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黑龍江的結果 展開
-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 亞洲東北部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河流
-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河流名
- 小行星
黑龍江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河流名
褒河,古稱褒水,又有山河、烏龍江、黑龍江之稱,元代一度稱紫金河,明代稱褒谷水。為長江支流漢江上游左岸較大支流,位於陝西西南,地跨寶雞、漢中兩地市的太白縣、鳳縣、留壩縣、勉縣、漢中市漢台區5個縣(市)。東西二源均出秦嶺南麓,兩源在江西營匯合后,過馬道后叫褒河,最後於漢中市鳳台區梧鳳鄉孤山村投入漢江。
褒河石門水庫上游段
褒河集水面積3908平方公里,上游支流發育,下游支流短小,納大小支流36條,河繫上寬下窄。河長175.5公里(一說全長198公里),江西營以上為上游段,江西營至石門谷口為中游段河,出谷後為下游。
鳳縣境內,西源中曲河,古稱車道河,發源於岩灣北部秦嶺溝。北南流向,經岩灣、坪坎至倒貼金出境。流長35公里,流域面積634.1平方公里。有支流42條,以黃牛河最大,於平木同楊家河匯合后至朱家坪南匯入中曲河。中曲河穿行於千谷萬壑中,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1.7萬千瓦,可開發量4285千瓦。年平均流量5.76秒立方米,徑流總量2.045億立方米。沿河平木盆地階地發育,是農業生產基地之一。
太白縣境內,東源源於陝西省太白縣嘴頭鎮上河村北之秦嶺梁南麓,其上游為虢川河。沿途納龍王河、北溝、牛家溝、石溝、七里川、盤岔溝、羊腸溝、九平溝諸水。納支流七里川河后稱紅岩河,主流經嘴頭鎮、白雲鄉、王家凌鄉,於王家凌鄉之擂鼓灘出本縣境入留壩縣。在本縣集流面積611.81平方公里,出境距源頭60公里,發源高程海拔2102米,出境高程海拔1020米,平均坡降18‰,平均流量每秒6.66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21億立方米。
留壩縣境內,褒河東源幹流在距柘梨園鄉3公里處入留壩縣境。沿途接納沙坡溝、夾山溝、柏樹溝等溪水至江口鎮,納支流太白河,流入褒河,水流江西營處,與西源西河匯合后,又接納蒿壩河等支流,水量增大。褒河在縣境內長71.3公里,流域面積為1758平方公里。
西源西河,由鳳縣與留壩縣交界的倒貼金處入境,流經蒿壩河至江西營匯入褒河。在縣境內長19.3公里,流域面積64.8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4.1%。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79公里。系褒河一級支流。
漢台區境內,褒河自留壩縣青橋鋪入境。經褒河、張寨、新溝橋、龍江、梧鳳5個鄉,至梧鳳孤山村注入漢江,市內流長27公里。
褒河水系處於暖溫帶及北亞熱帶,年雨量800毫米上下,支流多淺層地下水及岩溶水補給,多年平均徑流量13.45億立方米,山溪河流特點突出,徑流沿程分佈為上下小、中間大,界牌關至河東店區間年降雨可達900毫米以上,徑流深450毫米,而河源及石門以下徑流深300毫米以下,徑流以汛期最多,5月~10月約佔年徑流量的88%,洪水頻繁,洪枯懸殊,1962年河東站洪峰流量2900立方米每秒,1981年高達618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只有3.36立方米每秒。
太白河境內長44.2km,平均徑流深度435.3mm,平均徑流量1.645億m3,偏差係數0.37cv,平均比降30.9‰,水力蘊藏量3.12萬KW,可利用資源量0.147萬KW。
陝西鳳縣段,徑流的年際變化比降水年際變化幅度大。縣氣象站1958~1980年系列降水量變化率為0.63~1.53;褒河江口水文站1971~1981年系列流量變率為0.47~3.02。
