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索倫之眼的結果 展開

索倫之眼

NGC4151星系中的天體

上帝之眼螺旋星雲距離地球650光年,位於水瓶星座裡面。這是行星狀星雲,非常典型的一類,行星狀恆星實際上是由恆星的殘骸所形成,就如同我們的太陽。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蔚藍色瞳孔和白眼球的四周是肉色的眼瞼,與我們的眼睛像極了,但“上帝之眼”其實浩瀚無邊,它散發的光線從一側到另一側需要五~六年時間。這顆星體其實是由位於水瓶座中央的一顆昏暗恆星吹拂而來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外殼。

基本信息


索倫之眼[NGC4151星系中的天體]
索倫之眼[NGC4151星系中的天體]
上帝之眼即螺旋星雲,星雲。
觀測數據(曆元 J2000.0)
赤經22 29 38.35
赤緯-20° 50' 13.2"
距離地球700光年
視星等 (V)+7.3
可視面積 (V)17.57'
所屬星座水瓶座
物理屬性
半徑(光年)2.5
絕對星等 (V)
顯著特色橢圓,中心凸起
其他名稱NGC 7293

星雲外觀


“NGC 1068”螺旋星雲距離地球約6000萬光年,運動速度為每秒1000餘英里。因為它的亮度非常高,所以早在1780年就被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邁歇爾(音)發現了,當時被命名為“M77”,因為它是當時發現的第77個肉眼可見的星雲。儘管後來根據新的命名規則改變了這一星雲的名稱,但它仍然是200多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目標。1999年以來,隨著如遠紫外線分光鏡探測衛星(FUSE)等先進的探測工具的應用,科學家們對這一神秘的星雲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認識。遠紫外線分光鏡探測衛星高18英尺,重300磅,它的運行軌道距離地面500英里。它擁有四個功能單一的太空望遠鏡,可以對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超短波射線進行分析。發射以來,遠紫外線分光鏡探測衛星共計收集了約2000個不同星體的數據資料,其運行由位於馬里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這應用物理實驗室負責。2001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遠紫外線分光鏡探測衛星曾經對“NGC 1068”螺旋星雲中心的凸起部分進行過探測,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科學家們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發現,如果把整個星雲比做一個雞蛋的話,那麼其中心的凸起部分就相當於蛋黃,周圍的部分就相當於蛋清。而且星雲中心的探測結果與銀河系中心的探測結果基本一致。由一顆類太陽恆星在生命末期所產生的螺旋星雲(Helix Nebula),是離地球人最近的行星狀星雲。這顆恆星的外層氣殼被拋入太空中,從地球所在的位置看出去,正好像是看入一個螺旋梯之中。而註定要成為白矮星的徠恆星核心遺骸,發射出非常高能量的輻射,造成先前拋射出的雲氣發出螢光。

特徵


這個星雲有一個內在的圓盤,直徑8′ 19″ (0.52秒差距),一個外面的凸起,直徑是12′ 22″(0.77秒差距),和一個最外層的圓環直徑25′(1.76秒差距),最外層的圓環因為與星際物質碰撞而有一邊是平的。估計這個行星狀星雲的內環已經膨脹了6,500年,外環則已經膨脹了12,100年,膨脹速度分別是40公里/秒和32公里/秒。主要的環中含有許多朦朧的節點,在許多近距離的行星狀星雲中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誤區


而在2003年的電影魔戒三部曲風靡全球之後,在網路上就被稱為索倫之眼。但這樣是不允許的,國際命名法已經規定,不得傳言網路型不正確名稱。

發現者


螺旋星雲於1824年被卡爾·路德維希·哈丁發現。在那個年代,類似這樣的星雲,由於和氣體行星非常相似而往往被錯誤地認為是巨型氣體行星。距離地球650光年,位於水瓶座星座裡面。該星雲早已收編在冊,編號為NGC 7293,這是行星狀星雲非常典型的一類星雲,行星狀恆星實際上是由於恆星的殘骸所形成的,就如同我們的太陽。

相關報道


2009年2月26日北京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歐洲天文學家日前從浩瀚太空拍攝到看似目不轉睛的“宇宙眼”的壯觀照片,並稱之為“上帝之眼”。
“上帝之眼”處於距地球700光年遠的寶瓶座,實際上,業餘天文愛好者通過小型望遠鏡可以隱約看見它,他們稱其為螺旋星雲(Helix Nebula),覆蓋的天空區域大概相當於一輪滿月的四分之一。這張罕見、壯觀的照片是由架設於智利拉西拉山頂的歐洲南方天文台的一台巨型望遠鏡拍攝到的。照片是如此的清晰,我們甚至可以在中央“眼珠”里看到遙遠星系。

外部雲氣


據哈勃太空望遠鏡,上帝之眼周圍存在暗紅雲氣。可能是死亡恆星的最初噴發物。

類似天體


貓眼星雲RCW-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