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的微笑
2002年胡玫執導電影
《芬妮的微笑》是由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遼寧金通實業集團與奧地利影視製作公司聯合拍攝的彩色故事片,由胡玫執導,妮娜·普羅爾、王志文、宋曉英、王愚昌等主演的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個奧地利少女與一個中國青年從相識、相愛並遠渡重洋到中國生活了60年的傳奇愛情故事。
海報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妮娜·普羅爾 | 芬妮 | 簡介 人物原型:格特魯德·瓦格納 |
王志文 | 馬雲龍 | 簡介 人物原型:杜承榮 |
宋曉英 | 婆婆 | |
白石千 | 華東升 | |
王余昌 | 村長 | |
韓婷 | 小翠(少年) | |
嘉玲 | 小翠(青年) | |
方舟波 | 校長 | |
陳偉棟 | 小龍 | |
尹迪 | 瑞華(童年) | |
馬麗娜 | 瑞華(少年) | |
黎佳 | 瑞華(青年) | |
王剛 | 郵遞員 |
出品人 | 周溥雄、季福堂 |
製作人 | 王浙濱、Josef Koschier |
監製 | 陸瑩、閻於京 |
導演 | 胡玫 |
副導演(助理) | 趙春林、汪素文、Kathrin Biro(奧) |
編劇 | 王浙濱 |
攝影 | 呂樂 |
剪輯 | 杜媛 |
道具 | 石茂林 |
美術設計 | 李姚橈、Gerhard Janda(奧 |
造型設計 | 張萬象、房漪平 |
服裝設計 | 李姚橈、Barbara Langbein |
燈光 | 孫錫金 |
錄音 | 章文、劉燕、Moshan Nasiri(奧) |
布景師 | 劉孟雄、范衛國 |
參考資料來源於
角色介紹
芬妮
演員妮娜·普羅爾
奧地利維也納警官學校教官的女兒,美麗大方,與馬雲龍一見鍾情,獨自一人來到中國尋找馬雲龍,后兩人結婚,在丈夫遭受“文革”的打壓后,任然頑強的陪伴支持丈夫,並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馬雲龍
演員王志文
中國留學生,曾入學維也納教官學校,與學校教官女兒芬妮一見鍾情,回國后郵寄船票讓芬妮來到了中國,“文革”時下鄉務農,期間遭受打壓。
婆婆
演員宋曉英
馬雲龍的母親,和藹慈祥,傳統的中國母親,不斷教導自己的洋兒媳適應中國的生活。
影片原型奧地利瓦格納於上映前一天去世 [4]。
影片男主角王志文對影片不滿意,並缺席上海、北京首映式 [5]。
演員的英文對白佔了全片的60左右 [6]。
演員妮娜在拍攝“吃饅頭”戲份時,吃饅頭吃到吐 [7]。
該片是中、奧兩國有史以來第二部合拍片 [8]。
為了找到小腳老太太走路的感覺,演員宋曉英將自己39碼的腳擠進36碼的鞋裡 [9]。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4年 | 最佳男演員 | 第九屆平壤國際電影節 | 王志文 | 最佳男演員 | 獲獎 |
2002年 | 最佳男主角 | 第八屆莫斯科“愛之戀電影節” | 王志文 | 最佳男主角 | 獲獎 |
創作背景
宣傳活動
選角過程
影片製片方最先屬意女主角扮演者是弗蘭卡·波坦特,後來又改為法國影星蘇菲·瑪索,最後才定下奧地利女星妮娜。男主角的青、中年扮演者則原定陸毅和劉德凱,但最終導演胡玫選定了王志文。
拍攝過程
影片於2001年8月28日在中國黃山開機,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封鏡,拍攝歷時一年。
發行時間 | 地點 |
2002年11月6日 | 美國 |
2003年2月26日 | 中國 |
2003年2月28日 | 奧地利 |
2004年9月2日 | 菲律賓 |
2005年6月10日 | 法國 |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 | Beta Film GmbH(德國) |
Josef Koschier(奧地利) | 博偉國際(美國) |
SK-Film Salzburg/Vienna(奧地利) | EastWest Distribution(奧地利) |
《芬妮的微笑》里,芬妮的主體一直是不明確的的,飄忽不定的,她為什麼要跨越重洋嫁給一位中國男子,敘事上的依據很不充分。如果僅僅是歸於男主人公外表馬雲龍英俊挺拔,那我只能說這是一個經不起仔細推敲的童話。芬妮對這個愛情連一絲的猶豫都沒有,因為她要完成的任務不僅是和她所愛的男人結婚,而是要把自己奉獻給這個男人,在他需要她的任何時候去承擔所有的苦難。
該片所選擇的故事原本是大有作為的,可是編劇和導演在講故事的時候,沒有進入到芬妮的靈魂深處,對芬妮內心活動的刻畫也顯得相當粗疏。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影片當中還給兩人安排了一場在戰火下的教堂里進行的婚禮,《芬妮的微笑》把這場婚禮安排在影片的中間來進行,顯得特別的造作和突兀(新浪娛樂評。)
《芬妮的微笑》講述了一個奧地利少女與在奧地利留學的中國青年從相識、相愛並遠渡重洋到中國生活60年的傳奇愛情故事,展示並演繹了中國60年來的社會歷史變遷和文化變遷,深刻表現了人類之愛是化解人類種族之間、東西方文化之間障礙的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