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骨膠

虎骨膠

《四川中藥志》拼音名 Hǔ Gǔ Jiāo 別名虎膠(《醫林纂要》)。來源為貓科動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膠。製法取凈虎骨鋸成小段,置鍋內加水煎熬,經24小時后,將煎液過濾,加入白糖、明礬末少許。

虎骨膠


正文


虎骨膠
(《四川中藥志》)

異名


虎膠(《醫林纂要》)。

來源


為貓科動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膠。動物狀態詳"虎骨"條。

製法


取凈虎骨鋸成小段,置鍋內加水煎熬,經24小時后,將煎液過濾,加入白糖、明礬末少許,攪勻澄清。如此反覆煎約3次,乃將取得清液合併煎熬濃縮,至水分蒸發殆盡,加入少量黃酒。緩火濃縮,以膠汁稠粘呈深黃色為度。去盡余火,並用銅勺頻頻撩動,使熱度發散,最後傾入膠模中。表面用白酒噴布,使呈現金黃色花沫。冷凝后,切成小方塊。宜放於陰涼乾燥處。

藥理作用


參見"虎骨"條。

性味


咸,溫。
①《醫林纂要》:"辛咸,熱。"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無毒。"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


①《醫林纂要》:"功同骨而滋益從容。"
②《四川中藥志》:"補益氣血,強健筋骨。治中風癱瘓,筋骨受風拘攣,四肢麻木,不能屈伸及痿躄。"

用法與用量


內服:用黃酒燉化,沖入葯汁中,1~2錢;或入丸劑。

宜忌


血虛火盛者慎服。

選方


治頑固性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及手足痿廢:老鸛草血通(五花大血藤)煎汁,以黃酒熬化虎骨膠沖入葯汁中,再加適量曲酒,每日二次,每次服半盅。(《四川中藥洹?

配圖


相關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