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4條詞條名為張衛東的結果 展開
- 中國民俗學會北京分會常務理事
- 廣西省大新縣委副書記
- 曾任駐馬店市司法局局長
- 雲南迪慶州委副書記、德欽縣委書記
- 山西介休市副市長
- 2019年5月“中國好人榜”人物
- 陝西省林業局副局長
- 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 河南駐馬店軍分區政委
- 廊坊市政協副主席
- 宿遷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 濉溪縣公安局原副局長
- 油氣井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兼系副主任
- 劉雲山弟子
-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副縣長
-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 江蘇省物價局局長、黨組書記
- 北京通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 上海雅蘭書畫藝術進修學校校長
- 河南省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二庭庭長
- 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
- 烏魯木齊市城建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 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教授
- 貴州省國家稅務局副巡視員
- 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
- 內江市文廣新局文化市場科科長
- 內蒙古環境保護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某型號火箭總指揮
-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 東阿縣信訪局局長
- 原榆中縣副縣級幹部
- 遼寧省商務廳外貿管理處處長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
- 江蘇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 上海文聯藝術品鑒定中心成員
- 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新疆兵團第十三師黨校副校長
- 四川雙流中和中學校長
- 濮陽市原公務員
- 德州市體育局黨組副書記、體育總會主席
- 輪台縣委610辦公室副主任
- 浙江省浦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 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 張丁衛東
- 太原大學教授
- 山西省雕塑家協會主席
- 山西中醫學院教研室主任
- 宿州市埇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 北京盛邦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 四川省密碼管理局局長
-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 海南華僑中學副校長
- 石首市政協秘書長
- 利津縣市優秀教師
- 文化建設專家
- 市中區魏家莊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主任
- 燕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 湖北省物價局局長
- 成都市錦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襄陽市住房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 和田地區一中黨委委員、紀檢書記
- 汕頭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支援組組員
- 江西綠強農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巡視員
-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 福瑞斯(香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生導師
- 華北電力大學電力系副主任
- 上饒珠湖地區人民檢察院原檢察員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原特命全權大使
- 霍州市政府黨組成員
張衛東
2019年5月“中國好人榜”人物
張衛東徠,男,1961年5月出生,泰州市姜堰區漁業社人,溱潼供電所電工。
