1964年8月1日被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廣州軍區授予“英雄民兵連”稱號。港口英雄民兵連是重要的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中小學生數千人次,是港口鎮一份巨大的精神財富。

核心提要


港口民兵連
港口民兵連
1962年10月7日,一股美蔣武裝特務從台灣偷偷登陸小星山島,港口民兵連迎頭痛擊,浴血奮戰,殲滅了這股特務。戰鬥開創了建國以來首次以民兵為主對敵作戰取得全面勝利的典範。1964年8月1日,港口民兵連被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廣州軍區授予“英雄民兵連”光榮稱號。曾親身參加小星山戰鬥,並榮獲二等功的老民兵張耀南現向隊伍講述當年的戰鬥過程。

戰鬥


講述人———張耀南:1929年出生,惠東港口人。1958年參加工作,曾任港口民兵連排長、副連長、連長等職務。1962年10月7日在小星山戰鬥中,帶傷堅持戰鬥,擊斃一名武裝特務。
站在紅海灣、大亞灣簇擁著的港口,面前是一片蔚藍的大海,平靜而安詳。不遠處的海灘上,新一代的港口民兵連正在進行日常射擊訓練。就在這裡,記者尋訪到一位47年前參加過著名的小星山戰鬥的老民兵———張耀南。
民兵連曾使用大刀長矛等武器
港口民兵連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一支工人糾察隊,組建時只有8個人、3支槍。1958年改名為警衛連,1961年改名為港口基幹民兵連。張耀南1951年加入工人糾察隊,當時的民兵連由來自各個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店員、搬運工人等組成。
港口歷來都是軍事要地,由於臨近港澳,時常有特務來破壞。因此民兵連負責著整個港口的安全。那時,民兵連的裝備非常落後,還使用大刀,長矛之類的武器,槍支極度缺乏。後來從一些非法漁船上收繳了50多條槍,但都是七九式步槍、三八大蓋槍等,打一槍就要上一顆子彈。
漁民捕魚時發現美蔣特務登島
1962年10月7日拂曉,漁民杜馮來在小星山島南面的海面捕魚時,忽然發現遠處漂著一個黑色漂浮物,隨著海浪時起時伏。他隨後慢慢接近漂浮物,才發現是一艘放了氣的半浮半沉的橡皮艇,印著“國軍”二字。艇上還有8支槳,附近海面上還漂著同樣的4支槳。再仔細檢查,還有一個打氣筒和兩顆子彈。杜馮來立刻想到,可能是台灣特務來了。而且從艇上的5支槳還未散開、海面上的6支槳也漂流不遠等情況來判斷,乘船的人剛來不久。根據海潮、風向和橡皮艇、船槳的位置判斷,敵人可能爬上了附近的無人荒島———小星山島。杜馮來馬上掉轉漁船駛回港口,向當時的港口公社、民兵連和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當時是下午2時左右,緊急集合的螺號響徹港口上空,一時間分佈在港口各個角落的民兵都放下手頭工作,紛紛向碼頭集合,張耀南也趕緊從家裡往碼頭跑去。在當時武裝部長、民兵連連長張苞的統一指揮下,隊伍20多人登上兩條機帆船,向杜馮來發現橡皮艇的海域駛去。在查看了橡皮艇后,張苞下命令,按照民兵登島的演習方案,大約下午3時多,隊伍悄悄登上小星山島淺灘。
蘆葦叢中7個敵人向隊伍掃射
當時,二班班長李灶、副班長陳炳帶著一挺機槍和二班民兵搶佔山頭制高點,監視海面情況。一班班長莫鏡明、副班長彭錦才帶一挺機槍和一班民兵佔領第二個山頭,主要控制山腰的主要地勢。張耀南和幾個民兵隨張苞從海邊向島里搜索前進。
在搜索中,隊伍突然發現草叢的山崖中有一個長滿茅草的山洞,約有一人多高,20多米深。張苞看見洞口茅草雜亂倒伏,似乎有人曾進過山洞,立即叫張耀南和徐景松等人守在山洞口兩側。
