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軟體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是上海乃至全國的軟體產品、技術和人才的集散地,擁有健全的基礎設施配套、共性的技術支撐平台、良好的企業服務體系、必要的生產力要素市場、完善的企業創新與孵化機制、強大的產業集群力量,從而成為可供居住、學習、工作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全方位生態社區。

上海浦東軟體園致力於打造世界級軟體產業創新社區。

園區願景


世界級軟體產業創新社區(World-class Software Industry Innovation Park)。

園區介紹


概況

上海浦東軟體園,超前的發展意識、科學的規劃設計、恰當的運營機制,造就了園區一流的辦公研發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生活環境和創新發展環境,通過不斷完善、與時俱進的集成服務,以及國家與地方產業政策聚焦的支持,吸引了大批國內外軟體及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的進駐已經成為我國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重要空間載體之一。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上海浦東軟體園的建設發展得到了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

大事記

1991年,按照黨中央關於“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為加快我國軟體產業發展,時任機電部副部長的曾培炎同志率隊赴上海考察,決定在上海浦東選址建設軟體園。
1992年3月,原機電部副部長鬍啟立與原上海市副市長劉振元簽訂第一個部市協議,決定部、市共同投資建設上海浦東軟體園。
1996年2月,國家計委以計機輕[1996]335號文批准建設上海浦東軟體園項目。
1997年9月,原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呂新奎與當時的市領導簽訂了第二個部市協議,要求加快建設上海浦東軟體園的步伐。
1998年10月,上海浦東軟體園一期工程(郭守敬園)奠基開工。
2000年3月18日,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開園慶典。信息產業部曲維枝副部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周禹鵬副市長共同為國務院副總經理吳邦國題寫的園名揭牌。
2000年7月,信息產業部副部長曲維枝與原上海市副市長周禹鵬簽署了第三個部市協議,決定啟動上海浦東軟體園二期工程。
2001年5月,上海浦東軟體園二期工程(郭守敬園)開工。
2001年7月,國家計委和信息產業部共同批准上海浦東軟體園為“國家軟體產業基地”。
2003年11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信息產業部批准上海浦東軟體園為“國家軟體出口基地”。
2003年12月,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期工程(祖沖之園)開工奠基。
2006年3月,三期首家入駐企業——德國SAP中國研究院大樓正式啟用。
2008年10月,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世博分園開園。
2009年8月,上海浦東軟體園崑山園開園。
2010年3月,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銳意創新、睿智十年”開園十周年慶典。
2011年6月,上海浦東軟體園實施雲戰略,全業務IT公有雲“浦軟匯智IT服務雲”正式上線。
2011年7月,上海浦東軟體園最大體量研發樓宇——祖沖之園B地塊落成。
2012年5月,中國軟體園區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上海浦東軟體園當選為第一屆理事長單位
2013年1月,上海浦東軟體園孵化器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2013年1月,上海浦東軟體園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准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2014年1月,上海浦東軟體園川沙園項目啟動。
2014年12月24日,上海浦東軟體園的全新業態——匯智國際商業中心正式啟幕。
2015年5月,上海浦東軟體園正式對外發布“浦軟創業+”5年行動計劃。
2015年12月,上海浦東軟體園全新創業載體愛酷空間正式啟航,園區線下孵化空間面積增至4萬平方米。
2016年8月,上海浦東軟體園舉行“精智服務,觸手可及”2016浦軟“網際網路+服務”戰略發布會,推出園區一站式O2O平台——“匯智e站”。
2017年8月,上海浦東軟體園榮獲第二屆“浦東新區區長質量獎”稱號。
2018年12月,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園正式開園,成為上海浦東軟體園繼郭守敬園、祖沖之園、三林世博園、崑山園之後投入運營的第五大園區。
2019年6月,浦軟孵化器(嘉興)基地項目在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舉行的第五屆“攜手共進、合作共贏”招商大會上順利簽約。
2020年4月,上海浦東軟體園入選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園區產業

上海浦東軟體園緊緊圍繞產業核心環節重點布局,打造產業鏈成長引擎,構建產業鏈重要支撐體系。經過多年布局優化,園區主導產業涵蓋服務外包、移動網際網路、晶元設計、電子商務及網際網路、文化創意和行業應用等多個領域,示範和引領作用日漸顯著,園區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持續升級,結構日趨合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2月底,園區共有企業1391家,其中入駐企業562家,註冊企業829家,從業人員3.8萬人。園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經營收入552億元,上繳稅收29.4億元,軟體出口7.6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上海浦東軟體園共有軟體企業1589家,其中入駐企業742家,從業人員45000人,園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經營收入750億元。

