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史電影節

春史電影節

春史電影節(춘사영화상)又稱春史大獎電影節或者韓國春史電影獎,是為紀念韓國電影的創始人春史羅雲奎先生(1902~1937年)而從1990年開始舉行的電影節,由韓國電影導演協會承辦。原名是“春史羅雲奎電影藝術節”,2006年更名為“春史大獎電影節”並首次在韓國利川舉行。

基本介紹


春史電影節(춘사영화상 / Chunsa Film Festival),是為紀念韓國電影的創始人春史羅雲奎先生(1902~1937年)而從1990年開始舉行的電影節,由韓國電影導演協會承辦。
評獎對象包括商業大作、獨立藝術電影等所有電影作品。由評論家提出候補作品后,由電影導演構成的評審團通過投票選定最終的獲獎者。相比作品的藝術性,春史電影獎更看重作品的大眾性。

獲獎名單


2006年第14屆
電影節日期:2006.9.11 ~ 2006.10.27
最佳電影:《韓半島
最佳導演:姜宇石《韓半島》
最佳男主角:甘宇成《王的男人》
最佳女主角:金慧秀《老千》
最佳男配角:劉海振《王的男人》
最佳女配角:金秀美《赤腳的基奉》
最佳新人導演:李煥京《伴我賓士》
最佳男新人:嚴泰雄《黑幫千金要結婚3》
最佳女新人:李寶英《卑劣的街頭》
最佳燈光:《怪物》
最佳視覺特效:《怪物》
最佳企劃製作:《怪物》
最佳音效:《韓半島》
評審委員特別獎:《伴我賓士》
韓流文化獎:李秉憲、張瑞希
最受歡迎男演員獎:金承佑
最受歡迎女演員獎:金慧秀《老千》
2007年第15屆
電影節日期:2007.9.6 ~ 2007.9.14
最佳作品:《那年夏天》
最佳導演:趙根錫《那年夏天》
最佳編劇:張民錫《秋天路》
最佳男主角:車勝元《兒子》
最佳女主角:金雅中《美女的煩惱》
最佳男配角:吳達秀《那年夏天》、趙漢善《熱血男兒》
最佳女配角:嚴智苑《秋天路》
最佳新人男演員:鄭京浩《Herb》
最佳新人女演員:李世恩《那年夏天》
最佳新人導演:李承范《熱血男兒》
最佳攝影:朴賢哲《美女的煩惱》
最佳照明:林在英《黃真伊》
最佳音樂:沈賢正《那年夏天》
最佳剪輯:朴曲志《美女的煩惱》
最佳音響:李承哲《美女的煩惱》
最佳服裝:鄭九浩《黃真伊》
韓流文化大獎:張娜拉
韓流大獎:張東健、李英愛
美麗的電影人:李宇錫、鄭昌華
春史大獎:申英鈞
審查委員特別獎:《Herb》
2008年第16屆
電影節日期:2008.09.01 ~ 2008.09.06
最佳影片:《橫越》
評審團特別獎:車仁表《橫越》
最佳導演:金泰均《橫越》
最佳劇本:李有真、羅宏鎮《追擊者》
最佳男主角:河正宇、金允錫《追擊者》
最佳女主角:李美妍《肩膀后的戀人》
最佳男配角:金英哲《我的父親》
最佳女配角:金智英《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瞬間》
最佳新人導演:羅宏鎮《追擊者》
最佳新人男演員:丹尼爾·亨利《我的父親》
最佳新人女演員:李花善《色即是空2》、曹恩智《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瞬間》
童星特別獎:申明哲《橫越》
