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資料庫系統

關係資料庫系統

關係資料庫系統指對應於一個關係模型的所有關係的集合。

關係資料庫系統建立了關係模型,並用它來處理數據。關係模型在表中將信息與欄位關聯起來(也就是schemas),從而存儲數據。

資料庫管理系統需要結構(例如表)在存儲數據之前被定義出來。有了表,每一列(欄位)都存儲一個不同類型(數據類型)的信息。資料庫中的每個記錄,都有自己唯一的key,作為屬於某一表的一行,行中的每一個信息都對應了表中的一列——所有的關係一起,構成了關係模型。

系統簡介


在關係模型中,實體以及實體間的聯繫都是用關係來表示的。例如:教師、學生、課程、授課和學習這些關係以及關係間的聯繫就組成一個教學管理資料庫。因此,對應於一個關係模型的所有關係的集合稱為關係資料庫。
資料庫也有型與值之分,資料庫的型也稱為資料庫模式,是對資料庫關係的描敘。資料庫的值是這些關係模式在某一刻對應的關係的集合。
關係:關係模型中的數據表示,由關係模式和關係實例組成,關係模式用來描述關係表中的列,關係實例為關係中的各行。因此,可認為關係是一張具有行、列的表。

數據關係


數據對象(實體集)用關係(表)來定義。
ER中實體集的屬性 ->表中的列(欄位、屬性);
ER中實體集中的每個實體實例 -> 表中的行(元組、記錄)。
如表:
姓名學號生日
Peter Bach20001015-10-1982
Lisa Baumann200010212-7-1982
ER->關係 - 表描述聯繫
ER模式中聯繫是單獨描述的。而在關係模式中,聯繫也可以用表來描述。例如,選課聯繫-選課表。
表中有來自學生和課程兩個實體的屬性,而成績是選課聯繫自身的描述屬性。
列的取值範圍稱為域(Domain)。例如,成績的範圍一般是:0-100。
例如:學生選課表
姓名學號課程號課程名成績
Peter Bach2000101A1033資料庫85
Lisab Baumann2000102A1030數據倉儲化91

系統語言


SQL為最早在IBM System-R RDBMS 上使用的查詢語言。第一個標準由ANSI於1986年制訂,稱為SQL-86;1992年推出了SQL-92,是大多數RDBMS支持的版本; 1999年提出SQL:1999(SQL3),是SQL-92的擴展。SQL語言屬於關係資料庫系統中的重要一個運用。
SQL成為國際標準后,由於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和DBS都採用SQL作為其存取語言和標準介面,從而使資料庫世界有可能鏈接為一個整體。前景非常好。
SQL在資料庫界之外也受到重視。在軟體工程、AI、萬維網數據管理等領域顯示了潛力。
SQL由於它的關係模型和關係實例的組合可以很好地處理很多大數據,近來物聯網的發展,各個高校的物聯網專業也是必修科目。同時由於物聯網上會出現大數據的問題,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分析認為此項關係資料庫系統技術必是物聯網資料庫應用上的一大助推,能很好解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廠、智能城市裡數據融合的一大主要技術點,是物聯網路上信息處理的核心。

主流系統


SQLite:
一個強大的嵌入式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
MySQL:
最流行的RDBMS。
PostgreSQL:
最先進SQL型開源objective-RDB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