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

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邵峰,男,1972年1月出生於江蘇淮安,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

1996年邵峰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醫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國後進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資深研究員;201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3年作為首位大陸本土科學家獲得國際蛋白質學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2016年入選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017年獲得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傑出成就獎。2019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

邵峰主要從事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在病原菌毒力機制和抗細菌天然免疫領域取得系列重要原創性發現。

大事件

1972-01

出生

1972年1月出生於江蘇淮安。

1996

北京大學化學專業畢業

1996年邵峰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

北京大學化學專業畢業
1999

獲得學位

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2003

博士后工作

2003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醫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3

獲得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

2013年獲得國際蛋白質學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

2017

獲得傑出成就獎

2017年獲得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傑出成就獎。

2019

獲得“生命科學獎”

2019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獲得“生命科學獎”

人物經歷


邵峰
邵峰
1980年,在流均鎮讀完小學、初中(至1988年)。1988年,就讀於江蘇省淮安中學高中部(至1991年)。
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
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2003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醫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至2004年)。
2004年,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至2005年)。
2005年,回國後進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工作,建立實驗室,開始獨立研究生涯,先後擔任研究員(2005年-2009年)、高級研究員(2009年-2012年)、資深研究員(2012年-)。
2011年12月,獲得第五屆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201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獲得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首屆)。
2013年,入選首屆“北京學者”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同年作為首位大陸本土科學家獲得國際蛋白質學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
2014年,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5年5月,入選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外籍成員。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
2016年10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同年被選為美國微生物學院會士(Fellow),同年入選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2019年9月7日,2019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公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邵峰因其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症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的貢獻獲得“生命科學獎”。
2019年9月21日,2019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在北京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舉行。中科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邵峰獲得2019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集中在病原細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禦的分子機制。對於細菌感染來說,通過特殊的分泌系統向宿主細胞中注入毒素效應蛋白是病原細菌普遍採用的重要致病機制。這些效應蛋白往往以非常有效的方式作用於宿主信號轉導中的關鍵分子,使其發生功能紊亂。效應蛋白的作用有利於細菌在宿主中的生存和進一步感染。研究以多種臨床上常見的病原菌(Shigella, Salmonella,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Legionella 以及Burkholderia)為模式,著眼於發現並揭示效應蛋白在抑制真核細胞重要信號轉導通路中的一些新的、較為普遍的生物化學機制。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在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發現。①來源於Shigella,Salmonella和植物假單胞桿菌的OspF家族三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通過一種嶄新的磷酸化蘇氨酸裂合酶的活性,特異性地、不可逆地“去磷酸化”宿主MAPK激酶並使其失活,從而抑制宿主細胞因子的表達。②Legionella的四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LegK1能模擬宿主中的IKK激酶而磷酸化IκBa蛋白,並誘導其被泛素化和降解,進而激活NF-κB通路並對巨噬細胞凋亡產生抑制作用。③三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CHBP(Burkholderia)和Cif(Enteropathogenic E. coli)特異性地修飾(脫氨)泛素和泛素樣蛋白NEDD8中Gln-40。這種修飾能有效地阻斷宿主泛素-蛋白酶體通路並導致諸如細胞周期等重要細胞生理過程發生功能紊亂。
邵峰團隊認為,這些研究不僅對理解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機理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由於病原細菌和宿主(人類)長期共同進化,其分泌的毒素效應蛋白也為邵峰團隊研究真核細胞本身的信號轉導機制提供了獨特的、前所未有的視角和研究工具。同時,邵峰團隊也對宿主巨噬細胞如何通過其先天性免疫系統來拮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制感興趣。在受到感染后,巨噬細胞能感受到多種來自病原菌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些模式分子,從而激活一類被稱為炎症小體的蛋白複合物,同時發生炎症性細胞壞死和分泌白介素1b。炎症小體利用一類叫作NOD-like的受體分子感受來自病原菌的信號,但除此之外人們對炎症小體的組裝和其上游的信號轉導機制了解甚少。邵峰團隊將結合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以及小鼠遺傳學等多種手段來研究和闡明炎症小體被激活的生化機制。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邵峰實驗室已發表論文50多篇,被國際同行引用4000多次,他以通訊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學》《細胞》等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9篇,研究成果多次被專家和學術雜誌重點評述。
1. Dong N, Zhu Y, Lu Q, Hu L, Zheng Y, Shao F. (2012) Structurally Distinct Bacterial TBC-like GAPs Link Arf GTPase to Rab1 Inactivation to Counteract Host Defenses. Cell, 150, 1029-41.
2. Ge J, Gong YN, Xu Y, Shao F. (2012) Preventing bacterial DNA release and absent in melanoma 2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y a Legionella effector functioning in membrane trafficking. Proc. Natl. Acad. Sci., 109, 6193-8.
3. Zhang L, Ding X, Cui J, Xu H, Chen J, Gong YN, Hu L, Zhou Y, Ge J, Lu Q, Liu L, Chen S, Shao F. (2012) Cysteine methylation disrupts ubiquitin-chain sensing in NF-kB activation. Nature, 481, 204-8.
