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農場

青海省第一個大型國營農場

青海省第一個大型國營農場-德令哈農場創建於1954年2月。在艱苦創業的年代,我在農場工作了近4年,現就回憶所及,將建場經過記述於下:農場組建的頭一年,省農林、水利部門專門組織了一支技術力量前往德令哈地區進行勘察規劃工作。省公安廳勞改局的農業行家楊榮光和測繪工程師瓦壽天同志也抽調參加配合工作。

簡介


勘探隊駐紮在德令哈偏西部的德里克小村莊,在當地區政府的支持與群眾的熱情幫助下,踏遍了方圓百多公里荒無人煙的芨芨灘、沙灘、鹽鹼灘、蘆葦塘和沼澤地,經過半年多艱苦努力,終於摸清這一地區土層肥厚,日照和水源充足,具有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和前景。隨後,省上將建議開辦大型國營農場的可行性計劃與完整的資料上報國務院,很快得到了批准,第二年春,農場組建組在西寧宣布成立。
創建德令哈農場的主力軍是剛剛完成民和縣東垣渠水利工程任務的民和縣水利支隊,農場場長由該支隊長郝登閣擔任,厂部設有各職能科室,下設6個作業大隊,勞力主要是犯人。當時我任農場副科長,負責與當地政府和群眾聯繫,採購役畜,調運口糧、籽種等事宜。
進場的首要任務是築路。當時,從西寧到德令哈的路是非常難行的。西寧到茶卡,這一段青藏公路雖不平垣,但還可通行汽車,過了茶卡,經莫河去希里溝,就僅能通行馬車。希里溝以上賽什克、克騰一線純為白刺、小灌木叢生之泛漿地帶,解凍前馬車尚能勉強通過。若從希里溝北進,繞野馬灘芨芨大草原,連馬車也通行不了,比南路還遠40公里。為了早進規劃區,開荒造田。不誤農時,搶墒春播,決定先從南路進德令哈。
2月初,德令哈地區還處在寒冬季節,第一批築路大隊由大隊長王邦舉等人帶領開始了艱難的築路行進曲。汽車把我們送到茶卡后就無路可走,我們雇了當地牧民的幾輛馬車運送帳篷、灶具、麵粉等重要物資,其餘行李、工具均由自己背行,3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一天,天黑才到達莫河。
當時犯人們穿的是新發的黑斜紋布棉衣(每套新棉花4斤),每人一件老羊皮白板大衣,鋪蓋則是一條小毛氈,由於出發前思想工作做的紮實充分,物資準備比較充足,因而一路上犯人情緒較為穩定。幹部們也是身穿白板帶襟老羊皮衣、腰系皮帶,為了方便脫出右臂皮衣袖子(似藏民打扮),看起來十分幹練。築路大隊任務是:"邊修,邊通,邊通邊好。"從莫河開始向德令哈修南線簡易公路,每天進展一二十華里,從泛漿地到德令哈修了半個多月,考慮到南線解凍後路面會泛漿,汽車不能行走,我們做了兩手準備,即由大隊長武長生、教導員張明亮帶領部分犯人,按指定路線從希里溝北進老虎溝,走野馬灘、澤令溝,一邊修,一邊前進。這個隊也以每天十華里的速度修了近一月,北路修通。於是,大批的建設物資就由這兩條簡易公路源源不斷地運進了德令哈農場。
