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起義
泰西起義
1937年7月,“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山東人民在中共山東省委的直接領導下,於1938年1月1日凌晨,以中共黨員張北華、崔子明、遠靜滄、夏振秋、程重遠、夏天任、曹龍驤、葉子真、葉明倫、劉西岐10人,攜11支槍,在肥城縣儀陽鄉空杏寺、邊院東向、夏張小學同時舉行抗日武裝起義,點燃了泰西人民抗日的烽火。
1937年11月,中共山東省委派張北華等到泰(山)西指導和協調各地的起義準備,組織了一支群眾自衛武裝。1938年1月1日,這支武裝,在泰安城西南夏張鎮舉行起義。中旬,起義武裝與中共泰安組織及肥城進步人士葛陽齋組織的抗日武裝會合,組成“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張北華任主席。自衛團攻克肥城,襲擊界首鎮日軍。2月,中共長清縣組織建立的武裝編入自衛團。3月,自衛團在泰安城南津浦鐵路(天津一浦口)線上的黑虎泉翻倒日軍彈藥車1列,斃傷日軍20餘人;在泰安城北萬德車站附近破壞日軍交通運輸。此時,部隊發展到2000餘人。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