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

能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

大乘佛教指能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大乘的相應梵語是“Mahayana”,是大的車乘之意。在佛教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

傳達摩西來,初到東土曾讚歎“東土神州,好一派大乘氣象!”中國漢地佛教,自隋唐以來,一直即以大乘佛教為主。漢傳佛教也事實上成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展與承傳者,並弘揚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而北傳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時候傳入西藏,蒙古等地,形成藏傳佛教。到近代,學界一般將大乘佛教專指漢傳佛教。

名稱由來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大乘的相應梵語是“Mahayana”,是大的車乘或行程之意;“小乘”的相應梵文為“Hinayana”是小的,低等的車乘或行程之意。相應地,說大乘,有顯揚之意。現代的佛教學者,沿襲此用法,已是中性,並無顯揚或貶抑的意味。實際上,“大乘”一名的淵源,小乘聖典《阿含經》便在多處提到這個名字。如:1. “長阿含經”(Digha-nikaya)云:“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人天。”(注2. “雜阿含經”(Samyutta-nikaya)云:“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注3)此外還有多處不錄。3.《雜阿含經》卷二六第六六九經(《大正藏》二·一八五頁上),以行大乘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者為大士。4.《根本說一切有部 奈耶》卷四五(《大正藏》二三·八七五頁中),亦有:“乃至出家得阿羅漢果,或有發趣聲聞獨覺乘心者,或有發趣大乘者。”5.《增一阿含經》卷一,明白載有大乘菩薩道的六度,並記載了第一次佛經集結時之大乘經集結:阿難尊者在與諸大聲聞集結完成四阿含后,又發心會同彌勒菩薩等“賢劫中諸大菩薩”,集結更深邃難明的大乘菩薩道經典,“世尊所說各各異,菩薩發意趣大乘”,讚歎“方等大乘義玄邃”,“難明難了不可觀”。

歷史沿革


大乘佛教前期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很多印度佛經中都記載了 釋尊 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聲聞無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記錄(如《法華經》)。而從近年一些學者的研究則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時代就已有所流行並與小乘教法開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處處顯示出大乘信仰與理念。如強調慈悲與平等,提倡不食肉主義,戒殺放生,慈悲為本,強調慈航普度的菩薩行行願,強調不分出身、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性智平等,乃至眾生均可往生極樂國土。阿育王本人,其歸依佛教后的後半生,信仰與行動都顯示出一個堅定大乘菩薩道行者的風範。釋尊 在古尼泊爾傳播教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是眾生平等性智,諸菩薩眾慈悲普度眾生的概念,以此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隔離的等級制度。不過,可能限於當時社會環境等原因,根深蒂固的婆羅門教等級思想環境的影響下,顯得超前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當時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與推行是顯然的。
太虛大師個人認為此階段屬大隱小顯時期。
釋尊 入—大—涅—槃后百年,大天五事導致教團出現分裂,稱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眾部和上座部。經過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間一再分立,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被譽為印度古代最偉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紀中)時代,佛教迅速發展。各派法師被派往印度周圍各地弘法,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形成。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迦濕彌羅和犍陀羅;上座部的另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錫蘭(古斯里蘭卡國,又稱銅碟洲,故斯里蘭卡的部派又稱銅碟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無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無畏山一派一度是斯里蘭卡佛教中心。但大寺一派指責對手非佛說,並最終藉助政府力量判定對方非佛說而將其徹底消滅。大寺一派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還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併流入中亞,法藏部傳為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所領導,曇無得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區弘法的高僧。該部以注重大乘菩薩藏與咒藏而聞名。另一支飲光部(傳為迦葉尊者所傳)也有部分與一切有部及法藏部類似的思想。
大約同時代,擁有大乘信仰的大眾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後的案達羅派,它們都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說一切有部分出的犢子部則在中西部印度發展,分立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現的經量部前身是說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師。它的活動範圍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學者認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眾部傳承的,大眾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過,實際上一些部派的經典記載表明,部派佛教時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僅大眾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類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與修行大乘教法的。如上述法藏部等。又如,根本上座部的“雪山部”,據羅什翻譯的18部論記載,也有大乘教法傳承,如提到“凈佛國土”(凈土法門或唯心凈土)“菩薩”等概念。
另外,玄奘法師當年考察印度時,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區域--摩揭陀國--也是佛在世時弘法的核心區域,該國四個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師稱其為大乘上座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大小乘的分化與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兩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阿育王派高僧前往各地傳播,不同地區的社會人文傳統及人的根性的不同導致。其次,開始時對戒律的認識上的細小差別也是原因之一。事實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戒律。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
大乘三藏經典可謂博大精深,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般若經》與《華嚴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無量壽經》等都是重要經典之一。
隨著公元前後印度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書面經典的大量出現,客觀上為大乘教法的推廣與普及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此時,馬鳴,龍樹等大乘菩薩紛紛出世,大乘佛法超過小乘成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佛滅400多年,馬鳴菩薩出世,寫了很多大乘論著,力倡大乘。印度僧人龍樹出世后,大乘佛教更盛行,龍樹菩薩著《中觀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娑論》等,建立了般若中觀派|中觀學派。
大乘佛教中期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唐義凈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是如來藏思想更為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
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就是“無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在《佛說秘密相經》中,甚至提到蓮華與金剛杵相合,“如是,當知彼金剛部大菩薩入蓮華部中,要如來部而作敬愛”,“由此生出一切賢聖,成就一切殊勝事業。”這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詞。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此時的印度佛教已經被外道法的印度教取代,意味著此時的印度的佛教真實義已經不存在了。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由於密教和婆羅門改良后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便註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的命運。