上游段,分水嶺海拔3000米左右,留壩以西在2000米以上,褒、湑之間在2000米以下,山勢開闊,河谷寬淺、寬窄相間成串珠狀,兩岸谷坡較緩,耕地較多;中游段,海拔560米~1500米之間,過武關驛后,河道進入峽谷,山勢陡峻,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有如“滾滾飛濤雪作窩,勢如天上瀉銀河”的景象,河中巨石累累,多傳說典故,如擊之有聲的石鼓,光潔如玉可容五斗糧食的白玉盆,以及將軍石、斬蟒石、蛤蟆石、鯉魚石、五龍石等;下游的漢中盆地,河床多為沙卵石覆蓋,河道由200米展寬至800米,河道沖淤變化顯著,兩岸發育漫灘階地,農耕歷史悠久,水利事業發達,民國時期的褒惠渠灌溉工程與石門遺跡,亦久負盛名。
黃牛河,屬漢江二級支流,源於靖口鄉之玉皇山東麓,於廟台與石岸河相匯,於關上街與石溝河匯合后出本縣境入鳳縣。出境距源頭22.5公里,發源高程海拔2540米,出境高程海拔1331米,平均坡降53.7‰,平均流量每秒4.2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315億立方米。
太白河,源於鰲山南麓。主流經嘴頭鎮南部,貫穿太白河鄉,於元壩子(太白河鄉之元壩子)入留壩縣境。沿途納蘇家溝、無名溝、耳爬溝、雙合溝、王家溝、廟溝、青溝、東溝諸水。在本縣集流面積377.87平方公里,出境距源頭44.2公里,發源高程海拔2470米,出境高程海拔1100米,平均坡降30.9‰,平均流量每秒5.2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645億立方米。
桑園壩河,發源於縣境碾子壩,由3條大溝溪匯流而成,全長19公里,流域面積120.9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31.1%。在桑園壩鄉政府駐地注入太白河。
蒿壩河,古名回車河。發源於柴關嶺北坡,山南向北至青崗嘴與劉家溝匯流,又轉向東接納汪家溝、酒房溝、三道峽河水,至江西營匯入褒河,河長34公里,流域面積236.3公里,河流平均比降26.2%。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1.2公里。流域內岩石風化嚴重,加之修築公路,河道淤積。為河道重點治理區。
北棧河,古稱紫金河或紫柏河,亦稱青羊河。發源於紫柏山、光華山東坡的大壩溝,經張良廟與柴關嶺河溪匯流,由西北轉入東南,穿留壩縣城至姜窩子匯入褒河,河長36.3公里,流域面積156.3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25.7%。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1.06公里。
上南河,發源於東摩天嶺的南坡。由文川河、小東溝溪流匯流至南河鄉南河街注入褒河,河長25.5公里,流域面積125.8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55%。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55公里。
武關河,古稱尚溪河,亦叫野羊河、上西河等。發源於光華山夏家灣錢盤溝,並由東河、上西河等河溝匯流而成。至火燒店鄉政府駐地,又與天星亮河和群力溝溪交匯,向東南至紅岩溝河匯流到武關河橋頭注入褒河,河長34公里,流域面積262.6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30.4%。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86公里。
西溝河,古稱“寒溪”或“樊溪”。發源於橋頂石樑北坡,上游由八道河與正河匯流,至中游與北岔溝匯西溝,再入北河,由西向東徑沙壩至馬道鎮鳳凰山下注入褒河,全長17.6公里,流域面積93.5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86.4%。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69公里。
