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治療

2012年本·列文執導電影

《親密治療》是本·列文執導的美國劇情片。由約翰·哈克斯、海倫·亨特穆恩·布拉德古德聯袂主演。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拍攝,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克服身體上的缺陷勇敢求愛的故事。該片於2012年10月26日在美國首映,並獲得第28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劇情片獎。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作為伯克利的本土詩人兼記者,馬克·奧布萊恩(約翰·哈克斯飾)小的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症,致使以後的他只能平躺,而且大部分時間需要依靠人工呼吸器的輔助……馬克是一個非常有魅力又很聰明的男人,由於他也有正常的性需求,所以他自然渴望身邊能有異性的陪伴——於是,在他38歲的時候,他決定告別自己的處男身,藉此來維持和保證生命的完整。馬克需要的是專業的護理人士對他進行日以繼夜的照顧,在經過了慎重的思考之後,他解僱了之前他一點都不喜歡的脾氣有點暴躁的看護,轉而找來了可愛又年輕的阿曼達(安妮卡·馬克斯飾),可是他再一次失望了,同時也粉碎了他對愛情美好的憧憬。馬克只能向他所在的教區的牧師布蘭登神父(威廉姆·H·梅西飾)尋求建議和幫助,並最終決定尋找一位性輔導師對他進行引導,這樣就可以克服他對性愛所持有的焦慮和渴望了——而這樣的輔導可不僅僅是疏導他的感情,還有一些身體上的需要。當馬克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之後,他聯繫到了給人的感覺很溫暖且留著一頭迷人的捲髮的專業輔導師謝麗爾·科恩·格林尼(海倫·亨特飾)——雖然最開始的時候,謝麗爾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克服馬克的問題繼而滿足他的願望,畢竟她以前從沒有給這種身體機能有殘缺的病人做過相應的輔導……但是,在經過了幾次會面之後,他們之間卻發展出了一段非常特殊的關係,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他們即將走上的是一條足以改變他們的一生的生命之路。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馬克·奧布萊恩約翰·哈克斯
謝麗爾·科恩·格林尼海倫·亨特
維拉穆恩·布拉德古德
布蘭登神父威廉姆·H·梅西 
阿曼達安妮卡馬克
羅德W·厄爾·布朗 
勞拉布萊克林斯利
傑克亞當·阿金
克拉克Lo Ming
卡門久御山町珍妮佛
蘇珊羅賓·薇格特
托尼賈羅德貝利
Rusty Schwimmer
馬特馬丁內茲傑姆斯
格雷戈福雷斯特托拜厄斯
阿曼達喬治F·沃森 

職員表


製作人布萊克道格、朱迪萊文、內梅特史蒂芬、本·列文、Julius Colman、勒溫亞歷山德拉、毛里斯西爾曼
導演本·列文
副導演(助理)Ben Bywater、威金斯戴維、傑克沃登
編劇本·列文
攝影傑弗瑞·辛普森
配樂馬可·貝爾崔米
剪輯麗莎布羅姆韋爾
選角導演Ronnie Yeskel
藝術指導約翰莫特
服裝設計朱絲婷西摩
布景師索非亞希門尼斯
(演職員表資料)

角色介紹


  • 馬克·奧布萊恩

    馬克·奧布萊恩

    演員約翰·哈克斯

    馬克是一個非常有魅力又很聰明的男人,雖然他患有少兒麻痹症,但他渴望能有異性來陪伴他,在謝麗爾到來后開始對愛情有著萌動和憧憬。

  • 阿曼達阿曼達

    阿曼達阿曼達

    演員安妮卡馬克

    阿曼達的脾氣有點暴躁,在做看護馬克時便想著法來獲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在馬克想從她身上尋找愛情時,阿曼達卻出口傷人,最後不了了之。

  • 謝麗爾·科恩·格林尼

    謝麗爾·科恩·格林尼

    演員海倫·亨特

    謝麗爾是一個成熟,知性的看護,在照顧馬克這段時間裡盡心儘力,為馬克做了一切她能做的事。並逐漸對馬克產生了愛情。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獲獎名稱獲獎者結果
2013年第85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海倫·亨特提名
第70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約翰·哈克斯提名
第70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女配角海倫·亨特提名
第6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女配角海倫·亨特提名
2012年第28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劇情片獲獎
第28屆聖丹斯電影節觀眾獎-劇情片Ben Lewin獲獎
第28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劇情片Ben Lewin提名
第60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觀眾獎Ben Lewin獲獎
(獲獎記錄資料)