大規模的農場初建工作展開了。首先,在全廠幹部、職工、勞力中進行了一場"安下心,紮下根,開花結果建設新家園"的思想教育,大家堅定了"以農場為家"的信心和決心。第一批進場的幹部大多是戰爭年代過來的革命老同志,他們不但是指揮官,而且是深入生產第一線的帶頭人,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作風帶動和影響下,全廠幹部職工人手一鎬一杴也投入了緊張的建廠勞動。艱苦勞動能磨礪人的意志,大家手起繭腳磨爛,卻沒人叫苦叫累,反而乾的更歡了。
當時,除抽一部分人參加擴充改造原村民澆地的水渠外,還抽出一部分犯人去北山伐木,打土坯,準備蓋房子。大部分人便投入了開荒播種。播種工作除僱用群眾的少數黃牛馬匹,拉畜力播種機外,絕大部分靠人力播種下籽。幹部們比犯人早起晚睡,一同進行播種。農場那時還沒修起圍牆,我們只能劃一條警戒線,晚間武警站崗,幹部們也輪流值班負責檢查安全。
盆地的氣候十分惡劣,變化無常,乾旱少雨,一年有8個月是風季,隨時狂風乍起,颳得天昏地暗,風沙吹得人眼睛都睜不開,第一年我們都住帳篷,用馬脊樑單布做的帳篷雖然全部用一根粗麻繩從蓬頂橫拉,有七八個橛子固定在地面,但往往一颳起狂風,帳篷就被掀起或吹倒。有時,一晚上要起來壓幾次帳篷。到了夏季,天氣炎熱,帳篷里象蒸籠一樣悶的人喘不過氣來,根本無法休息。在那艱苦的環境里同志們還十分樂觀,想出辦法在帳篷內挖了1米深的坑壕,人睡進去十分涼爽。後來有人還別出心裁,在帳篷里挖好土台桌子、土台凳子,上面鋪張報紙或一塊布,稱為很講究的"土沙發"。
酷夏,盆地芨芨灘、沼澤地上蚊子特別多,小蚊子專叮人,還有比蒼蠅大的牛蚊子,一群群象團團煙霧一樣,遮天蓋日黑壓壓撲過來,咬得人手、臉都腫紅了,奇癢難熬,嚴重的糜爛化膿,久久不愈,痛苦不堪。場部立即想法置備紗布做成頭套每人一副,直套到脖子上,赤日炎熱,使人十分難受。每到晚上,帳篷前或院內到處煨草燒糞,滾滾濃煙瀰漫荒灘,用此辦法熏蚊。直至第三年,把蚊蠅賴以生存的沼澤水引為活水,挖掉席芨草墩,才逐步減少了蚊害。
我們剛進場時,由於交通不便,很難吃到新鮮蔬菜,致使不少幹部和犯人患了夜盲症,視力減退。據說吃半塊羊肝就可愈,可哪裡去找羊肝呢?附近蒙民養的綿羊很少,經過動員才買回來十幾隻老弱羊,經農場的郝生棟醫生想辦法配成針劑給大家注射,治療效果較好。同時我們發動大家挖野菜下飯以解燃眉之急,接著又種了二三十畝菠菜、白菜、蘿蔔、芹菜等,以後情況有了好轉。