思想特點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遺留原則(三法印或進一步總結的一實相印),來發揮佛陀眾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覺覺他,利益救度一切眾生為目的之本懷--菩薩道的菩提心。修持與教理體繫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圓滿,境界廣大無艮,修行果位直趨無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義在小乘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顯中道實相、八識與如來藏,六度萬行與菩薩道,一心本凈,眾生平等眾生亦可成佛等思想。從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到唯識學如來藏,三乘佛法一以慣之卻在博大精深程度上節節增上,構成了完整的佛教體系。
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與實踐,強調實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靈活開放、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貼近生活。佛在古印度傳播佛教教義,其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眾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對婆羅門教的野蠻種姓隔離的等級制度。而此平等與普度的思想集中顯現於大乘教義里。總而言之,大乘是佛陀教誨的根本精神所在。

四大菩薩


觀音、文殊、普賢、地藏是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薩。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錶行踐、地藏表願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薩之中,使至理成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迹;在中國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
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薩,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他們都是慈航普度,助佛弘化而擔當重任的法身大士,示現教化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

觀音菩薩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觀音大士千手千眼,慈航普度,聞聲救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詮釋。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人心。觀世音菩薩象徵泛在的真理,無形而無所不在,有“人類的仁慈保護者”之稱。
在智、悲、行、願之中,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菩薩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大慈與人樂,大悲拔人苦,觀音菩薩在娑婆人間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信仰希冀。
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但照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窺音”、“現音聲”、“聖觀音”等。梵文意譯,又稱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等,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名號本身就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觀音菩薩在我國佛教諸菩薩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最受百姓崇奉的菩薩,擁有的威望最高,影響最大。
觀世音菩薩的內在含義,佛經中有兩解釋:1. 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佛問諸菩薩各自修行圓通的方法,此即佛法中著名的25圓通。其中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排在最後第二,為暗選。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排在最後推出,為明選。“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觀音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2. 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危怖之時,只要曾聞觀世音菩薩名字,並虔誠一心稱念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尋聲救苦,冥冥中感應垂救,所以菩薩叫做觀世音。
《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可見,《楞嚴經》是依觀音法門的自修而言,而《法華經》(普門品)及《悲華經》則是依觀音菩薩的度他而言。
“觀音大士,於無量劫,久成佛道。為度眾生,不離寂光,現菩薩身。
又復普應群機,垂形六道。以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力,尋聲救苦,度脫群萌。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萬卉。雖則了無計慮,而復毫不差殊。良由徹證唯心,圓彰自性。悲運同體,慈起無緣。即眾生之念以為心,盡法界之境以為量。是知無盡法界,無量眾生,咸在菩薩寂照心中。故得雲布慈門,波騰悲海,有感即赴,無願不從也。”--《印光大師文抄》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至於“觀自在菩薩”,是唐玄奘的新譯,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頭一句,現在流行的《心經》,便是出於玄奘的譯筆。但是,《心經》自古以來,共有七種漢文譯本,玄奘屬於第二譯,初譯則出於羅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學到了《心經》,而且對於觀世音菩薩抱有絕對的信仰心。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觀音靈感的經驗,例如:1. 