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檔比例
調閱數與計劃數的比
當考生的高考合成總分(實際高考成績與政策性加分分值的總和)達到某科類某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以後,考慮到高校對錄取考生的專業匹配問題,允許高校調閱超過計劃數一定數量的考生檔案,調閱數與計劃數之比就是投檔比例。
雖說投檔按比例投,但是並非是死板的。一所學校按投檔比例為1:1.2。意思是,招100個人,投120份檔案到該學校。按照篩選退掉後面20個人檔案。這樣的做法未免太冷漠,也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現在,部分學校比例為1:1~1:1.05之間。部分會有1:1.2(而且是相對要求高的軍校)。實際上,這些招生方式有其靈活性,規定是表面的一套,私下的操作是另一套的。學校招生不會無緣無故,退掉一個分數達到要求,健康狀況良好,又填了服從調劑的人。就算你是120%裡面的那靠後的20%,也會在最後錄取你。畢竟,生源就是財源,人家不會放棄一個賺錢的機會的。
一些生源比較差的學校,也是如此,比方他計劃招70個人,可惜最終可能只招到60個人。那該怎麼辦呢,他們的措施是提高投檔比例,本來比例可能是1:1.05,後來改成1:1.2那樣的好處就是增加了投檔的人數。有些人可能誤解成1:1.2是不是就投考試院就投84份檔案去那個學校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考試院投檔本身就是個複雜的過程,每輪投檔中並不能真正知道一個學校能招多少人,它只能通過預先試驗性投檔,計算出大概有多少人填的志願是去那所學校,於是草草的劃一條投檔分數線。不過,最終這所招生學校生源稀缺,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有些填這所學校的學生,被提前招到其他學校去了。如果,這所學校連計劃的70份檔案也沒得到,又想一次性就能招到生源,而非補報的生源。那麼他們就提高投檔比例,這樣考試院計算投檔分數線時,給這所學校又拉低了下限。於是,那所生源差的學校就可以得到67,68或者69份檔案了。
填那些生源差的,要求不嚴格的,教學資源充裕的學校。正常的學校不會無緣無故,淘汰掉比例投檔的那些靠後比例的學生。所以,同學們填志願的時可以不用太顧慮這種比例。比例投檔只不過是一個表面規定,私下的情況可以打電話詢問,人家會跟你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