青橋河,又名陶家河。發源於橋頂石樑南坡,源流向東,與改渠溝、架子上河溝匯入董家河,入青橋河,向東南於青橋驛南1公里處注入褒河,河長6.1公里,流域面積66.7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86.8%。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76公里。
褒河支流沙子河漢台區沙河溝段
沙子河,發源於勉縣雲霧山。經馬家溝、沙河溝入褒河。
1842(清道光二十二年),賀仲瑊纂修《留壩廳志》載:“留壩本無水利。近年以來,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兩岸地稍平衍者,築堤障水,開作水田,又壘石溪河中,導小渠,以資灌溉。西江口一帶,資太白、紫金諸河之利;小留壩以下間引北棧河水作渠。各渠大者灌百餘畝,小者灌數十畝、十數畝不等,町畦相連,土人因地呼名。然至夏、秋山水漲,田與渠嘗並沖淤,故不得名水利也。”1886(光緒十二年),東溝鄉修堰溝渠1條,灌數畝農田,沿用至今;1893(光緒十九年),馬道鎮沙壩修渠1條;1894(光緒二十年),北棧河陶沙壩對岸修堰渠1條,長2公里,沿用至今。中華民國時期,修築江口鎮河西水渠1條,因設計施工有誤未能通水。溪河兩岸,壘石築堤,引水(自流)灌渠規模極小,多為村戶自願聯合修築,往往被洪水沖毀,或春疏夏導秋盪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連年修築渠道,引水工程逐年增加。1956年,新修堰渠19條,擴灌面積124畝。但次年入夏,暴雨成災,秋時多被洪水毀之一旦。1958年春,修堰渠1033條(含水毀恢復工程),8月霖雨成患,洪水沖毀堰渠361條。此後,每年(尤其20世紀70年代)農閑時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修築堰渠,改善灌溉條件。由自流引灌,逐步建成引、提、防的綜合灌溉體系。至1996年,留壩縣修築灌溉200畝以上的堰渠7條,50畝以上的堰渠43條,灌溉面積達萬畝以上。並相繼開展對江河的治理。
留壩縣1996年灌溉50畝以上自流堰渠統計表 | |||||
---|---|---|---|---|---|
工程地址 | 水源 | 開竣工時間(年月) | 渠長(米) | 渠長(米) | 渠溉面積(畝) |
黎家院 | 蒿壩河 | 1971.3~4 | 185 | 57 | |
雪窩魯家壩 | 褒河 | 1957~1958 | 3000 | 80 | |
漩灘 | 碾槽溝 | 2000 | 60 | ||
漩灘 | 碾槽溝 | 1976~1977 | 2000 | 150 | |
白果樹 | 褒河 | 1958 | 1500 | 200 | |
金洞嶺 | 褒河 | 1974.10~1976.6 | 500 | 180 | |
白廟子 | 西河 | 1968.11~1969.3 | 200 | 50 | |
石家灣 | 西河 | 1979.10~1980.5 | 1000 | 90 | |
柿樹壩 | 西河 | 300 | 120 | ||
張家院 | 西河 | 300 | 120 | ||
許家院 | 西河 | 1300 | 92 | ||
核桃壩二組 | 西溝河 | 1971.3~9 | 22000 | 300 | 80 |
二十里鋪李子坪 | 叉河溝 | 1962.10~1963.1 | 500 | 50 | |
馬道沙壩西溝口 | 西溝 | 1960.1~1963 | 22000 | 300 | 133 |
沙壩二隊 | 西溝 | 1972.4~12 | 1600 | 400 | 70 |
馬道西溝 | 西溝 | 1978.11~1982.6 | 2760 | 200 | |
辛家壩瓦房子 | 柏樹溝 | 1973.2~4 | 800 | 102 | |
江西營馬家灣 | 褒河 | 1958.8~1960.10 | 5000 | 347 | |
河西 | 褒河 | 1972.5~6 | 640 | 250 | |
江口岩灣 | 太白河 | 1972.2~12 | 1000 | 1000 | 115 |
江口老莊壩 | 紅岩河 | 1962.3~4 | 570 | 135 | |