園區發展


開拓穩健步步為贏
上海浦東軟體園祖沖之園
浣溪沙·祖沖之園
“一湖匯智點沙金,巧樓玲瓏聚五行。”
祖沖之園於2006年開園,投資達30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建築密度20%,綠地覆蓋率約60%,平均容積率約為1.1。整個園區在建築規劃採用外高內低、向心匯聚的聚寶盆形態,外環高層、中環多層、內環低層的三環向中心湖匯聚;9.6萬平方米的集中綠地鍥入其中,形成層層滲透、環環相連的和諧交融之態。園區景色優美,配套齊全:辦公、住宅、商場、地鐵;綠樹、湖泊、水岸、沙灘……在上海浦東軟體園祖沖之園,工作、生活、休閑、娛樂……盡顯天時、地利、人和的新都市氣質。
上海浦東軟體園(祖沖之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祖沖之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郭守敬園
滿庭芳·郭守敬園
“恬恬淡淡,聲聲朗朗,風儒雅商並蓄。”
上海浦東軟體園郭守敬園於2000年3月開園,總建築面積17.3萬平方米,綠化率為40%。整個園區配套設施齊備,環境優美,宛如大學校園般充滿活力。年輕、動感、精彩、激情,時刻洋溢於上海浦東軟體園郭守敬園。菁菁校園的純真年代雖已過去,卻能在這裡找到甜蜜的回憶和重新起航的動力,濃厚的校園氛圍讓夢想家們愜意工作、輕鬆創業,給人親切寧靜且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圍。
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世博園
沁園春·三林世博分園
“攬古納新,驚艷一瞥,鶯燕滿徑。”
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世博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世博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世博園(三林世博創意園)是是上海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和上海國家軟體出口基地的品牌與服務功能的重要輻射點之一,浦東新區首個創意產業園區。園區利用原有建築的空間優勢進行創新性的設計改造,張揚而不失本色,含蓄而保留個性,使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營造出優雅宜人的園區環境,充分滿足了軟體研發、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的辦公要求。2010年5月舉辦的世博會令三林世博園的區位優勢凸現。寬敞的花園和公共區域,以及低容積率的辦公環境讓人耳目一新、舒適宜人。
崑山園浦東軟體園
臨江仙·崑山浦東軟體園
“陽澄碧波蘆自搖,園中皆為英豪。”
上海浦東軟體園(崑山園)
上海浦東軟體園(崑山園)
崑山園於2009年8月開園,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它是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出口基地——上海浦東軟體園與崑山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項目,園區位於崑山巴城陽澄湖畔,擁有70萬平方米原生態工作生活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水系資源使得軟體園在設計之初就被植入了濃厚的江南水鄉的文化底蘊。自然人文生態環境協調融合,陽澄湖的婉約,蓮花島的寧靜,老街茶樓的閒情逸緻,崑曲繚繞的風情萬種,是適合科技產業發展、科研人員生活的生態產業園區。

園區服務理念


上海浦東軟體園以滿足企業需求為己任,積極營造優良的產業發展環境和氛圍不斷梳理服務內容、整合服務資源,完善體系架構,優化窗口形象,規範服務標準,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研究和探索,細化服務模塊的工作流程。園區貫徹落實“星標準、心服務、新價值”的服務理念,把園區發展正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內生增長的基礎上。

未來發展


上海浦東軟體園擁有技術支持與網路通訊、人才培養與人才交流、營運諮詢與商務推廣、企業孵化與投資融資以及生活配套與基礎保障等五大服務模塊建設,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園區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把浦軟建設成為世界級軟體產業創新社區打下堅實基礎。

園區榮譽


2000年7月,獲“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稱號。
2003年11月,獲“國家軟體出口基地”稱號。
2012年12月,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稱號。
2013年1月,獲“國家新型工業化(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示範基地”稱號。
2016年9月,榮獲亞洲企業孵化協會“亞洲最佳孵化器獎”。
2017年8月,獲第二屆“浦東新區區長質量獎”稱號。
2020年4月,獲“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