最佳攝影:鄭韓哲《橫越》
最佳美術:金賢玉《橫越》
最佳編輯:李賢美《肩膀背後的戀人》
最佳技術:崔泰英《追擊者》
春史大獎:金秀勇(韓國美術藝術院院長)
美麗電影人功勞獎:尹日奉
韓流文化大獎:申賢俊
2009年第17屆
電影節日期:2009.09.01 ~ 2009.09.05
春史大獎:崔恩熙
最佳影片:《國家代表》
評審委員特別獎:《金氏飄流記》
評審委員大獎:《蒼蠅》
最佳導演獎:朴贊郁《蝙蝠》
最佳編劇獎:李海俊《金氏飄流記》
最佳製片人:韓吉路《舉起金鋼》
最佳男主角獎:宋康昊《蝙蝠》
最佳女主角獎:申敏兒《GOGO70》
最佳男配角獎:成東一《國家代表》、朴熙順《作戰》《我的朋友,他的妻子》
最佳女配角獎:金海淑《蝙蝠》、李惠淑《國家代表》
最佳新人導演獎:朴健勇《舉起金鋼》
最佳新人男演員獎:車承佑《搖滾七十年代》、宋昌義《少年不哭》
最佳新人女演員獎:曹安《舉起金鋼》
共同表演獎:河政宇、金東旭、崔載煥、金知錫、李在應《國家代表》
最佳童星獎:王錫賢《超速緋聞》
韓流文化大獎:崔貞媛、鄭俊浩
最佳攝影獎:朴熙柱《美人圖》
最佳影像技術獎:鄭成振、洪長彪《國家代表》
最佳美術獎:李河俊《美人圖》
最佳剪輯獎:朴谷智《美人圖》
最佳音樂獎:金俊錫《舉起金鋼》
美麗電影人貢獻獎:崔錫奎(韓國電影作家協會)
2010年第18屆
電影節日期:2010.09.14 ~ 2010.09.18
最佳影片獎:《青苔》
最佳導演獎:康佑碩《青苔》
最佳男演員:薛景求《無法饒恕》
最佳女演員:嚴正花《暢銷書》
最佳男配角獎:劉俊相《青苔》、高昌錫《赤腳的夢》
最佳女配角獎:尹汝貞《下女》
最佳新人男演員獎:崔載雍《像花火像蝴蝶》、趙振雍《暢銷書》
最佳新人女演員獎:姜藝媛《和聲》
春史大獎:李大瑾
最美麗電影人獎:文熙
最佳新人導演獎:姜旲奎《和聲》
委員會特別獎:樸重勛、《向著炮火》
最佳劇本獎:《秘密》
最佳攝影獎:《青苔》
最佳剪輯獎:《青苔》
最佳燈光獎:《青苔》
最佳音樂獎:《青苔》
最佳美術獎:《暢銷書》
最佳音效獎:《向著炮火》
最佳視效獎:《像花火像蝴蝶》
最佳製作人獎:鄭泰元《向著炮火》
2014年第19屆
最佳導演:空缺
最佳男主角:宋康昊《辯護人》
最佳女主角:沈恩京《奇怪的她》
最佳劇本獎:《奇怪的她》
最佳新人導演:楊佑碩《辯護人》
最佳技術獎:《大明猩》
2015年第20屆
最佳電影獎:尹濟均《國際市場》
最佳劇本獎:尹濟均《國際市場》
最佳導演獎:金成勛《走到盡頭》
最佳男演員獎:河正宇《群盜》
最佳女演員獎:裴斗娜《道熙呀》
最佳技術獎:《鳴梁海戰》
2016年第21屆
最佳導演獎:崔東勛《暗殺》
最佳劇本獎:曹哲賢《思悼》
最佳男主角:劉亞仁《思悼》
最佳女主角:金惠秀《中國城》
最佳男配角:趙鎮雄《暗殺》
最佳女配角:嚴智苑《京城學校:消失的少女們》
分享獎:李浚益《思悼》
觀眾票選最高人氣獎:《鬼鄉》
人氣獎:羅美蘭
特別人氣獎:劉慧英
成就獎:林權澤
特別獎:洪宗玄《愛麗絲:來自仙境的少年》
最佳新人男演員:姜河那《二十》
最佳新人女演員:樸素淡《黑司祭們》
新人導演獎:洪錫宰《社交恐懼症》
最佳技術獎:《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