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惠廟

福建省漳州松洲寺廟

松州威惠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松州村。

歷史沿革


唐代漳州首任刺史陳元光於景雲二年(711年)因平寇亂戰歿,朝廷念其開漳有功,下詔立廟,初名“將軍廟”。唐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從李沃川(今漳浦綏安鎮)遷入龍溪,當年於漳州北郊松州書院內興建將軍廟,以紀念陳元光、陳珦父子二刺史對開發漳州的功德,並官定為漳州文武官員於春秋祭日進廟致祭。據唐漳州司馬歐陽秬作《陳珦墓誌銘》載:“貞元遷州,遂以松州書院祀龍湖(陳元光,號龍湖)而葬之。”宋宣和二年(1120年),朝廷詔令對將軍廟賜額為“威惠”,由此,漳、泉二州各屬縣所立的將軍廟均改稱為威惠廟。明代太朴待卿陳天定《北溪紀勝》載:“由溪西直上三里許,則唐將軍威惠廟在焉。古所為苦草鎮松州堡是也。”

書院


松州威惠廟內還有一所松州書院,該院建於唐景龍二年(708年),為陳珦講學處。陳珦,字伯珙,號松州,陳元光子。陳珦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年)舉明經,授翰林承旨直學士。見武后稱制,乞疏歸養。”景龍二年(708年)。“龍溪縣尹席宏隆禮聘主鄉校,府君(陳珦)辟書院於松州。”陳珦聚州人子弟教於鄉學,多有向方。景雲二年(711年)陳元光戰歿,朝廷詔令陳珦襲父職,任漳州刺史兼嶺南行軍總管。開元三年(715年),陳珦率軍夜襲巢洞,斬藍奉高,俘其餘黨,得以平亂。開元二十五年(737年),57歲的陳珦,“疏乞哀齡待終,復就松州別業,聚徙教授,品風月。”這是陳珦二度到松州書院講學,直至天寶元年(742年)卒,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