幕後製作


故事創作

劇照
劇照
影片的故事並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從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來。在影片中,諸位演員所扮演的角色的姓名,就是生活中,這些真實的人的名字。約翰·哈克斯扮演的馬克·奧·布萊恩是一個記者兼詩人。小時候,因為沒有得到良好的醫療保障,而患上了骨髓灰質炎,造成了高位截癱。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奧·布萊恩使用了體外呼吸機輔助呼吸,以維持自己的生命。38歲的時候,奧·布萊恩決定要找一個性從業者,也就是一個妓女,來結束自己的處男生涯,從而把自己變成一個男人。
他找到的這個性從業者叫做謝麗爾·科恩·格林,是一個從事性工作已經有一些年頭的女人。在和奧·布萊恩行房、得到報酬之後,便離開了奧·布萊恩,再也沒有和他有任何聯繫。而奧·布萊恩,則把他的這次性經驗寫在了自己的文章《體驗性治療》,並發表在了1990年的一期《太陽雜誌》上。後來,馬克·奧·布萊恩出版了自己的傳記,《我是怎麼變成人的:殘障人士尋求獨立》。這本書,除了記述了馬克·奧·布萊恩平時的生活起居,更是詳細介紹了他對生活、生命以及生命意義的看法。而那次尋找性工作者的"破處經歷"也成為了馬克·奧·布萊恩從男孩向男人轉變,尋求生命意義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1996年,華裔電影人虞琳敏為奧·布萊恩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馬克·奧布萊恩的生活和工作》,記錄了奧·布萊恩帶著呼吸機工作生活的故事,而且她還在片中討論了殘疾人士的性生活等等內容。這部紀錄短片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滿堂喝彩,尤其是片中奧·布萊恩對自己身體的戲謔的插科打諢,樂觀積極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在1997年的奧斯卡上,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短片獎。
這部電影之後,奧·布萊恩幾乎成為了美國殘疾人士的榜樣,尤其是他那種樂觀面對生活、無視身體障礙的精神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了最具美國式精神的榜樣。三年之後,也就是在1999年,奧·布萊恩因為長期的身體衰弱而去世,享年49歲。

拍攝過程

為了尋找到合適的演員,勒溫和很多殘疾演員進行了會面,可是他都覺得這些演員並不適合這個角色。後來,約翰·哈克斯走進了勒溫的視線。為了準備這個角色,哈克斯閱讀了奧·布萊恩撰寫的所有文章,每一首詩歌,看了紀錄片,並且深入研讀了劇本。哈克斯說:"這些文字都是奧·布萊恩的真情流露。他每每寫到動情的地方的時候,都會哽咽並暫停一下。我覺得,這是塑造這個人物的最佳切入點。而且,導演也曾經患過脊髓灰質炎,對他的這種體會感同身受。我在劇本中,能體會到這一點,因為導演所撰寫的內容,一樣是充滿情感的。雖然有著幽默的元素,可是這些情感卻並不會因此而消逝。"對於哈克斯的主演,勒溫說:"我原本是想找一個殘疾演員來扮演這個角色的,可是後來我卻發現,一個健康的演員來扮演殘疾人,更有意義。因為在扮演的過程中,他會比較和對比健康和殘疾兩個狀態,從而表現出更有層次的表演來。"

幕後花絮

為了表現出馬克。奧·布萊恩彎曲的脊椎,哈克斯在表演的時候,把一個足球大小泡沫放在了自己的背部,以讓脊椎彎曲。除此之外,哈克斯還學會了用嘴巴咬著一根木棒來打電話。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Such Much Films福斯探照燈公司[美國](2012) (USA) (theatrical)
Rhino Films[美國]20th Century Fox(2012) (Canada) (theatrical)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加坡](2013) (Singapore) (theatrical)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2012) (Australia) (theatrical)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2012年11月16日
中國台灣2013年1月18日
中國香港2013年1月10日
澳大利亞2012年11月8日
加拿大2012年9月9日
瑞士2012年9月21日
希臘2012年9月22日
(以上資料來源)

作品評價


《親密治療》或許會是你能看到的處理性題材和小兒麻痹症題材最舉重若輕的電影了。 (《NPR》評)
影片在看似不可能的題材和情節中找到了幽默和優雅。 (《綜藝雜誌》評)
親密治療劇照
親密治療劇照
影片的結構是傳統的,甚至是程式化的;但是影片的細節和小情感的迸發,卻異常地迷人。 (《ScreenCrush》評)
影片主角的不斷成長,充滿了戲劇化的文靜、優雅和幽默,這些,是這部電影的殺手鐧。 (《衛報》評)
“性話題”的切入點並沒有將本片引入歧途,反而更加凸顯出直言不諱地親密和誠實。 (《紐約郵報》評)
這是一部神奇的影片。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那部影片能夠從頭至尾地討論“早泄”卻不讓你感到荒謬,反而是震撼人心的感動。 (《紐約觀察者》評)
《親密治療》是一部簡單而美好重口味治癒小清新佳作,有著絕佳的切入點,又不顯得低俗平庸。愛是我們人生的一段旅程,每個人都有追求和享受的權力。 (網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