當他經過八百里流沙河的時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而妖魔鬼火之多,猶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惡鬼,在他前後纏繞,他都以念《心經》而遣散了這些魔鬼的作祟。2. 當他出了玉門關,晚宿沙漠中,隨從他的胡人忽起變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時誦經念觀世音菩薩,胡人見了頓失殺心,又睡了下去。3. 玄奘正在橫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賀延磧的時候,經過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潤喉,他和所騎之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此時奘師便在心中默禱觀世音菩薩,他說:“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此為苦矣,寧不知耶?”稟白之後,在夜半忽有涼風觸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暢,眼得明朗,馬也能起來走了,走了十多里,馬兒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經數里,忽見青草數畝,並有一個水池。奘師與馬,始得救濟,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絕非原有,乃是觀音菩薩慈悲變現而來。
若依據自利功德釋觀世音三字,觀是能觀智,包括一心三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包括一境三諦之理。菩薩以一心三觀之智,觀於一境三諦之理,圓觀圓證,自在無礙,因名觀世音自在。
若根據利他功德釋,觀是教,世音是機,教指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悲心,機指九法界眾生,稱念菩薩聖號或悲哀求救之音聲。因菩薩能興慈運悲,拔苦與樂,普門示現,自在無礙,故名觀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薩依智能之體,起慈悲之用,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自由自在,無所障礙,因名觀世音。亦名觀自在。或有人說:舊譯名觀世音,新譯名觀自在,征之佛經,並不盡然。或說觀自在,義為能觀真實我的菩薩,非專指觀音菩薩。其實,觀世音即是觀音菩薩,觀自在是指能觀自在的菩薩,而大悲心陀羅尼經,聖玄奘菩薩翻譯成觀自在菩薩,意思就是能觀察到那個不生不滅的真我的菩薩。

文殊菩薩

智慧深廣,最勝吉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有三名,分別是文殊師利、滿殊尸利與曼殊室利。文殊師利意譯“妙德”,指文殊菩薩具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滿殊尸利意譯“妙首”,因為他所具功德居諸菩薩之首;曼殊室利意譯“妙吉祥”,稱頌其功德最勝吉祥。此外還有文殊師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孺童文殊菩薩等等稱號。
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他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著芸芸眾生,而且還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缽經》)。傳說他在過去世曾身為七佛之師,連釋迦牟尼佛也曾得到過他的教誨,其智慧的深廣銳利,可知矣。在諸大菩薩中,文殊更有“大智”的尊號,他作為輔佐釋迦牟尼弘揚大乘佛法的上首,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不為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縛,他的法門以善巧為特色,應機開示宣揚佛法,注重第一義諦,與眾不同。他有過“仗劍迫佛”這樣令人詫異萬端的行為,也常用突如其來的詰難,用以警醒曉喻為表象、枝節所迷惑的有情人天。
文殊菩薩,梵音名號 Mañju?rī ,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吉祥,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文殊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從母親的右脅出生。身體紫金色,剛生下來就能夠說話,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見《文殊般涅槃經》)《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稱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號為龍種上如來,即是今現在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央掘魔羅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而在《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第三王子名叫‘王眾’,在寶藏佛之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於將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沒有止盡無有界限地,莊嚴清凈佛國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數廣大的十方國土,合為一個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無量的珍寶充滿其中,沒有濁惡苦痛的觸受,沒有種種女人,甚至沒有女人這個名詞,也沒有聲聞辟支佛等未發廣大菩提心的眾生。一生得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充滿整個世界。第三王子發願以後,寶藏佛即為他命名為‘文殊師利’,授記他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為‘清凈無垢寶窴’的國土,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現如來’。”
又《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末后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凈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都便贊念佛,以凈土法門為歸根結頂之法。

