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曙光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陳曙光,1975年生,湖南瀏陽人。教育部首屆青年長江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央“馬工程”專家,教育部“馬工程”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央編譯局國家高端智庫特約研究員,湖北省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全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延安大學兼職教授。近年來,關於“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話語”的研究成果獲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和多位省部級主要領導重要批示,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2016年5月17日,應邀出席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

陳曙光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人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發展研究。2004年評聘為講師,2007年破格晉陞為哲學副教授,2010年破格晉陞為哲學教授。曾任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哲學部副主任、教授,2010年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2011年榮獲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0年參加湖南省第二期縣委書記“科學發展與領導力提升”專題培訓班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修。2012年8月調入武漢大學工作。

教學


主講博士生公共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研究生公共課“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和本科生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主講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通開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調入武漢大學前,主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方向課“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研究”等。

論文


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政治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160餘篇,《新華文摘》、《紅旗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複印和觀點摘要70多篇次。

著作


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個人專著4部,參編“馬工程”重點教材2部。

課題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後期資助項目2項。主持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1項。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4項。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等2項。參與“馬工程”重大項目2項。

獲獎


榮獎省部級以上獎勵6項,其中一等獎3項。其中,《中國模式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系列論文)獲湖北省第十屆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2016年),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第一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2015年);《新中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獲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第四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2009年);《馬克思人學範式革命的思維之維》獲全國黨校系統第八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2010年);《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榮獲武漢大學第十四屆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2014年),湖北省第九屆人文社科成果三等獎(2014年);《馬克思人學革命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2年)。2009年獲湖南省黨校系統第八屆教學比賽二等獎,2011年獲湖南省首屆幹部教育名課獎。

