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石樓

桂山石樓

桂山石樓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桂山村,又名“長春樓”,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清代建築群中的珍寶,桂山石樓的營造者是桂山廖氏八世祖廖肇衍。

祥細情況


桂山石樓,跟許多客家傳統的建築藝術一樣,門前有一個大魚塘,四周是圍牆。無論從選址、佔地規模還是總體布局、房屋構架及氣勢,均表現出客家傳統建築藝術和營造者亦商亦儒亦官的文化品位。這也表現了營造者廖肇衍當時的身份與地位。
桂山石樓
桂山石樓
廖肇衍年輕時,由於經商有方,是當地有名的富豪,於是建了這座足以令人仰慕的豪華宅院。一方面顯示廖 氏家族的富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禦土匪等外敵的入侵。
富裕的廖肇衍之所以要選擇在桂山建造這麼大的一座宅院,一是因為這裡是他的家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廖肇衍的心中,這裡確實是一個世外桃源。
桂山石樓所在的桂山村,積澱、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該村有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明代古窯遺址、清代的“文明書舍”、“進士及第”,以及至今保存完好的“四角樓”、“茶壺耳”等清末民國時期的客家民居十多座。而且該村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三面青山環抱,四季溪水縈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無旱澇之患,是個物阜民豐的桃源之地。
站在桂山石樓外面的池塘前看整座樓的結構,不難發現,石樓建在桂山村中心地帶,它是由主樓、正屋及內、外橫屋組成的一個大宅院。氣勢最為雄偉,也是最值得仔細欣賞的當然是佔地約300平方米、高20米的主樓。
從正門走進去,石樓裡面很大,除了房屋外,裡面還有很大的一塊空地,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是供人休閑的院落。站在主樓下面,必須仰頭才能夠看到主樓的頂端。主樓一、二層是用花崗岩石條砌築的,三至六層樓是用特大號火磚構建的,頂層是用直徑0.5米杉木做樓枕,棚板上面鋪墊火磚,很多人走在樓梯上也不會發出響聲。在頂層的外圍牆上,可以看見許多炮眼,這是當時建造者為了防禦匪患而專門設計的。
從炮樓上面走下來,進入的是三棟正屋。正屋共有41間房屋。屋子門前有禾坪,坪外有池塘,主要是洗濯和防火之用。正屋左右兩側均有4米寬的巷道,上面鋪滿了鵝卵石。主樓兩側是橫屋,共有70多間房。在主樓後面還有數畝空地,作為後花園。整個圍屋有130多間房屋,佔地1.8萬平方米。如此龐大的建築群在紫金乃至全市的清代建築中,實不多見。
目前情況
巍巍石樓,雖飽經200多年的歷史滄桑,但至今仍保存完好。如果一定要有點遺憾才算完好的話,唯一的遺憾就是石樓的附屬建築不敵風雨侵蝕,已破敗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