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保和鄉的結果 展開

保和鄉

湖南郴州市北湖區下轄鄉

徠保和鄉隸屬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位於郴州市西南部。

歷史沿革


該鄉轄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97個村民小組。,其中水田580.3公頃。 林地面積5800餘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8%。人口出生率為12.26‰,自然增長率為5.97‰。
保和鄉
保和鄉
全鄉在戰勝“7·15”、“7·26”兩次特大洪災基礎上突出產業建設,經濟發展穩步推進,完成GDP7014萬元,同比增長8.12%,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4161萬元,同比增長2.74%,全部工業增加值為1274萬元,同比增長16.16%,完成固定投產投資6391萬元,同比增長18%,引進外資100萬美元,引進內資400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6.59萬元,增長26.96%,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5192元,實現糧食總產7475噸,出欄生豬20505頭,出籠家禽109080羽。2006年被評為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三等獎,全區勤政廉政建設優秀領導班子,林業、科技、新農村建設工作等先進單位。
新增就業192人,完成農民工培訓219人,完成勞務經濟收入1596.8萬元。宋家洞移動基地、保和鄉衛生院建設、美國辣椒出口加工基地、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小埠電站興建、湘成錫礦開辦、保和至宋家洞公路建設、七仙峽洞旅遊等8個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保和、小埠、新華、大律4個村8個自然組為新農村建設整理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小埠生態休閑古村建設前期論證、規劃已順利完成。
保和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主要農產品有稻穀、生薑、辣椒、水果等。
為了讓廣大群眾掌握更多的農村實用技術,提高農民致富本領,保和鄉利用鄉政府處於墟場中心的優勢,大力發揮鄉遠教站的培訓作用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
北湖區保和鄉位於郴州市西南部,距郴州市區26公里,全鄉轄10個行政村,97個村民小組和1個居委會,土地面積5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94畝,其中水田9242畝,旱地2852畝。全鄉共2349戶,農業人口8745人。2
002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4083萬元,同期增長8.6%;企業增加值2549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26.59萬元,同期增長16%;農民人平純收入達3393元,同期增8.5%。

行政區劃


保和鄉下轄村
保和村花園村小埠村新華村大律村太白洞村宋家洞村長坪村乘馬坪村頂上村

人口民族


保和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8062
4259
3803
家庭戶戶數2572
家庭戶總人口(總)8037
家庭戶男4241
家庭戶女3796
0-14歲(總)1860
0-14歲男999
0-14歲女861
15-64歲(總)5571
15-64歲男2954
15-64歲女2617
65歲及以上(總)631
65歲及以上男306
65歲及以上女3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7672

經濟


農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訂單農業5000餘畝,建立了“一村一品”生態農業,為農戶增4000萬元,投入120萬元,完成公路塌方和水毀工程164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社會


建設

保和鄉
保和鄉
曾被授予湖南省“三個代表 ”學教活動先進單位、中共郴州市委“六好”鄉鎮黨委、郴州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郴州市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十佳單位”、郴州市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合格鄉、區級勤政廉政、科技、農業等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
2002年,鄉黨委、政府以“轉變作風聚民心,真抓實幹促發展”為指導思想,創新發展思路,率先採用“三三制”農村勞動力結構調整模式,改變傳統耕作方式6000餘畝,轉移勞動力2000多人,發展訂單農業3000餘畝,建立了生態農業示範村,為農戶增收640多萬元;引進外資810萬元,其中效益項目6個,每年解決勞動力300餘人,為財政增收45萬元 。
全年投資100萬元興建了鄉自來水廠和修復了52處水利設施,自來水接通率達95%;投資46萬元硬化了保和商業大道和修通了部全鄉村組公路;投資80萬元建立了手機發射 台等,程式控制電話徠普及率達40%,成為北湖區首批“電話目標鄉”,有線電視普及率達90%。
全鄉有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心學校1所,村小7所,教職工114人,在校學生1214人,素質教育經省檢驗收合格。有鄉中心醫院1所,分設2個門診部,醫務人員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