社會服務


在省委黨校廳干班、中青班,社科骨幹培訓班,各級黨委中心組講授各類專題20多個,主要專題有《全球視野中的“中國模式”》、《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輔導》、《<費爾巴哈論>導讀》、《核心價值觀與當代中國價值自信》、《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大力推進反腐敗的體制機制創新》、《當前若干社會熱點問題透視的方法論原則》、《創新思維與領導藝術》、《哲學與人生》等,效果良好,受到各類學員普遍好評。
一、項目:
1、主持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思想研究”(批准號:15ZDA003),在研。經費80萬。
2、主持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改革方法論研究”(批准號:15AKS004),在研。經費35萬。
3、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理論與歷史研究”(批准號:11FKS002),已結題。經費15萬。
4、主持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批准號:10FZX001),已結題。經費12萬。
5、主持教育部2013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中國學術話語的基本問題研究”(項目編號:NCET-13-0433)。經費20萬。
6、作為“馬工程”主要成員,參與“馬工程”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全國研究生公共課重點教材),首席專家為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楊春貴教授;
7、作為“馬工程”主要成員,參與“馬工程”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全國黨員幹部讀本),首席專家為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教授;
8、主持湖北省2014年社科基金重點課題“構建中國特色學術話語體系研究”,在研。經費15萬。
9、主持湖北省2013年社科基金課題“以人為本的人學沉思”(批准號:2013011),在研;經費4萬。
10、主持湖南省2006年社科規劃課題“馬克思的人學革命與以人為本”(批准號:0602018C),已結題。
11、主持湖南省2008年社科基金課題“馬克思人學革命研究”(批准號:08YBB053),已結題。經費1萬。
12、主持湖南省2009年社科基金課題“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批准號:09YBB401),已結題。經費1萬。
13、主持湖南省2011年社科基金課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批准號:11YBA303),已結題。經費1萬。
二、獎項
1、2016年12月,《中國模式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系列論文)獲湖北省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獨立。
2、2015年12月,《中國模式: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獲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第四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獨立。
3、2009年12月,《新中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獲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第一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與導師合作。
4、2010年9月,《馬克思人學範式革命的思維之維》獲全國黨校系統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獨立。
5、2012年8月,專著《馬克思人學革命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一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獨立。
6、2014年12月,專著《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獲湖北省第九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獨立。
7、2014年6月,專著《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獲武漢大學第十三屆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獨立。
8、2009年6月,獲湖南省黨校系統第八屆教學比賽二等獎。
9、2011年12月,《蘇東劇變的“馬克思現象”》被評為湖南省首屆“名課”獎。
10、2010年1月,獲湖南省黨校行政學院教學質量一等獎。
三、著作:
1、《馬克思人學革命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獨著。
2、《直面生活本身——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獨著。
3、《以人為本的形上之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獨著。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理論與歷史研究究》,學習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
5、楊春貴主編,《“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教學大綱》,參編,執筆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6、楊春貴主編,《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參編,執筆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7、袁貴仁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參編,執筆1章,學習出版社、黨建出版社2013年版;
8、石雲霞主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題研究》,參編,執筆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9、楊春貴主編,《經典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原著十講》,參編,執筆1章,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年版;
10、石雲霞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研究》,參編、執筆2章,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四、論文:
1、《中國模式: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兼評西方話語中的“中國模式”觀》,《教學與研究》(CSSCI)2014年第2期。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同志、政治局委員劉奇葆同志等批示。《人民日報》2014年5月8日大篇幅轉載(5000字),題目改為“中國模式是確定性與開放性的辯證統一”。中宣部《輿情參閱》2014年第7期詳細轉載。中央馬工程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參考資料》2014年第716期全文轉載。中宣部理論局、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考資料》2014年第295期全文刊載。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4年第5期全文複印。《學習時報》2014年7月7日“參考文摘版”轉載觀點;《兵團日報》2014年8月22日“理論版”轉載觀點。