張衛東40多年如一日,無數次走進溱湖麻風病醫院這個特殊的“禁區”,堅持義務修電,累計服務麻風病患者2000多人次,成為偏僻“禁區”里患者心中最溫暖的一盞燈。這麼多年來,無論寒冬酷暑還是雪雨風塵,只要一個電話,他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想方設法恢復光明,化險為夷。麻風病人們一直以為張衛東就是病區的專職電工,可張衛東始終沒有說出“義務服務”的秘密。
一個電工包、一頂安全帽、一輛自行車,張衛東不知多少次摸著夜黑,走進溱湖麻風病醫院這個特殊的“禁區”,爬桿接線,維修線路,為麻風病患者送上一次又一次的光明。這一干就是40多年,可病患們無一人知道,張衛東是義務修電。
走進“禁區”,暗自與他們結緣
張衛東家住姜堰漁業社,世世代代以打漁為生。漁業社離偏遠的溱湖麻風病醫院五六公里,張衛東從小跟著父母外出捕魚捉蝦,每次乘船經過溱湖麻風病醫院,都好奇地問:“這個偏僻的鄉村田野,為什麼會建醫院?”父母告訴他,這裡住了好多麻風病人,麻風病易傳染,感染者多肢體殘疾、面目損毀。當地百姓談“麻”色變,撐船種田都繞道而行。
溱湖麻風病醫院佔地近千畝,像座與世隔絕的孤島。一天晚上,10多歲的張衛東跟隨放映師傅去溱湖麻風病醫院放電影,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麻風病人,嚇得躲到放電影師傅的背後。師傅勸他不要怕,這些病人早已康復,有的有家不能回,有的不願意回家。他們同住被人遺忘的“麻風村”,需要別人理解,更渴望有人常來看看他們。
放電影期間,幾位無腿的老人搖著輪椅過來求助師傅,宿舍的燈不亮了,能否幫助修理?放電影的師傅感到為難,說自己會放電影但不懂電。看到老人悵然離去的身影,張衛東決定學會電工手藝,以便能隨時服務對方。從此,張衛東有空就跟著村裡的電工拿拿接接,暗中觀察,勤學好問,不知不覺成了電工師傅的“好幫手”。
1978年,張衛東經師傅推薦,成了漁業社的村電工。上班第一天,他就背著工具包,利用休息時間走進麻風病醫院,闖進了別人眼裡的“禁區”,挨個宿舍檢查線路,更換了4個壞燈泡。臨走時,幾位病人過意不去,要留他吃飯。張衛東婉言謝絕,說:“以後,我會常來的。”就這樣,張衛東與當時的數百名麻風病人結下不解之緣和永遠的親情。
堅持41年,溫暖患者兩千餘人次
82歲的徐漢民既是一位麻風病人又是醫院的一名志願者,因為病情較輕主動請纓當起了門衛,義務看門。徐漢民說,自己受張衛東的影響才當志願者。1978年冬的一天,天寒地凍,他的宿舍停電了,另外兩位缺腿的老人急得直哭。那時沒電話,院領導準備派人去喊片區的專業電工,沒想到,張衛東背著電工包來了。
徠面對大家驚喜疑惑的表情,張衛東說,天冷,想到一些病人洗漱不便,來幫幫忙,正好順便檢查一下線路。
張衛東像往常一樣,經過消毒等程序,戴上口罩和鞋套,拿出測電筆,檢查閘刀里的每個觸點,最終發現保險絲斷了。隨後,張衛東嫻熟地打開包,掏出保險絲,夾斷、繞線、連接、送電,三下五除二就恢復了光明。那一刻,病人畸形的面容笑成了一朵花。
多年來,張衛東只要有空,就會到麻風病醫院走走,看看病人們有什麼需求,在大家眼裡,張衛東就是他們心中共同的親人。1991年夏,大雨不止,洪水肆虐蘇中大地,張衛東放心不下這群特殊的病人,忙完工作,幾乎每晚都腳穿高靴,身著雨衣,打著手電筒,深一腳淺一腳,前往麻風病醫院。一次,電閃雷鳴,打掉了“老鴨嘴”,院區停電,抽水泵“啞口”,眼看洪水猛漲,隨時可能淹沒院區,危在旦夕,病人們都擠到了高處,聽天由命,張衛東安慰大家不要怕:“有我在,天塌下來有人頂。”
張衛東冒險爬上電桿,搭起臨時線路,暫時恢復供電,確保了院區不受淹。第二天,他配合專職電工辦完手續,以最快的速度的更換了“老鴨嘴”。
溱湖麻風病醫院院長唐本東說,41年來,院區換了一屆又一屆的院長,唯有張衛東堅守41年,始終如一義務為院區修電。歷屆院長接力為張衛東記錄了服務的次數和人數,累計2000多人次了,麻風病人從當初的600多人到現在的45人,每位病人都接受過張衛東的服務。
義務電工,始終深藏的秘密
張衛東的妻子王鳳沒少埋怨過,她說,在丈夫的眼裡,麻風病醫院比自家更重要,那裡的每位病人都讓他放心不下。兒子出生時,丈夫在溱湖醫院陪伴著麻風病人,孫女兒出生時,丈夫依然守候在麻風病人的身邊。兩代人相隔22年,在丈夫心裡就是一個念頭,有空要多陪陪這些特殊的“孤獨人群”。
麻風病醫院近千畝面積,豎了幾十根電桿,電線綿延五六公里。唐本東說,院區在張衛東心裡就是一張圖,每根杆子豎哪兒、多高多粗、有多少線頭,張衛東了如指掌。跑的次數多了,張衛東閉著眼睛也能走遍院區的角角落落。
2015年的雷雨季節,天氣悶熱,雷電打斷了院區10千伏變壓器的熔斷絲,電風扇、空調都停了,病人們個個熱得直喘。這一天,張衛東破例沒來,唐本東打電話給張衛東,才知他患上感冒,正躺在醫院掛水,接到電話,張衛東二話沒說,拔掉針頭,騎著摩托車趕到醫院,用“跨接地”法先保證供電。
現年89歲的曹五英是院區年齡最大的病人,她滿懷感激地說,張衛東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了,但她還是習慣喊他小張,已經喊了41年了,難改口了。“小張”除了修電,還經常幫他們打掃房間,端飯送衣,洗頭理髮,無微不至。更讓他們感動的是,“小張”還經常自掏腰包,買水果、牛奶、麵包等食品送給大家,比親人還親。
唐本東說,院區現在共有45名病人,平均年齡75歲。他們至今都不知道張衛東是院區的義務電工。張衛東希望一直深藏著這個秘密,這樣老人們會更親近,更願意找他。
再過兩年,張衛東就退休了。他說:“退休了,我就更有時間陪伴麻風病人了。”
榮登2019年5月“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