時節


農場雖規定休大禮拜,但農忙秋收時節,大家日以繼夜地干,很少休息過,絕大多數幹部從沒叫苦喊累,表現都很好。農場第一年種地8200餘畝,秋後打碾糧食400萬斤,油料20萬斤,基本解決了次年的口糧籽種,入冬時,已蓋成簡易房屋近萬平方米,全場幹部、職工、武警及犯人都搬進了房屋。組建農場時,場領導十分注重與當地蒙民群眾、宗教上層頭人建立和睦關係,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有事多商量,互相支持、密切了場群關係。當時,農場還成立了管理委員會,上級派楊文錦(蒙族,海西公安處長)任主任委員,桑洛(蒙族,原都蘭蒙族自治區副主席)、索南木邦傑(蒙族,原都蘭三區蒙族大王爺)任副主任委員,廖永和(老紅軍,都蘭三區區委書記兼區長)、郝登閣等人任委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過問農場的大事,和當地政府與群眾的聯繫工作。為了促進與當地蒙民群眾及上層人士的友好關係,還調進蒙族幹部希裡布(原都蘭三區公安特派員任場部科)、桃加(原為村長)、多日傑等同志到場里工作,他們為密切場群關係起了橋樑作用。場領導也經常與當地黨政領導加強聯繫得到支持,並主動拜訪民族宗教上層人士聯絡感情,了解情況,使農場和群眾的真摯友情日益深厚。
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群眾的熱情支持和幫助。1954年春夏,農場人員幾十萬斤的口糧和籽種,全靠都蘭地區蒙族群眾的駱駝及天峻藏族群眾的氂牛從希里溝等地運進了德令哈,附近十餘盤水磨當即為農場加工麵粉。我們進行春播時,附近農牧民主動借給牲口幫助播種。我們也積極為當地農牧民解決他們的困難,如小型鐵木器、鐮刀、馬掌加工等無償供給牧民群眾,滿足他們的需求。農場汽車過往茶卡、西寧總是熱情地讓牧民群眾搭車。最使牧民群眾歡迎的是農場醫院熱情地為他們免費治病送葯,還專門抽出幾頂帳篷和房子為來往治病的牧民群眾提供住宿方便。有的重病人來不了醫院,農場則派醫生往返幾十里路上門看病。因此,德里克村的群眾說"共產黨辦的農場實話好",並紛紛要求也加入農場。
五十年代初期,柴達木地區剛解放,當地土匪及流竄在牧區的馬步芳軍隊散兵游勇時有搶掠、騷擾活動,暗藏的敵人也在蠱惑人心,妄想破壞新生的人民政權。這時農場陸續調進大批犯人,我們格外警惕,嚴加防範,當時光靠農場自身的警力是不夠的。因此,農場先遣工作組成員在倒淌河、茶卡、希里溝等處設站,請求當地人民政府機關和民兵組織的協助配合,附近蒙民群眾也積極協助我們搞好警戒工作。多年來,農場幾萬名犯人沒發生過大的事故。
為了加快農場的發展,第二年購置了部分農墾機械,開荒達三萬餘畝。為了提高畝產量,還搞了實驗田,經過幾年反覆試驗,終於培育出了春麥冬播的優良品種"德農一號"大紅麥和大白麥。這種冬播小麥春季長勢茁壯、良好,改變了春播時間長、灌水不足、出苗不齊的缺點,較春播小麥增產近二成。以後逐步加以推廣,都獲得糧食高產。這一成果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肯定和獎勵。
為了解決農場及附近群眾的水源問題,省水利局汪福祥隊長帶領測量隊經過8個多月的實地測量、規劃之後,於1955年起開始挖渠,一年時間修主幹渠約35公里,加上支渠達150餘公里,至1956年全部完成了水利配套設施。
當時,農場還購進大批牛、馬、羊,進行改良繁殖,還引進了八九頭"哈白"良種豬,和青海土種豬雜交改良。到1957年春,農場發展豬萬頭以上,不但提供了職工的肉食,還為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優質肥料。
1956年農場根據公安部提出的勞改企業貫徹"改造第一、生產第二",並堅持"農業保糧食、工業保收入、以工支農、以工促農"的方針,抓緊建設糧、油加工廠、電廠,並開發了煤礦、硼砂廠、硫磺礦等30多個獨自核算的中小型企業。農場保收糧田通產達到600-700斤、單產最高達1500斤,到1959年總場已開墾10.8萬畝,產量達4000餘萬斤,加上懷頭他拉、尕海、戈壁、譯令溝、蘇吉、賽什克、野馬灘等分場已近30萬畝田,糧食總產1億多斤,油菜籽幾百萬斤,成為柴達木的"糧倉"。
盆地後來又相繼開辦了香日德、諾木洪格爾木等農場,德令哈農場不但調去不少技術力量,還代培了不少技術員,介紹提供了農牧業生產的經驗資料。對這些新建農場起到了促進作用。
德令哈農場的創建和發展,特別是在高寒地區糧食獲得大面積豐產,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北京農科院金寶善院長、小麥專家蔡旭等同志親自前來察看、了解並予以指導。1958年公安部在德令哈農場召開西北五省區現場觀摩會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鼓勵。
回首當年創業的艱辛歷程,感慨良多,特以此片斷回憶,以敘紀念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