2、《中國話語與話語中國》,《教學與研究》(CSSCI)2015年第10期。《新華文摘》(校定權威期刊)2016年第4期全文轉載;《光明日報》2016年1月13日轉載觀點;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6年第1期全文複印;《紅旗文摘》2016年第5期全文轉載文章第三部分“中國話語的評判標準與尺度”;《紅旗文稿》2015年第21期轉載觀點;《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研究輯刊》2016年第3輯全文收錄;《青海日報》2016年2月1日轉載觀點;《吉林黨校報》2015年第12期大篇幅刊載。
3、《價值觀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獨立性的重要支撐》,《求是》(校定權威期刊)2016年第4期;《紅旗文摘》2016年第4期全文轉載。
4、《理解“中國模式”的方法論原則》,《求是》(校定權威期刊)2014年第12期;《紅旗文摘》2014年第7期全文轉載。
5、《從歐洲難民危機看西式民主的話語陷阱》,《求是》(校定權威期刊)2015年第24期;《馬克思主義文摘》2016年第2期全文轉載;《學習活頁文選》2015年第70期全文轉載。
6、《關於“以人為本”的形上之思》,《哲學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09年第3期,《學術界》2009年第3期轉載觀點,《師資建設》2009年第8期全文轉載。
7、《人類命運與超國家政治共同體》,《政治學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6年第6期;
8、《論中國話語的生成邏輯及演化趨勢》,《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6年第10期;《光明日報》2016年12月7日轉載觀點;
9、《以人為本的人學沉思——歷史、可能、現實的三重視域》,《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06年第8期;《中國哲學年鑒》2007年轉載。
1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的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09年第1期。
11、《人本神話:資本主義人本價值觀的前提批判》,《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0年第12期。
12、《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若干思考》,《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0年第9期。
1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若干誤區辨正》,《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3年第7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13年第11期全文複印。
14、《多元話語中的“中國模式”論爭》,《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4年第4期。《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研究輯刊》2015年第1輯全文收錄。
15、《論馬克思主義民主觀》,《馬克思主義研究》(校定權威期刊)2015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15年第8期全文複印。
16、《“存在”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學術界》2016年第7期轉載觀點。
17、【光明專論】:《共產主義這面旗幟什麼時候也不能丟》,《光明日報》2016年3月17日第一版。《求是》2016年第8期轉載觀點,《紅旗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轉載,中宣部《學習活頁文選》2016年第19期全文轉載。
18、【光明專論】:《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2016年8月15日第一版,《理論導報》2016年第8期轉載,《寧波日報》8月25日轉載。
19、《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新長征》,《人民日報》2017年1月6日。
20、《中國模式:確定性與開放性的辯證統一》,《人民日報》2014年5月8日。
21、《中國的發展優勢如何轉化為話語優勢》,《光明日報》2014年2月17日。
22、《話語權是一種什麼權力》,《光明日報》2015年1月15日;《紅旗文摘》2015年第3期轉載觀點。
23、《增強構建中國話語的自信》,《人民日報》2015年7月8日;《求是》2015年第15期轉載,《馬克思主義文摘》2015年第 期全文轉載。
24、《世界歷史豈能止於西式民主》,《人民日報》2015年9月1日。
25、《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方法論誤區辨正》,《光明日報》2015年11月25日。《紅旗文稿》2015年第23期轉載觀點。
26、《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界意義》,《人民日報》2016年5月5日“理論版頭條”;第二作者。《學習活頁文選》2016年全文轉載。
27、《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解讀》,《光明日報》2006年6月25日。
28、《論馬克思的“生活”概念》,《江漢論壇》(CSSCI)2015年第8期。《新華文摘》2015年第24期轉載觀點。
29、《小同大異:馬克思人學與費爾巴哈人學的存在論分野》,《社會科學輯刊》(CSSCI)2014年第2期。
30、《中國模式:西方話語中的另類解讀》,《江漢論壇》(CSSCI)2014年第8期。
31、《存在論的感性轉向:費爾巴哈的貢獻及其限度》,《湖南社會科學》(CSSCI)2014年第4期;
32、《儒家的修身思想體系探微》,《倫理學研究》(CSSCI)2006年第4期;《光明日報》2006年9月26日轉載觀點,《倫理學文摘卡》2006年轉載。
33、《網路亂象的倫理拷問》,《倫理學研究》(CSSCI)2014年第3期。
34、《實體本體論人學的基本建制及其動搖——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上),《探索》(CSSCI)2014年第2期;
35、《存在論的斷裂與馬克思的重建——馬克思人學存在論革命研究》(下),《探索》(CSSCI)2014年第4期;
36、《西式民主的“軟肋”與“硬傷”》,《紅旗文稿》(CSSCI)2014年第23期。第一作者;《紅旗文摘》2015年第2期全文轉載。
37、《人何以為本:價值論緣起,存在論上解決》,《求索》(CSSCI)2015年第6期。
38、《西方視野中的中國改革方法論研究》,《探索》(CSSCI)2015年第3期。
39、《西方話語中的“民主陷阱”及其批判》,《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CSSCI)2015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5年第6期全文複印。
40、《論“中國道路”的話語體系建構》,《思想理論教育》(CSSCI)201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6年第6期全文複印;
41、《霸權的終結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廣東社會科學》(CSSCI)2016年第5期,第二作者。
42、《論話語權的演化規律》,《求索》(CSSCI)2016年第3期,《紅旗文稿》2016年第9期轉載觀點。
43、《論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法》,《湖南社會科學》(CSSCI)2016年第3期。
