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皮影

華陰皮影

華陰皮影是一門傳統而古老的中國傳統戲曲造型藝術形式,它選用上乘牛皮作原料,通過制皮、畫稿、雕鏤、彩繪、熨平、合成等工序,創造出一個個鮮活生動、形象逼真、色彩絢麗的藝術形象,其題材多以傳統戲曲人物和華山神話傳說為主。

起源


華陰皮影戲年代久遠,戲箱大都由同州朝邑雕刻作坊購買。但華陰亦有皮影雕刻的歷史。能考察到的最早藝人是岳廟東城子的賈甲娃,最有成就的藝人是孟塬北霄堡村的陳增禮。賈甲娃在民國初年就為"三盛班"雕刻皮影,後來,傳藝於李計柱。李以厚紙加工雕刻皮影,在街頭當工藝品出賣。這些工藝品吸引了孩童時期的陳增禮,便將它們買回家玩耍,仿照著用紙刻。後來陳增禮正式投在李計柱門下拜師學藝,從而成為華陰皮影雕刻藝術家。

製作


華陰皮影有獨到的製作工藝技巧。傳統的工藝有選皮、制皮、畫稿、雕鏤、彩繪、熨平、綴連、合成等工序。製作過程運用的工具為刀、錐、鑿等。
華陰的皮影雕刻,特別是陳增禮的皮影雕刻影形適中,刀法嫻熟精巧細膩,形象逼真,人物個性鮮明色彩炫麗,線條流暢,既具有陝西傳統皮影的藝術特色,又因皮革透明度好,耐磨好用而受各地皮影班社歡迎。故秦、晉、豫及廣東、福建等皮影班社常來上門求教或定貨,並深受國外友人的青睞。至今,華陰皮影已步入國際藝術殿堂,並享有較好的聲譽。
作為華陰皮影從事的80后青年李劍,家住陝西省華陰市孟塬鎮樓底村,也已從事皮影雕刻10年有餘,一直致力於華陰皮影的發揚光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