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學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

張文學: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授、發酵工程專業博士導師,四川省食品安全諮詢委員會專家,四川省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諮詢專家,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科學委員會諮詢專家,四川劍南春集團國家技術中心高級專家,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省酒業協會常務理事、白酒專家委員會微生物組副組長,中國白酒金三角產業協會理事、白酒專家委員會發展研究組委員,農業部能源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貴州凱里學院客座教授。

1985年四川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3-1999年留學日本國立熊本大學,獲分子生物學碩士、發酵工程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微生物分子育種、燒酒新工藝以及環境調和型釀酒生態產業等項目研究。1999年底作為特聘教授人才引進四川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擔任食品生物技術方面的學術負責人,主要從事釀造與發酵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兼任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釀酒工程專業教研室主任。

人物信息


四川省食品安全諮詢委員會專家,四川省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諮詢專家,四川省質監局科學技術委員會諮詢專家,農業部能源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釀酒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白酒金三角產業理事,四川省白酒專家委員會微生物組副組長,貴州凱里學院客座教授。

主要成就


1999年作為特聘教授人才引進四川大學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重大國際合作專項等國家計劃項目、部省攻關項目以及企業委託等科研項目30多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主、參編出版教育部特色教材等7部,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榮獲行業、省市各類教學、科研成果20餘項。研究方向:微生物分子檢測、微生物育種、釀酒工藝、發酵工程、新能源、新食品資源及食品生態工程等。創新性:率先將免培養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於中國傳統釀造發酵食品領域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和菌種分類鑒定,包括DNA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DNA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技術、核糖體小亞基基因克隆及系統發育分析技術等;率先提出了釀酒微生態學理念,並系統地探討了濃香型白酒酒醅、窖泥、大麴以及環境微生物的區系構成及其與物質成分變化間的相關性;率先提出了食品工業生態學概念,通過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致力於食品科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融合以及生態食品工程學術思想的發展。