鄭家壩 | 太白河 | 2000 | 138 | ||
江西營一組 | 褒河 | 1958.12~1959.12 | 3960 | 540 | 168 |
江口鎮 | 太白河 | 1982.2~10 | 1130 | 820 | 183 |
江口佛爾岩 | 太白河 | 1958.11~1959.12 | 4850 | 150 | 320 |
河西石丫子 | 紅岩河 | 1958.11~1959.5 | 1300 | 230 | |
徐家壩 | 太白河 | 50 | 100 | 130 | |
玉皇廟 | 新民河 | 1000 | 103 | ||
柘梨園沙壩河口 | 蒿壩河 | 1970.7~8 | 560 | 60 | |
玉皇廟五組 | 蒿壩河 | 2500 | 102 | ||
梁家壩 | 蒿壩河 | 2500 | 120 | ||
東方紅四組 | 蒿壩河 | 4000 | 163 | ||
蕭家院 | 蒿壩河 | 3700 | 210 | ||
娘娘廟五房子 | 溪流 | 2500 | 104 |
漢台區境內,主要有山河堰和褒惠渠兩項:
一、山河堰
古代較大的引水工程,截引褒河分灌兩岸農田。《重刻漢中府志》記:“山河堰灌溉甚廣”,傳為“漢相國蕭何所築,曹參落成之”。漢初至1942(民國31年)的二千多年間,本市大部分農田均賴此堰灌溉。清代《陝西通志》載:山河堰以“巨石為主,鎖石為輔,橫以大木,植以長樁”。這種以石堆砌,用木樁固腳的截流工程,結構簡單,難以抵禦洪水的沖刷,因此,灌區人民幾乎每年都要對攔河大堰維修加固。一般性維修由受益農戶出工承擔,如大修或改建則由地方官府給予資助。由於山河堰在農業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歷代有識之士如諸葛亮、吳璘、吳玠、吳拱、晏袤、嚴如煜等曾對其整修或改修,為發展農業經濟,贏得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漢唐時期,自雞頭關以下的褒河河段,鱗次築堰六道,東西兩岸引水。南宋以後,除二堰和三堰外,其他四堰相繼廢棄,且只有褒河東岸一側有灌溉渠道。至1939(民國28年),褒河實存三堰,即山河二堰,三堰和四堰。
二、褒惠渠
褒河石門水庫乾渠渠首
解放后,對褒惠渠全面整修。褒惠渠經逐年維修改善,設施效益不斷提高,渠道引水流量從1949年的15秒立米提高到21.5秒立米。為調節灌區水量,陸續新修八里橋、獅子溝、黃壩堰等16座水庫及塬上、武鄉四級、東方紅等42處抽水站,使灌區基本形成了一個“引、蓄、提”相結合、長藤結瓜式的灌溉網,褒惠渠在境內的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10.75萬畝增加到1979年的16.53萬畝。1971年後,褒惠渠劃歸石門水庫灌區。因乾渠渠首居石門水庫樞紐南部,更名為石門水庫南乾渠,由石門局統一管理。
三、石門灌區
石門灌區分南乾渠和東乾渠
南乾渠南乾渠原為褒惠渠。民國28年(1939)10月動工修建,土渠由褒城、南鄭、城固三縣承擔。城固段於民國30年(1941)11月動工,民國31年(1942)1月完成,共用民工27.8萬工日,佔總數41.8%。民國31年(1942)6月1日乾渠放水。渠首進水閘5孔,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乾渠跨洪溝入本縣崔家山鎮,全長32.2公里,其中本縣段3.5公里,流量2.0立方米/秒,全渠灌田14萬畝,其中灌本縣田2.5萬畝。
1951年擴大整修,翻修攔河堰,擴大幹渠延長渠道,渠首設計流量增至21.38立方米/秒。調整灌溉渠系,新開17斗,長10.62公里。1958~1965年,本縣利用填涵建成段家溝與三岔溝水庫,又延長乾渠4.34公里,並在渠尾建成丘山灣水庫,全渠總灌溉面積由12.7萬畝,擴大到21.6萬畝,其中本縣灌溉5.1萬畝。1976年石門水庫東乾渠通水后,調整灌區,將褒惠渠以北2萬畝耕地劃歸東乾渠用水,褒惠渠改名石門水庫南乾渠,劃定灌溉面積19.5萬畝,其中本縣3.11萬畝。
南乾渠在“蓄水為主,小型為主,群眾自辦為主”的方針推動下,新建、改建斗渠3條,機井3眼,抽水站10座,裝機142千瓦。南乾渠境內現有斗渠5條,長26.154公里;引渠205條,長124.98公里,其中襯砌1.7公里;斗、分、引渠各類建築物804座。灌區4座水庫,正常庫容188.7萬立方米;水塘23口,容量20.13萬立方米。
