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渡江偵察記的結果 展開

渡江偵察記

中國大陸電影1974年彩色版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由孫道臨、李玲君主演,於1954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先遣渡江英雄連”的事迹,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劇情簡介


連環畫《渡江偵察記》封面 3張
連環畫《渡江偵察記》封面
1949年,蔣介石軍隊企圖憑藉長江天險,阻擋人民解放軍南下。在人民解放軍渡江前夕,某部偵察連李連長率一班偵察員渡江偵察。過江后,他們迅速與白馬山游擊隊長劉四姐取得聯繫。敵人發覺,立即搜索。李連長與偵察兵們假扮敵軍,通過封鎖線,擊斃偽保安隊隊長侯登科,到達游擊隊駐地。在游擊隊的配合下,偵察員搞到了敵軍江防工事圖,摸清了敵榴彈炮陣地部署,不料被敵情報處長發現。危急時刻,周長喜為掩護戰友壯烈犧牲。
李連長他們失去了與江北的聯繫。吳老貴和小馬夜間突圍,泅水過江,及時將情報送到了江北部隊。留在江南的李連長也率部突圍出來。人民解放軍勝利地渡過了長江,偵察兵們又投入新的戰鬥。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李春林王惠
吳老貴吳喜千
小馬李川彬
楊威李蘭發
周長喜張孝中
軍參謀長溫錫瑩
劉隊長張靜林
小王毛永明
陳老爹丁一虹
陳老奶奶趙抒音
侯七李季
侯妾馬驥
侯登科鄭敏
敵軍長崔超明
劉四姐李玲君
李連長孫道臨
吳老貴齊衡
小馬孫永平
康泰周長喜
參謀長穆宏
偵察科長王少奇

職員表


總導演
製作人江雨聲
副導演葛鑫
編劇沈默君
攝影李生偉
錄音苗振宇
配樂葛炎
劇務徐進
布景師丁辰

角色介紹


  • 李連長

    李連長

    演員孫道臨

    偵察部隊的連長。

  • 敵情報處長

    敵情報處長

    演員陳述

    受過完整的軍事教育和專門的情報訓練,敏銳、狡猾、陰險、奸詐,善於發現問題,講究軍容儀錶,又好大喜功。

  • 劉四姐

    劉四姐

    演員李玲君

    美麗勇敢的女游擊隊長,單純、樸素、潑辣、能幹。

  • 吳老貴

    吳老貴

    演員齊衡

    偵察班的班長,樂觀、機智、幽默,是戰士們的故事大王、心理醫生。

  • 小馬

    小馬

    演員孫永平

    偵察班的青年戰士,參軍前是一個放牛娃。

  • 周長喜

    周長喜

    演員康泰

    偵察班的戰士,跟隨李連長渡江執行偵察任務。

  • 楊威

    楊威

    演員中叔皇

    偵察班的戰士,孔武有力,精力飽滿,鬥志旺盛,渴望早日打過江去,消滅反動派。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編劇沈默君在部隊當宣傳員時,經常和部隊中的偵察兵一起出發工作,因此和偵察兵們混得很熟,了解到不少戰鬥故事。1951年秋天,他開始搜集渡江偵察營的事迹,產生了要通過偵察兵的對敵鬥爭來表現人民解放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品質的創作意圖。他搜集了約30萬字的材料。研究之後,他面臨著是否寫真人真事的問題,如寫真人真事,則事件複雜,人物不易集中,戲劇性不夠強烈。經過考慮,他決定不寫真人真事,這個想法得到了上影廠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然而,此時在他心中劇本中的人物形象十分模糊。他去請教渡江偵察營的領導之一慕思榮。慕思榮給子沈不少具體幫助,和他談十幾天其偵察工作中的親身經歷和聽見所聞的偵察兵性格、鬥爭故事等等。沈將這些和過去與偵察兵一起生活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初步形成了五個偵察兵的形象。

影片創作

電影《渡江偵察記》人物造型(1974年版) 4張
電影《渡江偵察記》人物造型(1974年版)
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渡江偵察記》,在1974年又由該廠再次搬上銀幕。該片擷取了解放戰爭渡江戰役之前,我軍小分隊進行敵後偵察的驚險故事。
原編劇沈默君、原導演湯曉丹不變,後者只是又增加了三個改編者的名字“季冠武、高型、孟森輝”的名字,導演湯曉丹又帶上個湯化達,其他人員都來了“大換血”,原片孫道臨扮演的李連長改由王惠扮演,李玲君的劉四姐由張金玲來演,可是那個敵情報處長也是同方化演的松井異曲同工,最終還是由陳述再續前緣。其他角色均易演員。