普賢菩薩

德周法界 行廣願海--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 ,或 Vishvabhadra。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
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故普賢行願品言:“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又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能廣贊諸佛無盡功德,且能修無上供養,能作廣大佛事,能度無邊有情,其智慧之高,願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賢之名出於三曼陀羅菩薩經,並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台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 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願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一般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在密教之中,以此菩薩表示菩提心,視之與金剛手、金剛薩埵、一切義成就菩薩同體。一行《大日經疏》卷一解釋普賢,謂“普”是遍一切處之義,“賢”是最妙善之義。以菩提心所起之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名為普賢。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普賢延命菩薩,又有“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菩薩”與“金剛薩埵”等二種異名。前者謂此菩薩具有賦予眾生大利益大安樂的平等本誓。後者謂其具有“不朽不壞之智,能摧諸煩惱,猶如金剛”。其所以具有這些性德,除了是本誓力量的顯現之外,也由於十方諸佛加持所致。據密教典籍所載,世尊曾召集十方世界恆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因此他才能得到諸佛心印,以利益一切有情。
普賢延命菩薩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像兩種。依經典所記,其二臂像“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頂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坐千葉寶蓮華,華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二十臂像則通身金黃色,著五智寶冠,左右各十隻手,各持不同法器,坐千葉蓮華上,華下有四白象,與二臂像座下之有五千群象者不同。

地藏菩薩

眾生度盡 方證菩提--大願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
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前,娑婆世界是一個無佛的時代,天人眾生無依無怙。為此釋尊殷勤付囑地藏菩薩,要他以大神通力方便度化,勿令天人墮諸惡趣。因此地藏菩薩莊嚴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這位“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的菩薩,發下並真切踐行了這樣宏大無邊、舍己度人的誓願,教導眾生敬信三寶。他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他們的善根,這是佛教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
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曾先後轉世為大長者之子、婆羅門女(《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國王、名為光目的女子(同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等,他們的共通之處是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廣度六道罪苦眾生。總而言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立此慈悲憐愍之廣大誓願,故有“大願”之尊稱。地藏菩薩,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譯音克施地嘎訶帕,八大菩薩之一。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其道場在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與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個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后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念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便在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菩薩,當時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在經中,釋迦佛又為我們講述了地藏菩薩種種的不可思議行願。地藏菩薩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使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得救度。經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釋迦滅度后、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
相傳安徽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說法道場。據說唐代時,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選擇東崖岩石,終日坐禪誦經,弘揚佛法。后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眾大為感動。其事迹傳開后,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於是建寺廟,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后,葬於神光嶺的真身寶殿,俗稱“肉身塔”。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根據佛教有說,菩薩金骨,鉤鎖相連,百骸鳴矣。故大家知道他乃大菩薩應世。而且其生前法名即為地藏,容貌酷試佛經記載之地藏菩薩,行持與古地藏一脈相承,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日益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按佛教經典的原意:慈,即是“予樂”;悲,即是“拔苦”。拔除眾生的痛苦,給眾生以快樂,就是慈悲。
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分別是中國的四大名山中地藏菩薩的九華山,觀音菩薩的普陀山,文殊菩薩的五台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這四大菩薩代表佛法教學的四個重要課目,等於四個學院,這也是佛法的綱領,不管多少宗派、經論,都出不了這四個範圍。

主要經典


《金剛經 》《大般若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三昧王經》、《稱讚佛凈土佛攝受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楞嚴經》、《普曜經》、《圓覺經》、《維摩詰經》、《楞伽經》、《佛說阿彌陀經》、《大涅槃經》、《尤婆賽戒經》、《梵網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十住毗婆娑論》(龍樹菩提譯)、《瑜伽師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說)、《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唯識三十論》(世親菩薩造)《大乘莊嚴論》馬鳴菩薩

