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芒
蘋果芒
蘋果芒(學名:杧果,拉丁學名:Mangifera indica L.)為漆樹科杧果屬常綠大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褐色,無毛。葉薄革質,常集生枝頂,葉形和大小變化較大,通常為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核果大,腎形,成熟時黃色,中果皮肉質,肥厚,鮮黃色,味甜,果核堅硬。產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生於海拔200-1350米的山坡,河谷或曠野的林中。
常綠大喬木,長12-30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漸尖、長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皺波狀,無毛,葉面略具光澤,側脈20-25對,斜升,兩面突起,網脈不顯,葉柄長2-6厘米,上面具槽,基部膨大。圓錐花序長20-35厘米,多花密集,被灰黃色微柔毛,分枝開展,最基部分枝長6-15厘米;苞片披針形,長約1.5毫米,被微柔毛;花小,雜性,黃色或淡黃色;花梗長1.5-3毫米,具節;萼片卵狀披針形,長2.5-3毫米,寬約1.5毫米,漸尖,外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細睫毛;花瓣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4毫米,寬約1.5毫米,無毛,裡面具3-5條棕褐色突起的脈紋,開花時外卷;花盤膨大,肉質,5淺裂;雄蕊僅1個發育,長約2.5毫米,花藥卵圓形,不育雄蕊3-4,具極短的花絲和疣狀花藥原基或缺;子房斜卵形,徑約1.5毫米,無毛,花柱近頂生,長約2.5毫米。核果大,腎形(栽培品種其形狀和大小變化極大),壓扁,長5-10厘米,寬3-4.5厘米。
蘋果芒
分佈於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本種國內外巳廣為栽培,並培育出百餘個品種,僅我國栽培的已達40餘個品種之多。
蘋果芒為熱帶著名水果,汁多味美,還可制罐頭和果醬或鹽漬供調味,亦可釀酒。果皮入葯,為利尿峻下劑,“凡渡海者食之不嘔浪”;果核疏風止咳。葉和樹皮可作黃色染料。木材堅硬,耐海水,宜作舟車或傢具等。樹冠球形,常綠,鬱閉度大,為熱帶良好的庭園和行道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