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人血丙種球蛋白的結果 展開

人血丙種球蛋白

兒科用藥

簡介


● 通用名:人血丙種球蛋白
● 英文名稱:Human Normal Immunoglobulin

人血丙種球蛋白是什麼葯


● 人血丙種球蛋白是一種從健康人血漿中提取的蛋白製劑,主要用於防治病毒性傳染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症。

人血丙種球蛋白在兒科有哪些用途


● 本品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病毒性傳染病,如傳染性肝炎、麻疹、水痘等。還可用於治療丙種球蛋白缺乏症。

人血丙種球蛋白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


● 藥物的製劑和規格不同,它們的給藥方法、途徑和吸收速度、穩定性也不一樣,各有特點。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人血丙種球蛋白兒科常用製劑和規格如下。
● 注射劑:0.3g(3ml),2.5g(50ml)。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人血丙種球蛋白

● 對人血丙種球蛋白過敏或有其他嚴重過敏史者,請不要使用人血丙種球蛋白。
● 有IgA抗體缺乏者不能使用人血丙種球蛋白。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人血丙種球蛋白

● 有嚴重酸鹼代謝紊亂的患者應慎用,請提前告知醫生。
● 人血丙種球蛋白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人血丙種球蛋白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人血丙種球蛋白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人血丙種球蛋白在兒科如何用藥


● 兒童處在身體發育階段,肝臟、腎臟、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用藥不同於成人,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 預防麻疹:一般在接觸麻疹患者后5日內注射效果較好,超過7日僅可減輕癥狀,肌內注射,劑量為0.05~0.15ml/(kg•次)。
● 預防傳染性肝炎(甲、乙型肝炎):最好於接觸5日內注射,最多不超過15日,肌內注射,劑量為0.05~0.1ml/(kg•次)。
● 治療傳染性肝炎:小兒,肌注3~6ml/次,每6日一次,6次為一療程(亦可每日或隔日一次注射)。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注射用人血丙種球蛋白
● ● 本品為血漿製品,使用時應注意預防過敏反應。
● ● 除註明供靜脈使用外,一般製品不可靜注或靜滴。
● ● 開啟安瓿后應一次用完,剩餘者不能留存。
● ● 已發生混濁或沉澱者不可使用。
● ● 液體製劑應在2~8℃暗處保存,凍干製劑應保存在10℃以下乾燥處。
● 靜注人血丙種球蛋白
● ● 本品專供靜脈輸注。
● ● 應嚴格單獨輸注,禁止與其他藥物混合輸用。
● ● 製品溶解后應為無色澄明液體,如有異物、絮狀物及沉澱,不可使用。
● ● 製品溶解后應一次輸注完畢,不得分次或給第二人輸用。
● ● 有嚴重酸鹼代謝紊亂的患者應慎用。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人血丙種球蛋白罕見急性過敏反應,但一旦發生下列急性過敏反應表現,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蕁麻疹,呼吸困難,臉部、嘴唇、舌頭或者咽喉腫脹,甚至休克等。

人血丙種球蛋白如何保存

● 人血丙種球蛋白藥品液體製劑應在2~8℃暗處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兒童。

人血丙種球蛋白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極個別患者有一過性頭痛、心慌、噁心等反應。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人血丙種球蛋白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人血丙種球蛋白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人血丙種球蛋白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預防甲型肝炎在每輸500ml全血時加入本品500mg,可使輸血后甲型肝炎的發病率降低,即使發病,病情也輕,預防效果明顯。

如何合理使用人血丙種球蛋白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人血丙種球蛋白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的相應濫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人血丙種球蛋白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胡亞美,張金哲,江載芳。兒科藥物治療學。第2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