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憤怒青年的結果 展開
- 1973年張徹、桂治洪執導電影
- 英國文學及電影
憤怒青年
英國文學及電影
“憤怒的青年”是指20世紀50年代的一些作品,主要表現出憤世疾俗情緒的西方(英國)青年作家和評論家。這些人對於當時西方社會的種種現象感到不滿,進而進行批判,而他們的言論對於當時的社會主流而言相對極端。
目錄
“憤怒青年”電影運動以1958年的影片《憤怒的回顧》(托尼·里查遜導演)和《上流社會》(傑克·克萊頓導演)為起點,以1968年的影片《假如……》(林賽·安德遜導演)為終點。這些影片大多具有如下的特徵:低成本,使用比較不知名的演員,內容強調社會意義,具有左冀目由派的政治觀點,影片主人公一般是勞動階級出身的青年,他們缺乏改善社會地位的機會,故而失望、憤怒和懷有反叛的情緒。影片一般實景拍攝,地點經常是內地工業城市中的酒吧、工廠、遊樂園、貧民住宅。影片主要人物的言行反映出他們對統治階級組織機構抱有一種敵對態度,通過對這些機構工作人員官僚主義作風的描述,表現出影片主人公對死氣沉沉的福利制度的強烈失望。影片並不美化主角們的品質,他們既有優點,又有不顧廉恥,心胸狹隘和不顧道德的缺點。影片中人物的對白避免使用規範英語,而是大量使用土語、方言、行話、黑話等非文學語言,還夾雜粗話。影片中經常出現酒後吵架、球賽、鬥毆等暴力場面,對於人物的性行為,一般也不迴避。此前,英國電影恰如一部曾在倫敦上演盛況經久不衰的通俗劇的劇名一樣《請勿談“性”》
“憤怒的青年”在上世紀50年代英國文壇上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原因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人民希望社會制度能得到改革。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人們熱切地期待著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然而,戰爭災難的結束並沒有給人們帶來理想中的生活和情景而是新的幻滅感、失望感。因此,人們重又感到空虛、迷惘、壓抑、孤獨和悲觀。另一方面,戰爭結束時英國工黨以全新的面貌崛起了,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和人民要求變革和改善生活的強烈願望,它施行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福利政策和經濟國有化措施,即推行“福利國家”政策。使英國一度成為“福利國家”“富裕社會”平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所實施的普及文化教育措施使很多中下層出身的青年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在戰後相繼執政的工黨和保守黨中瀰漫著一種洋洋得意的自滿情緒。然而,“富裕國家”“太平盛世”卻並沒有給平民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平民青年無法實現自身的價值,無法得到所謂“上層社會”的認可。於是,“憤怒的青年”們便拿起筆來向社會進行挑戰,發泄了他們絕望的情緒展示了戰後心理失衡的人們與社會的衝突,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以及資本主義社會所暴露出來的其他種種尖銳矛盾。不可否認“憤怒的青年”派作家及其作品給當時的英國文壇帶來了新的氣息首先是作品的題材貼近社會與現實作品中“小人物”的“反文化、反英雄”形象顯得生氣勃勃。其次是作品語言清新明白而且現實主義的手法對於一般讀者頗有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