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東源縣教育局直屬公辦寄宿制完全中學,按國家級示範高中標準創辦,創辦於2009年。

截至2016年5月,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開設110個班,有在校學生5600餘人,教職工423名,其中高級教師40人。

學校簡介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是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新建的一所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是河源市“普高”工程的重點項目,是東源縣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市委“三反”和“后發河源,先發教育”理念、創建教育強縣、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辦學歷史


2008年春,東源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建設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決定。學校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力爭辦成區域名校的原則,延請廣東省高教設計院作高標準設計,採用了向全國遴選校長和骨幹教師、與廣州大學合作辦學等措施,在縣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發動全縣幹部群眾捐資助教,共投入資金約4億元。
2009年,東源縣政府和廣州大學達成了合作興辦東江中學的協議,將東江中學冠名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廣州大學派出了教育學院副院長王衛東到廣附東江中學掛職副校長指導幫扶學校辦學。是年秋,有在校學生1400餘人。
2010年,學校教學功能場室和教學設備基本完善,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
2011年打通了校門口通往市區的道路,開通了直達市區和縣城的公交車,改善了師生出行條件;2012年開始建設教師經濟適用房,全面解決了教師的住宿問題。
2012年學校被評為“市一級學校”。在校學生增長至6000人。
2016年4月,廣附東江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簽訂了《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協同創新合作協議書》。同年秋,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聯合開辦“國防生基地班”。

辦學規模


截至2016年7月,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投資總額達4億元,設有110個班,有在校學生5600餘人,教職工458人。

學校師資


截至2016年7月,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有教職工458人,其中高級教師40人,一級教師183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40人。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2年高考,該校劉偉明同學以664分獲河源市理科總分第三名,鍾慧敏同學以613分列河源市文科總分第十五名。
2013年高考,該校重本上線人數比上年增加190%,本科上線人數406人。
2014年高考,在市教育局下達的本科上線任務(按學生中考入學成績預測)完成情況中,完成率排全市第二位。
2015年高考重本上線29人,本科上線393人,大學入圍率達83%。
2016年高考,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報考人數為2003人,實際參加文化考試學生為1961人(部分同學參加專科自主招生考試已被提前錄取),其中重本上線89人(含美術單招5人、傳媒3人),比上年增加60人,重本上線率達4.54%;本科以上上線633人(含美術單招9人、傳媒34人),比上年增加240人,上線率達32.28%;專科以上上線1760人(不含自主招生通過的考生),比上年增加113人,專科以上上線率為89.75%。廣附班高考重本上線率達60%,本科以上上線率達100%。

社團活動

截至2016年7月,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開展以體育運動、美術、音樂、科普等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文化活動,每年開展“兩節兩會”(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科技節,春季球類運動會、秋季田徑運動會)活動,並根據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成立了籃球、足球俱樂部,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球類協會,象棋、跳棋、圍棋等棋類協會,街舞社、吉他社、輪滑社、動漫畫社、文學社、經典誦讀社、歷史瞭望社、政治時政社等20多個社團。

辦學目標


東源縣委、縣政府根據市委提出的“高規格建設,創辦成東源、河源乃至全省範圍內的名牌學校”的要求,按照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高起點設計建設,舉全縣之力把學校創建成一所環境、師資、生源與校風一流的品牌學校,最終打造成東江流域名校,創建成家示範性普通高中。

獲得榮譽


截至2016年7月,該校先後被評為“市一級學校”、“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市德育示範校”、“河源市紅旗團委”、“廣東省紅旗團委”、“廣東省安全教育基地學校”、“廣東省漢字書寫特色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州大學研究生教育實習基地”、“廣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教師能力提升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