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黃
肉座菌目竹黃屬植物
竹黃,為多生於衰敗或即將衰敗的竹林中,它的主要寄主為箭竹和短穗竹植物,短穗竹及其變種毛環短穗竹是其最重要的寄主,其寄生率最高,產量最大。
![竹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0/m80be28ec471e515a1da4ac9625c6706d.jpg)
竹黃
特徵:多生於將衰敗或已經衰敗的竹林中的莿竹屬、剛竹屬植物的桿上;在竹竿上形成子座,子座呈不規則瘤狀,早期呈白色肉質,后變紅色,木栓質。
生於箣竹屬、剛竹屬的竹竿上,多生長在將衰敗或已衰敗的竹林中。每年四至五月插秧前後,是此菌生長和採收季節。
我國浙江、福建、四川、安徽、江蘇、貴州、江西等地。
取竹黃子座橫切面觀察,子座邊緣有子囊殼。子囊殼一般為1層,偶見2層,呈圓形或瓶形,孔口稍突出,直徑450~600微米。
子囊細長,長250~350微米,橫徑20~30微米,一端渾圓,一端具細長的柄,附生於囊殼上。側絲線狀,長約305微米。子囊孢子呈紡錘狀、無色,有壁磚狀橫縱分隔,長35~60微米,寬15~20微米,縱向單行首尾相接排列於子囊內。
竹黃極易吸濕、發霉或為昆蟲蛀蝕,其中所含的油質在貯存過程中也易逐漸酸敗產生臭味,所以採收后必須立刻曬乾或低溫烘乾,貯存於密閉容器內並置於冷暗環境,保存期不宜過長。
含氫氧化鉀1.1%,硅質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