愛情描寫

劉四姐的身世和她與李連長的一段恩情,是沈默君有意加上的。他在皖南搜集材料時了解到在抗日戰爭時期,很多漁民冒著極危險幫助新四軍。沈是皖南人,而且在皖南當過新四軍,他覺得應該間接地寫一下這些有功於革命的漁民。所以,他把劉四姐的出身寫成漁民,並安排她在抗日戰爭時期與李連長發生一段恩情,試圖通過兩人的變化和發展表現革命的勝利和發展。最初,他沒有打算寫劉李之間的愛情,但寫著寫著就覺得二人有愛的基礎,也有促成他們戀愛的機會和條件。於是,他就寫了二人重逢后逐漸發生了愛情。
不過,影片完成後,由羅榮桓、周揚、陳荒煤等領導審看。陳荒煤認為影片結尾李連長與劉四姐告別的戲感情不到位,應將片中的愛情線索加強一點,但羅榮桓認為愛情戲有些過分了。導演湯曉丹採取折中的辦法,保留片尾分台詞中的“我永遠等著你”,配以二人無聲對望的鏡頭。

演員選擇

在李連長一角的選擇上,湯曉丹看中了孫道臨。劇組中人多不看好這個選角,因為孫道臨當時以扮演知識分子聞名,沒有扮演過軍人。但是湯曉丹與孫道臨在同一個小組學習過,認為他善於接受新鮮事物,形象好,戲路寬,相信他完全能演好李連長。
其他演員的人選也讓導演湯曉丹頗費躊躇。劉四姐,原本想用秦怡,但她懷孕了。湯曉丹想找秦文,但上影廠的廠長葉以群不同意。編劇沈默君不滿意孫永平演小馬,要換成牛犇,葉廠長反對。上影劇團則推薦李明和李萌兩人合演劉四姐一角。領導決定李玲君扮青年時代的劉四姐,李明演出八年後的劉四姐,小馬一角仍用孫永平。蔡楚生看了試片后,提出劉四姐與李連長第二次會面只隔八年,如果讓兩個演員扮演恐觀眾難以接受,讓李玲君一人演即可。最後,上影決定由李玲君扮演劉四姐。
角色塑造
為了演好李連長,孫道臨到偵察部隊體驗生活,與戰士同吃、同住、同訓練。導演又請來渡江部隊的偵察科長和渡江英雄連的連長當顧問,他們為孫道臨講解了“李連長”執行任務時應具有的職業思維與性格特點,還安排參謀帶領孫和其他扮演偵察兵的演員一起出操練兵,熟悉偵察兵的動作行為。

幕後花絮

編劇沈默君到連隊搜集創作素材時,發現偵察連的幹部都在20歲上下。他擔心如果按真實情況去描寫,觀眾不會相信如此年輕的小夥子能智斗經過專門訓練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所以,考慮到觀眾的欣賞水平和接受心理,他塑造了年齡較大的“老班長”吳老貴這一人物。
游擊隊長劉四姐的原型本是安徽游擊隊長毛和貴,為了讓劇情更生動,沈默君將片中的隊長改為女性,取名“劉四姐” ,又把當初安徽游擊隊派去配合偵察工作的四位女隊員的事迹進行了概括,安放在劉四姐一人身上。
為拍好吳老貴在江邊犧牲這場戲,演員齊衡天天在地上練爬,磨破了幾條褲子。
在拍片過程中孫道臨得了重感冒,連續發高燒,但他堅持帶病拍攝,甚至發著四十攝氏度的高燒奔赴南京拍攝外景戲。

播出信息


上映時間

發行國家上映時間
中國1974年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國]——

獲得榮譽


獎項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
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一等獎《渡江偵察記》

作品評價


渡江偵察記
渡江偵察記
該片是一部充滿了緊張的情節、深刻的感情和詩意的場景的影片。它令人信服地展現偵察兵們的熱烈勇敢、緊張的鬥爭生活,揭示了偵察兵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和機智、堅毅、果敢的性格。通過偵察兵的活動,影片有力地表現人民解放軍革命性的本質,表現了它的不可戰勝的力量。該片採取的是驚險片的樣式,但是在創作集體的努力下,影片整個描寫真實可信。該片對於偵察兵的描寫是成功的,它在激烈的鬥爭行動中揭示了他們勇敢無畏的英雄性格,在一定生活情景中特意地描寫他們的內心生活,從而相當完整地創造了這些革命戰士形象。例如吳老貴這個人物創造得很鮮明。李連長和劉四姐的愛情描寫,基本上還是合情合理的,比起文學劇本來,影片導演的刪節和處理基本是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李連長和劉四姐這兩個人物形象。影片也沒有簡單地把敵長描寫庸碌無能的人物。雖然還存在一些缺點,但該片在基本方面是努力沿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道路前進的,因此獲得了較大成功,同時,該片也證明驚險片可以對人物性格做深刻的描寫,它完全可以創造出鮮明的富有思想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