4. Zhao Y, Yang J, Shi J, Gong YN, Lu Q, Xu H, Liu L, Shao F.(2011)The NLRC4 inflammasome receptors for bacterial flagellin and type III secretion apparatus. Nature, 477, 596–600.
5. Cui J, Yao Q, Li S, Ding X, Lu Q, Mao H, Liu L, Zheng N, Chen S, Shao F. (2010) Glutamine deamidation and dysfunction of ubiquitin/NEDD8 induced by a bacterial effector family. Science, 329, 1215-8.
6. Gong YN, Wang X, Wang J, Yang Z, Li S, Yang J, Liu L, Lei X, Shao F. (2010) Chemical probing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signaling mechanism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Cell Research, 20, 1289-305.
7. Dong N, Liu L, Shao F. (2010) A bacterial effector targets host DH-PH domain RhoGEFs and antagonizes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EMBO J., 29, 1363-76.
8. Zhu Y, Hu L, Zhou Y, Yao Q, Liu L, Shao F. (2010) Structural mechanism of host Rab1 activation by the bifunctional Legionella type IV effector SidM/DrrA. Proc. Natl. Acad. Sci., 107, 4699-704.
9. Ge J, Xu H, Li T, Zhou Y, Zhang Z, Li S, Liu L, Shao F.(2009)A Legionella type IV effector activates the NF-κB pathway by phosphorylating the IκB family of inhibitors. Proc. Natl. Acad. Sci., 106, 13725-30.
10. Chen Y, Yang Z, Meng M, Zhao Y, Dong N, Yan H, Liu L, Ding M, Peng, HB, Shao F. (2009) Cullin mediates degradation of RhoA through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BTB adaptors to control actin cytoskeleton structure and cell movement. Mol. Cell, 35, 841-55.
11. Yao Q, Cui J, Zhu Y, Wang G, Hu L, Long C, Cao, R, Liu X, Huang N, Chen S, Liu L, Shao F. (2009) A bacterial type III effector family uses the papain-like hydrolytic activity to arrest the host cell cycle. Proc. Natl. Acad. Sci., 106, 3716-21.
12. Zhu Y., Li H., Hu L., Wang, J., Zhou Y., Pang Z., Liu L., Shao F. (2008) Structure of a Shigella effector reveals a new class of ubiquitin ligases.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15, 1302-8.
13. Zhu Y, Li H, Long C, Hu L, Xu H, Liu L, Chen S, Wang DC, Shao F. (2007)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enzymatic mechanism of the pathogenic MAPK phosphothreonine lyase. Mol. Cell, 28, 899-913.
14. Zhang J, Shao F, Li Y, Cui H, Chen L, Li H, Zou Y, Long C , Lan L, Chai J, Chen S, Tang X, Zhou JM. (2007) A Pseudomonas syringae effector inactivates MAPKs to suppress PAMP-induced immunity. Cell Host & Microbe, 1, 175-85.
15. Li H, Xu H, Zhou Y, Zhang J, Long C, Li S, Chen S, Zhou JM, Shao F. (2007) The phosphothreonine lyase activity of a bacterial type III effector family. Science, 315, 1000-3.
16. Alto NM, Shao F, Lazar CS, Brost RL, Chua G, Mattoo, SM, McMahon SA, Ghosh P, Hughes TR, Boone C, Dixon JE. (2006) Identification of a bacterial type III effector family with G-protein mimicry functions. Cell, 124, 133-45.
17. Zhu M, Shao F, Innes RW, Dixon JE, Xu Z. (2004)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seudomonas avirulence protein AvrPphB: a papain-like fold with a distinct substrate-binding site. Proc. Natl. Acad. Sci., 101, 302-7.
18. Shao F, Golstein, C, Ade J, Stoutemyer M., Dixon JE, Innes RW. (2003) Cleavage of Arabidopsis PBS1 by a bacterial type III effector. Science, 301, 1230-3.
19. Shao F, Vacratsis PO, Bao Z, Bowers KE, Fierke CA, Dixon JE. (2003)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Yersinia YopT protease: cleavage site and recognition elements in Rho GTPases. Proc. Natl. Acad. Sci., 100, 904-9.
20. Shao F, Merritt PM, Bao Z, Innes RW, Dixon JE. (2002) A Yersinia effector and a Pseudomonas avirulence protein define a family of cysteine proteases functioning in bacterial pathogenesis. Cell, 109, 575-88.
21. Shao F, Bader MW, Jakob U, Bardwell JC. (2000) DsbG, a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with chaperone activity. J. Biol. Chem., 275, 13349-52.
22. Shao F, Hu Z, Xiong YM, Huang QZ, Wang CG, Zhu RH, Wang DC. (1999) A new antifungal peptide from the seeds of Phytolacca americana: characterization,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cDNA cloning. Biochim. Biophys. Acta, 1430, 262-8.
23. Shao F, Xiong YM, Zhu RH, Ling M, Chi CW, Wang DC. (1999)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BmK M1 neurotoxin from the scorpion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Protein Expr. Purif., 17, 358-65.
24. Zhao Y, Shao F. (2012) NLRC5: a 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with many faces in immune regulation. Cell Research, 22, 1099-101.
25. Gong YN, Shao F. (2012) Sensing bacterial infections by NAIP receptors in NLRC4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Protein & Cell, 3, 98-105.
26. Ge J, Shao F. (2011) Manipulation of host vesicular trafficking and innate immune defense by Legionella Dot/Icm effectors. Cell. Microbiol., 13, 1870-80.
27. Cui J, Shao F.(2011) Biochemistry and cell signaling taught by bacterial effectors.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36, 532-40.
28. Shao F. (2008) Biochemical functions of Yersinia type III effectors.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11, 21-9.
29. Juris SJ, Shao F, Dixon JE. (2002) Yersinia effectors target mammalian signaling pathways. Cell. Microbiol., 4: 201-11 (Co-first author) .