1962年柳林公社治理低洼澇漬田,擴修排澇渠11公里,加修12條排水分渠,長13.6公里,修建築物21座,使6026畝一熟田變為兩熟田。現南乾渠本縣灌區已形成蓄、引、提結合的聯合灌溉系統,有效灌溉面積3.11萬畝。
東乾渠石門水庫東乾渠,1969年11月動工修建。地區成立渠道工程指揮部,本縣成立指揮所,抽調龍頭、文川、桔園、南樂區和城關鎮民工4千人,歷時5年,於1974年本縣段基本完成。乾渠沿褒河左岸從河東店東繞丘陵坡地蜿蜒東下,從李家營起為城固段。渡溝壑、穿嶺峁,經“陝飛”廠區,由千山水庫壩南跨文川河,東行過陳家灣,折穿伏牛山接軍民水庫,全長39.6公里,其中本縣段18.1公里。全渠鑿隧洞12處,全長1573米;大渡槽2座,跨度767米;明涵洞35處,長2292米;完成橋涵、堰、閘建築物116處。共計開挖土石方150萬立方米,砌石6.4萬立方米,混凝土660立方米,共用工276萬個,工料投資538.44萬元。渠首設計流量30立方米/秒,分段遞減,入本縣境流量8立方米/秒,渠尾減為3.4立方米/秒。境內有3條支渠(6、7、8)和紅旗渠。干、支渠各類建築物831座,其中本縣165座,可灌溉本縣田9萬畝。1972年開始放水灌田,1974年本縣受益面積5萬畝,其中擴灌2萬畝。
1972年與東乾渠修建的同時,開始灌區建設。四條支灌(除8支外)均利用舊渠擴修改建,國家補助20.7萬元,材料費包干到社,將原有紅旗渠、千山西乾渠併入東乾渠系統。又將千山、雙嶺、韓家塘、黎家溝、葯樹嶺、木槽口、軍民、新橋、上井溝、下井溝、螞蝗灘、李家灣、橘林等17座水庫,總容量1860萬立方米;水塘342口,容量270萬立方米納入東乾渠系統調劑。1982年,本縣段有抽水站14座,裝機182千瓦;有斗渠16條,長54.35公里;有分、引渠150條,長255.69公里;斗、分、引渠各類建築物349座,初步形成蓄、引、提結合的灌溉網路。1987年有效灌溉面積5.36萬畝。1988~1990年,國家投資74.4萬元,挖潛改善渠系,改造建築物。灌區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有效灌溉面積達7.24萬畝。
褒河谷口的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工程從1969年冬全面動工,1979年全部竣工。樞紐工程由拱壩,河床電站,東、西乾渠渠首及反調節池等建築物組成。渠系工程包括東、西、南三條幹渠,總長87公里。
留壩縣褒河段主要防洪工程有:
北棧河城關段工程,1950~1996年連年投資治理,總投工達150萬個,修建蓄水壩1處、引水渠4條,長3000米,防洪堤7.54公里,共計土、石方13.4萬立方米,總投資350萬元。
褒河江口河西段工程,1975年修築防洪堤長3126米,其中干砌石堤1226米,防護農田451畝。1981年以後,連續加固防洪河堤。1994年,改原干砌石堤為水泥漿砌。
褒河武關河段工程,1976年疏通河道1000米,挖掘主河道中心淤沙石37萬立方米;漿砌石河堤19.786萬立方米,投勞33萬個,投資180萬元。
褒河姜窩子段工程,1984年,修建河堤1000米,全部採用漿砌石加固,投資15萬元,既保證了川陝公路暢通,又保護了姜窩子集鎮的安全。
褒河鐵佛殿段工程,1981年8月,洪水沖毀寶漢公路鐵佛殿村段,同時淹沒其上下街2個村民小組。1982年,鐵佛殿鄉協同縣公路管理段修築公路河堤,村民備石料,於1983年在武關河至鐵佛殿村漿砌長2公里、高7米、厚1米的防洪石堤,總投資60萬元。既加固了道路,又恢復了村落,確保了鄉級單位及鄉所在地500多居民的安全,同時修復農田105畝。
褒河青橋驛段工程,1970~1996年,先後在青橋驛段15次整修防洪堤2公里,河堤高11米,厚1.5米,漿砌石堤,土沙石量達39萬立方米,投資110萬元。確保316國道大橋暢通,並保證青橋驛鄉所在地機關單位、居民的安全。
紅岩河柘梨園鄉段工程,1978年修築防洪河堤820米,投勞3萬個,投資13.7萬元,保護耕地4200畝,造地1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