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社徠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是指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對生產關係某些方面、某些環節的自我調整,對以社會主義所有製為基礎的經濟結構、管理制度、調節方式、組織形式的自我完善。

基本介紹


我國徠傳統的經濟體制,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管理上集中過多,組織上條塊分割,分配上吃大鍋飯,限制了勞動者和企業積極性的發揮,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生產發展的要求。所以,對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勢在必行,否則就不可能實現我國的現代化。當然,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繫的環節和方面進行改革。這種改革,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斷深化,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國經受住了國際經濟金融動蕩和國內嚴重自然災害、重大疫情等嚴峻考驗。同時,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分配關係尚未理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矛盾突出、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經濟整體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生產力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加快的國際環境,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必須加快推進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注入強大動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
(1)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2)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黨的十四大提出的,即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3)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注重製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堅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改革。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