五時八教

乃天台宗智顗大師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聖教說法之因由。以八教分別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分別述之。五時教判,有別有通。別五時,歷然有序。通五時,因眾生的機感不齊,故教法通於五時。其根機最鈍的聲聞大眾,必須經過上面別五時的調停與陶鑄,才能入於一佛乘實相;而根性利者,不必經歷五時,有的經歷四番或三番的陶鑄與調停,甚至隨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時義得以成立。蕅益大師特別注重通五時的意義,佛陀說法是神力自在,任運度生,根據實際情況而設方便之教,不可思議;雖有五時的區別,然絕不受五時所局限。
五時:第一、華嚴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首談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森羅於海印,現剎土於毫端;並於最後開示凈土信仰以為歸根。小乘學者,如聾如啞,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時,謂佛為接引二乘人,說四阿含等小乘經典。
第三、方等時,謂佛演阿彌陀等凈土三經,楞嚴經、楞伽經、圓覺經、維摩經等,均屬大乘重要經典,令二乘行者,恥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時,般若為諸大乘經之母。佛廣談般若空慧而澄凈開解小乘行人。包括如金剛經,心經等。
第五、法華涅槃時,謂鈍根眾生,機漸純熟時,佛說法華經、涅槃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稱性而談,令一切眾生,鹹得成佛。這是佛陀五時說教的次第與當機的差別。
《2》八教: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之為八教
化儀者,系就如來教化的機應,有四教:一、為頓教,謂佛為應大乘利根菩薩直說大法,不談小乘,即說華嚴頓入教法;二、為漸教,漸即漸次,謂佛應大小乘鈍根眾生解說阿含、方等、般若等漸進的教法;三、為秘密教,謂佛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所聞各異,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隱秘赴機,而各得利益者;四、為不定教,謂佛所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來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四教:
一、為藏教:藏即含藏之義,謂由經律論各含藏一切文理,令眾生由此證入道果,此指佛於阿含時所說的三藏教;
二、為通教,謂佛對大小乘根機所說的共通教法,鈍根者聞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聞之,便可通入別圓二教;
三、為別教,謂專為菩薩乘所說的教法,別於前面的藏通與後面的圓教;
四、為圓教,圓即不偏之義,謂對最上利根菩薩解。

難易行道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龍樹菩薩於《十住毗婆沙論》卷5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比喻眾生於五濁惡世欲憑自力而期入聖道得果之修行,稱為難行道;比喻眾生依佛之慈悲與願力,和自己信願念佛之誠,而往生凈土、得不退轉,再修菩薩道最終證果之法門,稱為易行道。曇鸞大師於《往生論》卷上說:於無佛之世,經長時勤行精進而至不退轉地甚難,稱為難行道。
大師又分難行道為五種:1.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2. 聲聞自利,障大慈悲;3. 無顧惡人破他之勝德;4. 顛倒善果,能壞梵行;5. 唯是自力,無他力依持。以上五事觸目皆是,一如陸路步行之苦。書中又指出:若人行易行道,僅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則乘佛願力,得以往生凈土,此即如水路乘船之樂。后道綽大師於《安樂集》卷上,亦依此說。他將一切行法分為自力與他力,自攝與他攝二種,而立聖道、凈土二門之判教說:聖道門即難行道,為自力與自攝之行法;凈土門即易行道,為他力及他攝之行法。

地位


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已經說到未來大乘佛教就在中國,而後傳播世界。
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眾生,把將眾生在苦難中解救出來。中國若干千年來災難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眾在佛門之中得到無盡的法益,災難和痛苦得到了安撫,深受快樂。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地位。
大乘佛教在中國儒教思想中原有的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基礎上,增添了《菩薩行》的教育。從菩薩道菩薩行到法界實相,一乘妙理之覺悟,大大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廣度和深度。修行菩薩道廣積福德資糧,深涉國家社會服務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眾生,也能獲得眾生平等性智的覺悟。
以廣行〈六度〉來成熟自己,以廣行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成熟其他一切眾生,心胸廣大而行事細膩是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