人才培養

2016年邵峰作為校友在北京大學畢業典禮致辭上說:抓住事物的本質,排除干擾,做最簡單合理的推斷,你們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定。事實上,最簡單的、最純粹的往往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持久永恆的。
邵峰一直秉持的原則是“招了學生就要對他們負責”,因此邵峰實驗室每年只招兩名學生,控制數量是為了保證質量,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搞不清楚要做些什麼。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2007年鄒承魯基金傑出研究論文獎
2008年09月17日周光召基金會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
2011年12月12日第五屆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2012年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首屆)
2012年德國微生物學會DGHM Award
2013年02月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
2013年12月第十屆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吳瑞協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2013年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2014年08月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首屆Promega生物化學獎
2014年第15屆吳階平-保羅楊森基礎醫學獎
2015年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外籍成員(第六位中國科學家)
2015年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
2016年美國微生物學院會士(Fellow)
2016年10月21日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7年10月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傑出成就獎
​2019年9月7日​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2019年9月21日​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20年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獎狀獲獎者。
2021年8月16日入選202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有效候選項目候選人名單

人物評價


邵峰研究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機理,在致病菌毒力機制、抗細菌天然免疫及細胞焦亡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創性發現。(2017年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傑出成就獎評)
邵峰對於病原菌感染和巨噬細胞免疫防禦的生物化學機制研究有重要貢獻。(2011年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評)
邵峰通過研究致病細菌如何通過調節宿主細胞的多層信號通路而逃避其免疫反應的機理,獲得了幾個關鍵的科學發現。(人民網評)

社會任職


擔任職務
《BMC Microbiology》編委
《PNAS》編委
《eLife》編委
《Cellular Microbiology》編委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