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瘤

腎動脈瘤

腎動脈瘤是臨床少見的腎血管性病變。發病年齡多大於50歲,男女發病率相當。主要因動脈粥樣硬化、肌纖維發育不良、感染、損傷等因素引起。以單發囊性動脈瘤最為常見,多數腎動脈瘤無癥狀,部分可出現高血壓、血尿、腰腹痛等典型癥狀。腎動脈瘤破裂前,宜儘早行手術切除瘤體或介入治療,以保留腎臟和維持正常的腎功能。動脈瘤未破裂者治療效果較好,一旦破裂病死率極高。

就診科室


● 泌尿外科、外科

病因


● 腎動脈瘤病因較複雜,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 動脈壁結構損傷,如動脈粥樣硬化、肌纖維發育不良。
● 疾病因素:如膠原血管病、多發動脈炎,與結核、梅毒相關的免疫反應等。
● 損傷因素:如腰部的鈍擊傷、貫通傷,以及穿刺活檢、插管等醫源性損傷。
● 其他:遺傳因素、門脈高壓、妊娠所致血流動力學改變等。

癥狀


● 多數無癥狀,部分可出現高血壓、血尿、腰腹痛等典型癥狀。

典型癥狀:高血壓

● 高血壓是腎動脈瘤最常見的癥狀。
● 血壓為持續性升高,舒張壓升高最為明顯。
● 常有頭暈頭痛、胸悶心悸、噁心嘔吐等癥狀。

其他癥狀

● 少尿、尿頻、尿痛。
● 血尿、持續性腰腹痛、肋下疼痛。
● 動脈瘤破裂可表現為突然劇烈疼痛。

檢查


● 確診腎動脈瘤主要依據查體、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

體格檢查

● 可作為初步檢查觀察腹部有無異常體征,如腹部聞及血管雜音、腹部有壓痛、或觸及腹部包塊等,有助於進一步檢查。

尿常規

● 可明確有無血尿、蛋白尿等,有助於醫生了解腎功能。

超聲檢查

● 是初篩的首選檢查。可發現動脈瘤並測定其範圍,操作簡單、無創;但不易發現直徑較小的動脈瘤,可能影響疾病早期干預。

影像學檢查

● 腎動脈造影:是目前腎動脈瘤確診檢查。可了解動脈瘤的大小、位置、形狀;進一步了解血管分支供血情況;可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 CT檢查:可了解動脈瘤的大小、位置,還可以確定是單發還是多發、是否合併其他動脈瘤等。缺點是需要注射造影劑,部分患者可產生過敏反應。
● 磁共振檢查:不僅可以顯示血管腔內結構,還可以反映血流方式和速度。其優點是無需注射造影劑,對病人無創傷性、無輻射性。

醫生是如何確診腎動脈瘤


● 腎動脈瘤的確診主要依據臨床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
● 高血壓、血尿、腰腹痛是診斷的主要依據,腹部可摸到搏動性腫塊或聽到血管雜音。
● 實驗室檢查可見肉眼或鏡下血尿。
● 腎動脈造影、CT、磁共振檢查可直接顯示囊狀膨出或梭形擴張的動脈;CT平掃可見邊界清楚、光滑的高密度影,邊緣可見弧形鈣化;增強掃描一般明顯強化,強化程度高於腎實質,接近於動脈。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高血壓、血尿、腰腹痛、肋下痛等癥狀,容易與腎動脈瘤混淆,這些疾病有腎臟腫瘤、腎囊腫、腎膿腫、腎結石、腎臟外傷血腫、急腹症(如闌尾炎)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癥狀體征、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腎動脈瘤治療原則是在破裂前儘早行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

手術治療

● 手術指征:直徑大於20mm、導致腎血管性高血壓、合併血流動力學改變明顯的腎動脈狹窄、夾層動脈瘤、導致脅腹部疼痛或血尿、妊娠婦女或打算妊娠的育齡期婦女的任何大小的腎動脈瘤、動脈瘤進行性擴張、孤立腎的患者瘤體逐漸增大者,均宜儘早手術。
● 手術方式根據其位置、破裂風險、高血壓、急性夾層及其他臨床癥狀綜合考慮。
● 常用術式:瘤體切除+修補術、腎動脈瘤逐個切除+血管重建、腎切除。

介入治療

● 創傷小、效果顯著、安全簡單。
● 包括腔內介入栓塞術和支架人工血管腔內修復術等。

危害


● 頭暈頭痛、胸悶心悸、噁心嘔吐、血尿、腹痛等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動脈瘤壓迫神經或破裂會出現劇烈疼痛,甚至產生肢體、器官缺血壞死。
● 瘤體一旦破裂,多出現失血性休克的癥狀,死亡率極高。

預后


● 腎動脈瘤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動脈瘤的嚴重程度、是否破裂、手術是否及時等。
● 動脈瘤未破裂者的治療效果較好;一旦破裂病死率較高,尤其是妊娠期婦女,腎動脈瘤破裂風險更高。
● 儘早、規範治療,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

預防


● 應積極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 健康飲食:戒煙戒酒,低鹽低脂,均衡飲食。
● 健康運動:適宜運動,瘦身減脂,控制血壓和血糖。
● 健康心態:擁有一顆平常心,不動怒,不大喜,保持心態平衡。