近年主要研究及成果


1999年以來,主持國家留學回國人員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省部級科技支撐計劃以及企業委託等科研項目40餘項。近年來主要承擔的政府計劃研究項目如下:
項目類別項目名稱排名年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白酒的窖泥微生物群落結構及窖泥老熟與老化機理的免培養研究12011-2013
貴州省科技廳-茅台聯合基金茅台集團釀酒微生態研究戰略平台建設12008-2010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重大專項計劃白酒丟糟及農產秸稈的生物質能轉化研究12009-2012
果蔬功能色素及葯曲釀造發酵食品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課題1:葯曲功能性釀造發酵食品及健康輔助產品的研究開發)12011-2013
日本國農水省海外展開支援事業計劃免疫強化功能性乳酸菌在中國的適用可能性驗證12010-2011
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基於現代生物技術及提取精鍊技術的發酵食品及材質的開發研究12013-2015
主編出版教育部特色教材等5部,參編出版專著3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會議論文100多篇,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00多篇,SCI、EI收錄20餘篇。近年來主要編寫著作、發表論文如下:
論文、著作名稱
論文:刊物名稱,時間,卷(期),起止頁碼
著作:出版社,時間,社址,共頁
排名
食品工業生態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北京,共240頁主編
生態食品工程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成都,共342頁主編
中國酒及酒文化概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成都,共222頁主編
中國酒概述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北京,共218頁主編
發酵食品工藝學科學出版社,2014,北京,共471頁主編
CombinationofnewlydevelopedhighqualityFuquwithtraditionalDaquforLuzhou-flavorliquorbrewing
WorldJMicrobiolBiotechnol.2009.25:1721-1726
(SCI收錄)
1
AnalysisoftheFungalCommunityinZaopeiDuringProductionofChineseLuzhou-flavorLiquorJournaloftheInstituteofBrewing.2007.113(1):21-27(SCI收錄)1
AnalysisoftheBacterialCommunityinZaopeiDuringProductionofChineseLuzhou-flavorLiquorJournaloftheInstituteofBrewing.2005.111(2):215-222(SCI收錄)1
Clostridiumswellfunianumsp.nov.,a
novelanaerobicbacteriumisolatedfromthepitmudofChineseLuzhou-flavorliquorproduction
AntonievanLeeuwenhoek.2014.DOI10.1007/s10482-014-0251-z(SCI收錄)通訊作者
DevelopmentofPanaxquinquefoliusYaoquandPanaxquinquefoliusSakeanddeterminationofginsenosidesRg1,Rb1,andReinbothsamplesbyHPLC-MS/MSEuropeanFoodresearchandTechnology.2014.DOI10.1007/s00217-014-2202-3(SCI收錄)通訊作者
MonitoringoftheprokaryoticdiversityinpitmudfromaLuzhou-flavorliquordistilleryandevaluationoftwopredominantarchaeausingqPCRassaysJournaloftheInstituteofBrewing.2014.DOI10.1002/jib.132(SCI收錄)通訊作者
AntioxidantpropertiesandtotalphenolicsassayoffourZawinesinChinaJournaloftheInstituteofBrewing.2013.119:182-190(SCI收錄)通訊作者
Stepenzymatichydrolysisofsodiumhydroxidepretreatedchineseliquordistillers’grainsforethanolproductionPreparativeBiochemistryandBiotechnology.2013.44:464-479(SCI收錄)通訊作者
AComparisonofDifferrentDiluteSolutionExplosionsPretreatmentforConversionofDistillers'GrainsintoEthanolPreparativeBiochemistryandBiotechnology.2013.43:1-21(SCI收錄)通訊作者
PretreatmentofRiceStrawUsingaButanoneoranAcetaldehydeDiluteSolutionExplosionforProducingEthanolApplBiochemBiotechnol.2012.166:1856–1870(SCI收錄)通訊作者
Analysisofthefungicommunityinmultiple-andsingle-grainsZaopeifromaLuzhou-flavorliquordistilleryinwesternChinaWorldJMicrobiolBiotechnol.2011.27(8):1869-1874(SCI收錄)通訊作者
Investigatingtheeffectsoftwolignocellulosedegradationby-products(furfuralandaceticacid)onethanolfermentationsbysixethanologenicyeaststrainsAfricanJournalofBiotechnology.2010.9(50):8661-8666(SCI收錄)通訊作者
DevelopingNewSacchariferousStartersforLiquorProductionBasedonFunctionalStrainsIsolatedfromthePitsofSeveralFamousLuzhou-flavorLiquorBrewersJournaloftheInstituteofBrewing.2009.115(2):111-115(SCI收錄)通訊作者
BiodieselfromWastePigSkinOil–ATwo-stepProcessJournaloftheSocietyofLeatherTechnologistsandChemists.2009.93:149-151(SCI收錄)通訊作者
DesignandOperationonArtificialPitfortheFermentationofChineseLiquorJournaloftheInstituteofBrewing.2007.113(4):374-380(SCI收錄)通訊作者
ComparisonbetweenbacterialdiversityofagedandagingpitmudfromLuzhou-flavorliquordistilleryFood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2014.(Accepted)通訊作者
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7項(授權10項);近年來主要申請及授權專利如下:
專利種類專利項目名稱國別年度是否授權
國家發明專利耐酸性液化糖化酶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中國2003
授權
ZL03117472.8
白酒丟糟發酵制白酒的方法中國2006授權ZL200610022413.5
一種以銀耳次、殘品及耳腳為原料製備銀耳多糖的方法中國2009授權ZL200910059901.7
利用雙熱滅活親本通過原生質體融合構建酵母菌株的方法中國2012
授權
ZL201010210226.6
一種咂酒的生產方法中國2011授權ZL201110443356.9
一種利用丟糟與秸稈生產酒精的方法中國2011授權ZL201110159756.7
一種添加中藥材的純種米曲的製備方法中國2013
授權
ZL201310020078.8
一種黴菌融合子用於添加中藥制曲的方法中國2013
授權
ZL201310179972.7
一種添加中藥材的純種葯紅曲的製備方法中國2013
授權
ZL201310291401.2
實用新型專利白酒固態發酵窖池取樣裝置中國2004授權ZL200420033724.8
國外發明專利糖液生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糖液生成方法日本2012
公開
特願2012-129702
近年主要教學、科研成果:
1999年以來,榮獲行業、省市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勵20多項。近年來主要獲獎成果情況如下:
獎勵種類獲獎項目名稱獲獎等級年度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自轉化功能菌及其微生物菌劑在濃香型白酒生產中的應用一等獎2009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高效釀酒微生物功能菌劑的開發及應用三等獎2011
成都市科技進步獎中國濃香型白酒窖池發酵微生態學研究及其菌種、信息資源平台的建設二等獎2007
成都市科技進步獎日香桂種植技術及香氣成分提取工藝的研究三等獎2010
巴中市科技進步獎通江銀耳精製加工及銀耳下腳料多糖提取技術二等獎2010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優秀出版物獎中國酒概述(教材獎)二等獎2012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食品工業生態學教學實踐二等獎2008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中國酒系列課程的開設與實踐二等獎2012
創新性:率先將免培養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於中國傳統釀造發酵食品領域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和菌種分類鑒定,包括DNA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DNA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技術、核糖體小亞基基因克隆及系統發育分析技術等;率先提出了釀酒微生態學理念,並系統地探討了濃香型白酒酒醅、窖泥、大麴以及環境微生物的區系構成及其與物質成分變化間的相關性;率先提出了食品工業生態學概念,通過教學科研和學術交流,致力於食品科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融合及生態食品工程學術思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