不到一會,張耀南就聽到不遠處山頭傳來槍響,心想遇上敵人了!立即大叫張苞的名字。他趕緊從山洞裡出來,帶領隊伍一起向山頂方向前進。當路過一片蘆葦叢的時候,突然遭到敵人伏擊。原來在蘆葦叢中藏著7個敵人。當時敵人在暗處,隊伍在明處,而且敵人佔據高地的形勢對隊伍十分不利。隨著張苞大喊一聲“開打!”隊伍冒著敵人的瘋狂掃射,用七九式步槍頑強地阻擋敵人的進犯。
斗笠一拋敵人竟集中火力猛射
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張苞見隊伍有危險,立即命令隊伍趕快轉移,他就地打了兩個滾,將敵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不料被一顆子彈射中胸膛。副連長徐景松立即卧伏前進到張苞跟前,為他包紮傷口,隊伍就拚命阻擋敵人的進攻。但由於隊伍在人數和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敵人憑藉強大的火力,離隊伍越來越近……
危急情況下,張苞命令隊伍立即轉移,他留下來繼續阻擊敵人。不幸的是,他再次被敵人射中胸膛……在轉移的過程中,敵人對隊伍狠追猛打,張耀南的左臂突然被射中,頓時鮮血直流。當時天色慢慢暗下來,還下起了小雨,隨著敵人一步一步逼近,張耀南感覺一陣陣寒冷襲來。怎麼辦?張耀南急中生智,將自己戴的漁民斗笠一摘,向旁邊甩去。這招果然奏效,敵人集中火力向斗笠猛射。張耀南馬上反身打了幾個滾,躲到一塊大岩石下邊,趕緊將七九式步槍裝上子彈。敵人很快發現上當了,朝張耀南躲避的方向逼近。20米、15米……張耀南舉起槍,瞄準,射擊,一個敵人應聲倒下。這時莫鏡明與幾位民兵及時趕到支援,打退了敵人。
連長張苞獲授“民兵戰鬥英雄”
夜慢慢深了,槍聲也暫時停了下來。當時隊伍又餓又冷,卻不能撤退,怕敵人趁機逃跑,所以隊伍只好死死地堅守在山頭上,等候解放軍支援。第二天清晨,張耀南與其他民兵,會同支援的解放軍在小星山島上展開地毯式追捕搜索行動,敵人終成瓮中之鱉,紛紛繳械投降。
經過清點,隊伍打死敵人2名、打傷1名、俘獲9名,繳獲武器21件、手榴彈3枚、子彈3000餘發、電台1部。雖然隊伍取得了小星山戰鬥的勝利,但連長張苞,戰友徐景松、馬德強卻英勇犧牲了。當年11月,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追記他們三人一等功,革命烈士,追授張苞為“民兵戰鬥英雄”稱號。

家國春秋


1962年,國際反華氣焰囂張一時,國內連續3年自然災害,國家面臨嚴重困難。台灣國民黨軍隊不時派出武裝特務竄擾張耀南沿海地區。
港口南面是浩瀚的南海,東西面依偎著紅海灣和大亞灣,三面環海,風光秀麗。47年前,著名的小星山戰鬥就發生在這裡,港口“英雄民兵連”的威名由此傳遍全國,成為國防教育的一個典型、一面旗幟。40多年過去了,港口民兵連的民兵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民兵連的光榮傳統仍然一代一代往下傳。無論社會環境怎麼變化,港口民兵連始終做到“風”吹不倒,“浪”打不垮。
40多年,港口民兵連緊密配合解放軍守衛著祖國的海岸邊防,積極配合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兵們不為金錢所誘惑,堅持在海防第一線巡邏站崗,堅持為群眾做好事、實事,不計報酬,出色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從1997年至2002年,該連隊連續6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