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賢村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興賢村

興賢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區西北3.5公里,霍童溪西南岸。舊稱傅岩,因村後山多青岩,又名青岩,1958年成立大隊時,由於是諧音,后以"興賢"為名。

鄉村介紹


興賢村位於霍童鎮西北部,依山傍水,是寧屏省道的沿線村莊,是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四大行政村之一。東臨周寧咸村,寧德母親河——霍童溪徜徉而過,北接洪口而通屏南
興賢村,據古書記載,隋末諫議大夫陳賢公入閩后居住鳳洋(現上洋村),時有出遊而仰觀北有傅岩,山奇水秀。定盼四面峰巒:左有青龍,右有白虎獅鳳拱水口,背倚玉帶綠水白象連環,主山如虵似獬,蝙蝠洞潭中瑞龍獻珠,獬岩谷山上錦雞呈鳴,進斯阪暴滿,叢林茂竹,撥尋佳處則見一坪青芝秀艷,方圓為地數丈,因肇基焉。其地泉甘土肥而群山拱護堪入青丹,遂名“青岩”,主山曰獬崗卜築安居之。後裔子孫因陳賢公之名和其育後裔子孫之訓而更名“興賢”,集“興旺與賢明”之意。
現興賢村,鄉風淳樸,村民們依然勤勞樸實,以德、義育子孫,善待四方來客,村中各族譜中記載的關於修橋鋪路者甚多,其中不乏變賣田產家業的。
為帶動一方群眾致富,近年村兩委確定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即發展茶葉生產做為本村支柱產業,帶動其它各產業的發展。兩年發展丹桂等新品種茶葉360多畝,同時抓好茶葉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人均收入。一方面村黨支部引導群眾採取多種形式,多渠道集資,興辦茶葉初制、精製加工廠。現有茶葉初、精製廠四家,參與茶葉加工戶達240多戶。另一方面,著重抓好茶葉產品開發,使產品上檔次。近年來開發出實銷對路的高檔產品有茉莉花茶、銀毫、碧蕾春等。三是組織推銷,搞好產後服務。通過精幹人員的努力,現在的業務擴展到北京、保定、河南、山西、天津、安徽等地。
目前,興賢村已成為霍童溪流域一個較大的茶葉集市。有洪口、周寧咸村、川中、瑪坑等地的茶葉都能到此交易,平均日交易量達170多擔。村茶葉年產量約150噸,年產值100多萬元。初步形成了特色經濟、產業化。“一業興而百業旺”規模種植茶葉的成功,大大調動了村民發展高優高效農業的積極性。
興賢村,據古書記載,隋末諫議大夫陳賢公入閩后居住鳳洋(現上洋村),時有出遊而仰觀北有傅岩,山奇水秀。定盼四面峰巒:左有青龍,右有白虎獅鳳拱水口,背倚玉帶綠水白象連環,主山如虵似獬,蝙蝠洞潭中瑞龍獻珠,獬岩谷山上錦雞呈鳴,進斯阪暴滿,叢林茂竹,撥尋佳處則見一坪青芝秀艷,方圓為地數丈,因肇基焉。其地泉甘土肥而群山拱護堪入青丹,遂名“青岩”,主山曰獬崗卜築安居之。後裔子孫因陳賢公之名和其育後裔子孫之訓而更名“興賢”,集“興旺與賢明”之意。
陳賢公(因排行第四而稱陳四公),興賢村敬奉為當地土主二代明王,以忠義賢明之神氣護佑洞天一方百姓。
據陳氏族譜記載,陳賢公為隋朝諫議大夫,因諫焬帝不入,棄職休官。其時各地干戈並起,遂領男女六親眷屬三百餘人,自固始縣入閩進第一洞天霍童。
陳賢公忠義感天,後裔子孫為感其開強辟岩建福靈宮供奉其香火,(宮原址於興賢村下渡坂中,在乾隆三十六年合鄉仝建,在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一夜遭洪水推流而片瓦無存,相傳陳公的木身雕像流至雷州(於三都)託夢與興賢村民咸知,后本鄉六戶人尋至該地請回。現有的福靈宮修建於興賢村街尾,坐丙向壬,在光緒丁丑年二月合鄉同建三座透后全部完成。)其中關於他成正果后的澤沛鄉里、救死扶傷、忠義的各種顯靈傳說不斷。其留下之鄉風、家訓教育了陳氏一代代的子孫後裔及一方百姓。現興賢村,鄉風淳樸,村民們依然勤勞樸實,以德、義育子孫,善待四方來客,村中各族譜中記載的關於修橋鋪路者甚多,其中不乏變賣田產家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