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結核

食管結核

食管結核屬於消化系統少見疾病,是慢性食管感染性疾病。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如果吞咽了含有結核桿菌的痰液,或者通過原有咽喉結核向下擴展侵入食管、食管鄰近淋巴結結核破潰、遠離器官結核的血源性播散、逆行淋巴蔓延等途徑,食管壁受到結核分枝桿菌侵犯,引起食管結核。主要癥狀是咽喉或胸骨后疼痛,吞咽時加重。部位患者的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食管結核需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法,療效好,一般不需手術治療。對於出現併發症的患者,可能還需進行手術治療。食管結核的危害主要是影響正常進食,嚴重者會引起併發症。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病因


● 結核病是人體與結核桿菌相互作用的結果。當侵入人體的細菌多、細菌毒力大,而人體抵抗力下降時,會引起食管結核。以下人群更容易患食管結核:
● 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等疾病的人。
● 在化療、長期服用免疫抑製劑、器官移植術后的人。
● 晚期肺結核、喉結核、縱隔或骨結核的患者。

癥狀


● 主要癥狀為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難。
● 咽喉和胸骨后疼痛,多呈持續性,吞咽時加重。還可能出現畏食、體重減輕。
● 吞咽困難,一般隨病程發展逐漸加重。

檢查


● 診斷食管結核的主要檢查有結核菌素試驗、T細胞斑點試驗、胸部X線、胸部CT、胃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 結核菌素試驗
● ● 判斷是否存在結核桿菌感染,可進行初步篩查。
● T細胞斑點試驗(T-SPOT試驗)
● ● 判斷是否存在結核桿菌感染,幫助診斷。
● 胸部X線
● ● 可發現肺內結核病灶,頸、胸椎結核引起的椎體破壞及冷膿腫形成,縱隔及肺門淋巴結腫大及鈣化,縱隔積液及膿腫引起的縱隔陰影增寬等徵象。
● 胸部CT
● ● 可了解病變範圍、肺部及縱隔淋巴結情況,幫助診斷。
● 胃鏡檢查
● ● 觀察食管形態、結構、性質,了解食管內是否有病變,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觀察是否存在抗酸桿菌,可明確診斷,同時還可以排除惡性病變。

診斷


● 根據病史、典型癥狀,結合結核菌素試驗、T細胞斑點試驗、胸部X線、胸部CT、胃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可作出診斷。
● 病史及典型癥狀
● ● 患肺結核、喉結核、縱隔或骨結核的人,出現吞咽困難或胸骨后疼痛。
● 結核菌素試驗
● ● 結果為陽性。
● T細胞斑點試驗
● ● 患者檢查結果為陽性。
● 胸部X線檢查
● ● 可發現肺內結核病灶,頸、胸椎結核引起的椎體破壞及冷膿腫形成,縱隔及肺門淋巴結腫大及鈣化,縱隔積液及膿腫引起的縱隔陰影增寬等徵象。
● 胸部CT檢查
● ● 可見隆突下、氣管旁、支氣管旁及食管旁淋巴結腫大,食管腔不規則狹窄、管壁增厚及小潰瘍。管壁內有乾酪性壞死者可顯示小的壞死腔。食管穿孔者可見縱隔積液、膿腫形成及食管與氣管間的瘺道,並可見縱隔內遊離氣體、食管周圍積液與軟組織腫脹等。
● 胃鏡檢查
● ● 可見食管潰瘍、隆起和狹窄。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發現乾酪樣壞死或抗酸桿菌。

鑒別診斷


● 食管結核與食管癌、貝赫切特綜合征等都可能會出現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等癥狀。所以出現這些癥狀不能確定就是食管結核,一定要及時就診。醫生主要通過進行結核菌素試驗、T細胞斑點試驗、X線、CT、內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食管結核需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為首選治療方法,療效好。出現併發症的患者,可能還需進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主要藥物是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具有消滅結核桿菌的作用。

手術治療

● 對於出現食管狹窄、食管梗阻、食管氣管瘺等併發症的患者,經藥物治療仍難以緩解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 常用的手術方法有食管部分切除術、食管周圍淋巴結結核病灶清除術、縱隔冷膿腫清除術及食管氣管瘺修補術等。

危害


● 食管結核的危害主要是影響正常進食,嚴重者會引起併發症。
● 影響正常進食
● ● 出現吞咽困難等不適,嚴重時甚至會使人害怕進食,影響正常進食。
● 引起併發症
● ● 可能會引起食管穿孔、食管梗阻、喉返神經麻痹、食管縱隔瘺、食管胸膜瘺、食管氣管瘺等併發症。

預后


●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治療效果較好,部分可治癒。

預防


● 積極治療原發病。
●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接種卡介苗,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自身抵抗力。
● 避免與結核患者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