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於鎮

山東省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轄鎮

泊於鎮(Poyuzhen)位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最東部。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在威海市區東南部。東接榮成市港西鎮,南鄰環翠區橋頭鎮,西與崮山鎮交界,北瀕黃海。面積7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公里。原為泊於鄉。1989年12月18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設立泊於鎮。泊於鎮下轄33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1994年6月23日,魯政字[1994]113號批准,由榮成市劃歸環翠區。1958年設立泊於鄉。1958年設立先進公社,同年更名泊於公社。1984年3月撤社改鄉,1989年12月撤鄉改鎮。1994年6月,由榮成市劃歸環翠區管轄。1990年末,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夏庄、泊於家、寨子東、欒家灘、島鄧家、圈於家、鮑家、屯侯家、鹽灘、海頭院、松郭家、松徐家、蒲灣、溫泉寨、海西頭、逍遙、趙莊、金雞、大鄧格、小鄧格、小林格、大林格、車家溝、泊南、圈鄧家、白馬北、白馬西、白馬南、崮庄、劉官屯、河北吳家、屯鍾家、官莊33個行政村。2003年5月12日,經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環翠區劃歸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2014年威海市召開臨港產業服務區開發建設工程實施動員會議,會議提出將以經區泊於鎮逍遙港區域為依託,開發建設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東部城市新區。
威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熙殿在會上指出,打造臨港產業服務區,是新一輪的政府戰略部署,負責各具體單項工程的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各負其責。當前要做好的,就是捨得精力和投入,請國內外專家一起,2015年上半年完成策劃諮詢論證,2015年底前完成概念規劃設計。
泊於鎮
泊於鎮

自然資源


全鎮耕地面積3.6萬畝,海岸線長28華里,1.5萬畝海上可養殖水面。
泊於鎮
泊於鎮

行政區劃


泊於鎮距市區24千米,屬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夏庄、泊於家、寨子東、欒家灘、島鄧家、圈於家、鮑家、屯侯家、鹽灘、海頭院、松徐家、松郭家、蒲灣、溫泉寨、海西頭、逍遙、趙莊、金雞、大鄧格、小鄧格、小林格、大林格、車家溝、泊南、圈鄧家、白馬北、白馬西、白馬南、崮庄、劉官屯、河北吳家、屯鍾家、官莊33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夏庄。海岸線長14千米。成山頭—大西庄公路橫貫鎮境。
蒲灣社區~001村莊
松徐家社區~002村莊
松郭家社區~003村莊
寨子東社區~004特殊區域
屯侯家社區~005村莊
鮑家社區~006村莊
海西頭村~201村莊
溫泉寨村~202村莊
泊南村~204村莊
車家溝村~205村莊
泊於家村~206鎮鄉結合區
夏庄村~207鎮中心區
海頭院村~210村莊
大鄧格村~211村莊
小鄧格村~212村莊
小林格村~213村莊
大林格村~214村莊
崮庄村~215村莊
劉官屯村~216村莊
河北吳家村~217村莊
屯鍾家村~218村莊
官莊村~219村莊
白馬北村~220村莊
白馬南村~221村莊
白馬西村~222村莊
圈鄧家村~223村莊
金雞山後村~224村莊
趙莊村~225村莊
逍遙村~226村莊
圈於家村~227村莊
鹽灘村~228村莊
島鄧家村~229村莊
欒家灘村~230村莊
職業中專社區~400特殊區域

人口民族


泊於鎮
泊於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4639
12220
12419
家庭戶戶數9520
家庭戶總人口(總)23927
家庭戶男11900
家庭戶女12027
0-14歲(總)4039
0-14歲男1985
0-14歲女2054
15-64歲(總)17400
15-64歲男8849
15-64歲女8551
65歲及以上(總)3200
65歲及以上男1386
65歲及以上女181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233

經濟


泊於鎮
泊於鎮
2010年,鎮域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重大轉變,奔騰港航、華能風電、第一工程船業、海飛遊艇二期等一大批新項目建成投產,主導產業基本形成。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億元,增長15.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億元,增長32%;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9億元,增長26.8%;高新技術產值3.5億元,增長52%;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4.8億元,增長28%;工業利稅1.1億元,增長9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億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9956元,增長11.9%;實現鎮級一般預算收入1200萬元,增長23.9%。2010年,農村集體經濟得到有效發展,新成立了6個村級無花果合作社,培養無花果經紀人54名、種植能手40名,新上村辦加工項目7個。打造資本進駐“強磁場”,立足特色,主動對接,高質高效服務,全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特種農業種植、造船及零部件製造、新能源等產業風生水起;推進鎮域和諧,以人為本,成果共享,泊於鎮就業、教育、醫療、新農村建設等各項事業全面改善。今日之泊於,鎮村面貌日新月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社會事業蒸蒸日上。2008年,鎮級地方財政收入463.7萬元,同比增長127%;2009年,實現鎮級財政收入958.7萬元,同比增長106.6%。兩年翻了兩番。

社會


教育
泊於鎮
泊於鎮
威海市經區泊於鎮中心完全小學,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泊於中學。
基礎設施
組織順利完成了成大線兩側300餘畝土地平整工作,著手規劃6000畝小流域治理項目和松徐家村千畝土地整理項目。完成19個區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範村的整治任務,各村生活垃圾全部納入開發區市政統一管理。建成了市第一家農村秸桿氣化站――蒲灣社區秸桿氣化站,建成了6處農村沼氣服務網點,完成農村四類群體危房改造312戶。完成了鎮工業園光纖工程,進行了鎮駐地綠化改造,檢修路燈89盞、更換電纜400米,開挖新的鎮駐地自來水水源井和維修、更換老化破損管道、新上水凈化處理設備。完成了溫泉寨、圈於家、白馬、金雞4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鎮6座小二型水庫全部實現除險加固。成立了鎮農村公路管理站、養護隊,維修破損公路5條、1177平方米。完成了全鎮26個村、近2萬畝、218宗林地外業勘界、內業錄入工作和發證工作。發放大病救助金31萬餘元,小麥直補158萬元,家電及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21萬餘元,組織62名白內障患者接受了免費復明手術。建成了趙莊村市級計劃生育典型示範窗口、屯鍾家、屯侯家村計劃生育宣傳一條街、33家市級計劃生育協會、7家規模以上企業計生協會。完成了15個農村社區建設掛牌、4處市級中心衛生室、10處農家書屋提檔升級工作。

獲得榮譽


2010年,泊於鎮榮獲“威海市外經貿工作先進鎮”、“威海市國內經濟合作工作先進鎮”、“威海市科普示範鎮”、“威海市特色產業鎮”、“威海市信訪穩定工作先進基層單位”、“威海市防範和處理邪教工作先進單位”和“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泊於鎮
泊於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