44、《馬克思人學範式革命的思維之維》,《上海行政學院學報》(CSSCI)2008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45、《馬克思人學範式革命的存在之維》,《上海行政學院學報》(CSSCI)2009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5期轉載觀點。
46、《範式革命:馬克思人學走向科學的關鍵——從抽象人學到現實人學的範式轉換》,《上海行政學院學報》(CSSCI)2006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5期轉載。
47、《馬克思人學範式革命的體系之維》,《上海行政學院學報》(CSSCI)2007年第3期。
48、《思入時代的深處,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高校理論戰線》(CSSCI)2010年第1期。
49、《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理論視野》(CSSCI)2010年第1期,與導師合作。
50、《談談理論的檢驗標準問題》,《理論視野》(CSSCI)2012年第9期。
5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中的幾個問題》,《理論視野》(CSSCI)2013年第5期。
52、《馬克思主義的“貧困”與學者的責任》,《江海學刊》(CSSCI)2011年第1期;
53、《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經驗與反思》,《湖南社會科學》(CSSCI)2012年第6期;
54、《以人為本研究:從解讀走向深入》,《探索》(CSSCI)2010年第4期。
5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若干關係辨析》,《探索》(CSSCI)2012年第6期;
56、《資本邏輯宰制下人的發展規律初探》,《探索》(CSSCI)2013年第4期;
5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幾個元理論問題》,《學習與實踐》(CSSCI)2013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3年第11期全文複印;
58、《端正學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CSSCI)2009年第4期,與導師合作。
59、《中國共產黨90年思想理論建設科學化的基本經驗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CSSCI)2011年第2期,與導師合作。
60、《改革開放30年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反思》,《武漢理工大學學報》(CSSCI)2008年第4期。
61、《以人為本的人學闡釋》,《新疆社會科學》(CSSCI)2006年第1期。
62、《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探討》,《廣東社會科學》(CSSCI)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63、《從知識論到生存論的範式轉換——論馬克思開闢的人學路向》,《河南大學學報》(CSSCI)2008年第4期,《哲學文摘卡》2008年轉載。
64、《論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研究》2016年第3期。
65、《方法論革命:馬克思科學解答人學“核心問題”的關鍵》,《河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5期轉載。
66、《馬克思:深刻影響歷史的千年偉人》,《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3第3期轉載觀點;
6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幾個問題》,《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11年第4期全文複印。
68、《國際金融危機后的“馬克思現象”透視》,《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複印。
69、《改革開放3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學習與實踐》2008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09年第1期全文複印,與導師合作。
70、《如何做好返鄉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研究動態》2009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6期全文複印,與導師合作。
7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整體性邏輯》,《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第10期,《新華文摘》2012年第4期轉載觀點。
72、《直面學風問題——兼談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紅旗文稿》2009年第21期。
73、《評“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理論視野》2009年第12期。
74、《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走出傳統、超越可能、跨入現實》,《探索》2006年第2期。
75、《回顧反思前瞻——近五年科學發展觀研究述評》,《探索》2009年第4期。
76、《“以人為本”的人學立論依據》,《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哲學文摘卡》轉載。
77、《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述評》,《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第6期,與學生合作。
78、《科學發展觀研究的基本特點、實踐運用與未來走向》,《重慶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79、《儒家文化視野中的和諧思想體系探微》,《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80、《以人為本:從空想到現實》,《中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81、《錢穆“中國文化最優論”評析》,《中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82、《馬克思破譯人學“斯芬克司之謎”的歷程與方法》,《中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2 期。
83、《人與世界:從“原初分離”到“原初統一”——馬克思在人學“基本問題”上的革命》,《湖湘論壇》2007年第4期。
84、《談談“問題”與“理論”》,《湖湘論壇》2008年第4期。
85、《“物質”是人之存在的本體嗎》,《湖湘論壇》2009年第4期。
86、《世紀之交“馬克思現象”的回顧與反思》,《湖湘論壇》2011年第4期;
87、《中國話語建構:原則與目標》,《湖湘論壇》2014年第4期。
88、《錢穆的“文化類型說”評析》,《江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89、《對以人為本的哲學解讀》,《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90、《論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定位》,《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91、《化解文化矛盾與構建和諧社會》,《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92、其他略。

人物活動


2017年10月,參與並主講第二十次長安街讀書會:中國道路 世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